不可思议
拼音
bù kě sī y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kě的字 拼音为sī的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ke的字 拼音为si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不可:不可以;不能够。
思议:想象,理解。
词典解释
不可思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不可思议bùkě-sīyì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同义] 不堪设想
[反义] 可想而知
-[不可思议] 原佛教用语。意思是事理的神奇奥妙,既想象不到也表达不出。例:这件精美的象牙雕刻如此精湛,众人看了,简直~
-[不堪设想] 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例:如果这次活动搞不好,后果可真是~了。
-[可想而知] 可以想象出,可以知道的。例:小龙的作业写得龙飞凤舞,许多字无法分辨,他当时是如何写的~了。
[说明] “不可思议”和“不堪设想”这两个成语字面相似,而且都有“不能想象”的意思。它们的区别主要在适用对象上:“不堪设想”的适用对象是严重的不良的后果;“不可思议”的适用对象是奇妙的事物或深奥的、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
出处
引证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佛事精妙,不可思议。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兴善惟宽禅师》:曰:“既非众生,莫是佛否?”师曰:“不是佛。”曰:“究竟是何物?”师曰:“亦不是物。”曰:“可见可思否?”师曰:”思之不及,议之不得,故曰不可思议。”
清-墨浪子-卷九-《西湖佳话》:佛家之妙,妙在不可思议。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大男》:颠倒众生,不可思议,何造物之巧也!
当代-路遥-四七章-《平凡的世界》(下):世界上又有多少事不可思议!而最不可思议的正是人,人的感情。
故事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佛事精妙,不可思议。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兴善惟宽禅师》:曰:“既非众生,莫是佛否?”师曰:“不是佛。”曰:“究竟是何物?”师曰:“亦不是物。”曰:“可见可思否?”师曰:”思之不及,议之不得,故曰不可思议。”
清-墨浪子-卷九-《西湖佳话》:佛家之妙,妙在不可思议。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大男》:颠倒众生,不可思议,何造物之巧也!
当代-路遥-四七章-《平凡的世界》(下):世界上又有多少事不可思议!而最不可思议的正是人,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