紃
拼音:xún
释义:1.绦子,用丝线编织成的圆形细带,可以镶衣、枕等物之边。2.法则。3.通“循”。参见“紃察”。
组词
麤紃 紃察拼音
xún笔顺
𠃋 𠃋 丶 丶 丶 丶 丿 丨 丨同音字
拼音为xún的字 拼音为xun的字基础解释
1.细带。 2.采。 3.古通“循”:“反~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详细解释
饰履的圆形饰带
土贡:交梭,双紃。——《新唐书》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紃-中華語文大辭典紃(纟+川)ㄒㄩㄣˊxún1.〈書〉以絲線編成的圓形繩帶。[例]織紝組~(《禮記‧內則》)。2.〈書〉麻繩。[例]布衣~屨。3.〈書〉法則。[例]以道為~,有待而然(漢‧劉安《淮南子‧精神》)。
紃-汉语大词典紃xun
ㄒㄩㄣˊ
〔《广韵》详遵切,平谆,邪。〕
〔《广韵》食伦切,平谆,船。〕
1.绦子,用丝线编织成的圆形细带,可以镶衣、枕等物之边。
●《礼记·内则》:“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
郑玄注:“紃,绦。”
●孔颖达疏:“薄阔为组,似绳者为紃。”
●《荀子·正名》:“粗布之衣、粗紃之履,而可以养体。”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河北妇人,织纴组紃之事,黼黻锦绣罗绮之工,大优于江东也。”
●明何景明《侄渭女圹砖铭》:“日扃阁事紃绣剪缕,未尝从群女戏。”
2.法则。
●《淮南子·精神训》:“以道为紃,有待而然。”
高诱注:“紃者,法也。”
●马宗霍参正:“《说文·糸部》云:‘紃,圜采也。’段玉裁谓‘圜采以采线辫之,其体圜也。’然则由本义引申之,盖有规范之意。高注训‘紃’为‘法’,又规范之引申也。”
3.通“循”。参见“紃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ún
1、[紃屦]xún jù
用粗麻绳编成的鞋。
2、[紃察]xún chá
循省审察。紃,通“循”。
3、[麤紃]cū xún
粗糙的麻绳。
4、[组紃]zǔ xún
1.丝绳带。《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紝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孔颖达 疏:“组、紃俱为絛也……然则薄阔为组,似绳者为紃。”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河 北妇人,织絍组紃之事,黼黻锦绣罗綺之工,大优於 江 东也。”唐 杨巨源《古意赠王常侍》诗:“组紃常在佳人手,刀尺空摇寒女心。” 2.古指妇女从事的女红。唐 白居易《封太和长公主制》:“第四妹端明成性,和顺稟教。静无违礼,故组紃有常训;动必中节,故环珮有常声。”宋 王禹偁《平阳公主赞并序》:“余观 文母 之下,修苹藻之礼,组紃之事者,世则有之,及其立命世之勋,与武臣之列者,未之见也。”明 朱鼎《玉镜台记·刺绣》:“为妇人女子呵,惟勤组紃。”清 唐孙华《暮春杂诗》之六:“春日谁罗綺,秋灯但组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