籀
拼音:zhòu
释义:1.籀文,古代的一种字体,即大篆,相传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造。2.〈书〉读书;讽诵。
组词
籀篆 篆籀 籀文 古籀 虫籀 讽籀 籀读 外籀 篆籀笔拼音
zhòu笔顺
丿 一 丶 丿 一 丶 一 亅 ㇀ 丿 𠄌 丶 𠃌 丿 丨 𠃍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zhòu的字 拼音为zhou的字基础解释
1.籀文。 2.阅读:~读。详细解释
同本义
籀,读书也。——《说文》
卜籀云。——《春秋传》。按,今本《左传》凡卦兆之词皆以繇为之。
重籀《论语》诸书。——章炳麟《检论·订孔下》
睲河海之行、帝王、妃后、臣宰、农工、徒隶之法,无不籀也。——清· 龚自珍《知归子赞》
又如:籀读(诵读);籀书(即籀文)
通“抽”。抽取;引出
挥兔豪而匪固,籀鱼网而终灭。——唐· 李俨《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文》序
又如:籀演(引申;演绎)
汉字的一种文体。一名大篆
周宣王史名籀,其所著文字曰籀文。亦曰大篆。——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籀,史籀,周太史造大篆。——《玉篇》
仇校篆籀,篇章毕觌。——晋· 左思《魏都赋》
又如:籀文(我国古代书体的一种);籀篆(古代的一种书体。即大篆)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籀-中華語文大辭典籀ㄓㄡˋzhòu1.籀文。[例]~篆︱《史~篇》。2.〈書〉誦讀。[例]~讀︱諷~︱~繹(閱讀並理出文章的脈絡)。
籀-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籀 zhòu
❶誦讀並領會。
許慎《説文解字叙》:
學僮十七以上始試,諷~書九千字,乃得爲吏。
❷古代漢字的一種字體,又名大篆。
劉勰《文心雕龍·練字》:
李斯删~而秦篆興。(秦篆:即小篆。)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òu
1、[籀文]zhòu wén
也叫籀书、大篆。传说中的《史籀篇》所用的字体。笔画繁复,多重叠,春秋战国间通行于秦国。今所存石鼓文即为这种字体的代表。
2、[籀绎]zhòu yì
犹籀演。
3、[外籀]wài zhòu
逻辑学术语“演绎”的旧译名。
4、[籀读]zhòu dú
诵读。
5、[古籀]gǔ zhòu
古文与籀文的并称。
6、[讽籀]fěng zhòu
讽读。
7、[籀书]zhòu shū
即籀文。
8、[虫籀]chóng zhòu
泛指难以辨认的古文字。
9、[佚籀]yì zhòu
史佚 史籀 的并称。二人皆 周 史官。
10、[颉籀]jié zhòu
古代字书《仓颉篇》和《史籀篇》的并称。亦用以泛指古文字。
11、[籀诵]zhòu sòng
词语解释籀诵ㄓㄡˋ ㄙㄨㄥˋ周宣王时的太史籀与黄帝的史官沮诵二人的合称,为古代篆书之祖。
12、[鸟籀]niǎo zhòu
指鸟篆和籀书。
13、[籀斯]zhòu sī
史籀 与 李斯 的并称。他们都对 中国 文字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14、[籀篆]zhòu zhuàn
古代的一种书体。即大篆。
15、[内籀]nèi zhòu
“归纳推理”的旧译。
16、[籀演]zhòu yǎn
引申;演泽。
17、[篆籀笔]zhuàn zhòu bǐ
写篆文和籀文所用的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