鷄
拼音:jī
释义:1.同“雞”。亦作“鳮”。
组词
碧鷄 鸧鷄 丹鷄 斗鷄 驐鷄 凤鷄 碧鷄坊 鹤骨鷄肤 淮王鷄狗 汝南晨鷄 鼠肚鷄肠 宰鷄教猴拼音
jī笔顺
丿 丶 丶 丿 𠃋 𠃋 丶 一 丿 丶 丿 丨 𠃍 一 一 一 𠃌 丶 丶 丶 丶同音字
拼音为jī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见“鸡”。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鷄-中華語文大辭典鷄鸡ㄐ丨jī1.「雞」的異體字。2.姓。
鷄-辞源3【鷄】21画 2782·7 jī ㄐㄧ 古奚切,平,齊韻,見。支部。雞的籀文。見“雞”。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ī
1、[碧鷄]bì jī
见“碧鸡”。
2、[凤鷄]fèng jī
凤凰和鸡。比喻杰出者与平庸者。宋 王谠《唐语林·文学》:“仍知 李氏 絶笔之本,悬若明焉。方之五臣,犹虎狗、凤鷄耳。”
3、[黧鷄]lí jī
见“黧鸡”。
4、[斗鷄]dòu jī
亦作“鬭鸡”。见“斗鸡”。
5、[驱鷄]qū jī
见“驱鸡”。
6、[杉鷄]shān jī
亦作“杉鸡”。鸟名。《太平御览》卷九一八引 三国 吴 沉莹《临海异物志》:“杉鸡,黄冠青绥,常在杉树下,头上有长黄毛,头及颊正青如垂緌。”唐 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诗:“杉鷄竹兔不自惜,溪虎野羊俱辟易。”宋 谢翱《故园秋日曲》之二:“茅茨竹外烟火青,杉鷄啁唽向田鸣。”
7、[丹鷄]dān jī
见“丹鸡”。
8、[邨鷄]cūn jī
见“邨鸡”。
9、[野鷄]yě jī
见“野鸡”。
10、[家鷄]jiā jī
见“家鸡”。
11、[驐鷄]dūn jī
阉鸡。宋 梅尧臣《重送袁世弼》诗:“驐鷄肥脆聊供膳,篘酒甘浓可荐盃。”
12、[博鷄]bó jī
斗鸡。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博鷄者,袁 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鷄呼少年博市中。”
13、[鸧鷄]cāng jī
鸧鸹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鸧鸡》。
14、[驼鷄]tuó jī
见“驼鸡”。
15、[朝鷄]zhāo jī
见“朝鸡”。
16、[皋鷄]gāo jī
亦作“皐鸡”。鸟名。似凫,有文彩。《逸周书·王会》:“蜀 人以文翰,文翰者若皐鷄。”孔晁 注:“鸟有文彩者。皐鷄似鳧,冀州 谓之泽特也。”
17、[县鷄]xiàn jī
古时大赦日,悬金鸡于长杆上,然后集罪犯,击鼓,宣读赦令。古人迷信天鸡星动,必当有赦,故有此仪式。明 夏完淳《讨降贼大逆檄》:“碧池 舞马,并无 摩詰 赋诗;金统 县鷄,先待 日休 草詔。”
18、[天鷄壶]tiān jī hú
古代饮器。又名鸡首壶。多系青瓷器。盘口有銴,壶嘴为鸡首形,故名。流行于 晋 唐 时期。
19、[金鷄石]jīn jī shí
见“金鸡石”。
20、[風信鷄]fēng xìn jī
测定风向的仪器。形如鸡。常比喻见风使舵,善于钻营投机的人。《诗刊》1978年第4期:“厚厚脸皮,尖尖脑袋,软软腰肢,弯弯膝盖,善观气象随风摆,胜似风信鸡,灵过天文台。”
21、[卵用鷄]luǎn yòng jī
以产蛋为主要目的而饲养的鸡种。这种鸡不适合肥育,但产卵较多。如来亨鸡。
22、[落汤鷄]luò tāng jī
掉在热水里的鸡。喻指全身湿透的人。《西游记》第六七回:“出来寻道士,渰死在山溪。捞得上来大家看,却如一个落汤鷄!”茅盾《烟云》七:“怎么?你像只落汤鸡!天又没下雨!”
23、[老鷄头]lǎo jī tóu
芡实的别名。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菱角鸡头》:“七月中旬,则菱芡已登,沿街吆卖,曰:‘老鷄头纔上河。’盖皆御河中物也。”
24、[撞晕鷄]zhuàng yūn jī
比喻神志失常,胡乱奔走。黄谷柳《虾球传·跨过狮子山》:“白天像撞晕鸡一样,毫无目的地到处乱跑。”
25、[打鷄窝]dǎ jī wō
量米时使斛里的米周围与斛口相平而中间洼下,以进行克扣贪污。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我做斗子十多罗,觅些仓米养老婆。也非成担偷将去,只在斛里打鷄窝。”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休要量满了,把斛放趄著,打些鸡窝儿与他。”
26、[驼蹄鷄]tuó tí jī
见“驼蹄鸡”。
27、[宰鷄教猴]zǎi jī jiào hóu
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馀。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章:“吴七 总想抓个奸细来‘宰鸡教猴’一下,吴坚 和 剑平 反对;怕闹得内部更混乱,又怕有后患。”
28、[淮王鷄狗]huái wáng jī gǒu
晋 葛洪《神仙传·刘安》:“时人传八公、安 临去时,餘药器置在中庭。鷄犬舐啄之,尽得昇天。”后因以“淮王鷄狗”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清 朱彝尊《折桂令》词:“神仙侣 淮王 鷄狗,衣冠队 楚国 獼猴。”
29、[汝南晨鷄]rǔ nán chén jī
即 汝南 鸡。《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一·鸡鸣歌》:“东方欲明星烂烂,汝南 晨鷄登坛唤。”亦作“汝南晨鸡”。唐 刘禹锡《平蔡州》诗之二:“汝南 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参见“汝南鸡”。
30、[鼠腹鷄肠]shǔ fù jī cháng
比喻人器量小,不能容人。《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金莲 道:‘不是这説贼三寸货强盗,那鼠腹鷄肠的心儿,只好有三寸大一般。’”
31、[打张鷄儿]dǎ zhāng jī ér
犹言装痴作呆。《金瓶梅词话》第二八回:“‘你认的这鞋是谁的鞋?’西门庆 道:‘我不知是谁的鞋。’妇人道:‘他还打张鷄儿哩,瞒着我黄猫黑尾,你干的好茧儿!’”
32、[鹤处鷄羣]hè chǔ jī qún
同“鹤立鸡群”。《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遥望而清风宛在,鹤处鷄羣;近观而光彩射人,龙来洞口。”唐 郑启《严塘经乱书事》诗:“鯤为鱼队潜鳞困,鹤处鸡羣病翅低。”
33、[鹤骨鷄肤]hè gǔ jī fū
见“鹤骨鸡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