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槐九棘
拼音
sān huái jiǔ j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ān的字 拼音为huái的字 拼音为jiǔ的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san的字 拼音为huai的字 拼音为jiu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详细解释
- 【解释】: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
- 【出自】:《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
- 【示例】:黄卷青灯一腐儒,~位中居。世人只说文章贵,何事男儿不读书。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楔子
按字解释
三:数名,二加一。
槐:槐树。
九:数目,八加一。
棘:酸枣树。
词典解释
三槐九棘-中华成语大词典三槐九棘
【拼音】:sān huái jiǔ jí
解释
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
出处
《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
示例
黄卷青灯一腐儒,~位中居。世人只说文章贵,何事男儿不读书。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楔子
近义词
三公九卿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三槐九棘ㄙㄢ ㄏㄨㄞˊ ㄐㄧㄡˇ ㄐㄧˊsān huái jiǔ jí周代宮庭外植有槐樹和棘樹,天子會見群臣時,三公面向三槐而立,群臣立於左右九棘之下。《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灋。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眾庶在其後。」後用以比喻三公九卿。《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誠恐陛下日月之明有所不照,四聰之聽有所不聞,乞下臣章,咨之群賢,使三槐九棘議臣罪戾。」
出处
《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引证
南朝宋-范晔-七四上-《后汉书·袁绍传》:绍上书曰:“.……诚恐陛下日月之明,有所不照,四聪之听有所不闻,乞下臣章,咨之群贤,使三槐九棘,议臣罪戾。”
明-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一·正宫端正好色斋初度自述·小梁州》:俺子索独对秋灯赋索居,展转踌躇。便做了三槐九棘待何如?
元-郑光祖-楔子-《倩女离魂》:黄卷青灯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世人只说文章贵,何事男儿不读书。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隗传》:古之为狱,必察五听,三槐九棘,以求民情。
南宋-黎靖德--《朱子语类·论语三十》:今殿门亦设之。三公九卿以下设位于廷中,故谓之三槐九棘者。廷中有树处公卿位,当其下也。
故事
南朝宋-范晔-七四上-《后汉书·袁绍传》:绍上书曰:“.……诚恐陛下日月之明,有所不照,四聪之听有所不闻,乞下臣章,咨之群贤,使三槐九棘,议臣罪戾。”
明-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一·正宫端正好色斋初度自述·小梁州》:俺子索独对秋灯赋索居,展转踌躇。便做了三槐九棘待何如?
元-郑光祖-楔子-《倩女离魂》:黄卷青灯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世人只说文章贵,何事男儿不读书。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隗传》:古之为狱,必察五听,三槐九棘,以求民情。
南宋-黎靖德--《朱子语类·论语三十》:今殿门亦设之。三公九卿以下设位于廷中,故谓之三槐九棘者。廷中有树处公卿位,当其下也。
造句
sān huái jiǔ jí
1、黄卷青灯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世人只说文章贵,何事男儿不读书。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