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
拼音:chù
释义:1.用角顶物。参见“觸藩”。2.撞,碰。3.接触。4.遇到;遭受。5.触动;引起。6.触犯,冒犯。7.距离。8.佛教语。六尘之一,即身根所生之感受。9.古代寓言中的小国名。参见“觸蠻”。10.通“濁”。11.姓。战国赵有触龙。见《史记·赵世家》。
拼音
chù笔顺
丿 ㇇ 丿 𠃌 一 一 丨 丨 𠃍 丨 丨 一 丿 𠃌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同音字
拼音为chù的字 拼音为chu的字基础解释
见“触”。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觸-中華語文大辭典觸触ㄔㄨˋchù1.碰;撞;挨著。[例]~礁︱牴~∣~及︱~目驚心。2.觸動;觸發(感情變化等)。[例]~怒︱感~︱一句話~起了他的鄉愁。3.姓。
觸 -古漢語常用詞典chù
①本為用角頂,【引】頂、撞。《五蠹》:“兔走~株,折頸而死。”《共工頭觸不周山》:“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不周之山。”②接觸,觸及。《皰丁解牛》:“手之所~,肩之所倚……”《捕蛇者說》:“~草木,盡死。”③觸犯,冒犯。《捕蛇者說》:“~風雨,犯寒暑。”《漢書•元帝紀》:“去禮義,~刑法,豈不哀哉!”④觸引;引起。《易•系辭》:“引而伸之,~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觸諫】犯顏強諫。《九歎•怨思》:“犯顏色而~兮,反蒙辜而被疑。”
【觸目】目光所及。
【觸突】1.突擊,奔竄沖突。2.冒犯,觸犯。
【觸網】犯法。
【觸忤】冒犯。杜甫《送路六侍禦入朝》:“劍南春色還無賴,~愁人到酒邊。”
【觸興】猶“即興”。隨感起興。劉勰《文心雕龍•詮賦》:“至於草區禽族,庶品雜類,則~致情,因變取會。”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hù
1、[點觸]diǎn chù
触动。郭沫若《文艺论集·神话的世界》:“但它偶尔一点触到诗人的心机,便成就了一幅绮丽的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