鳍
拼音:qí
释义:1.鱼类的运动器官,由刺状的硬骨或软骨支撑薄膜构成。按所在的部位,可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有调节速度、变换方向等作用。
组词
鳍棘 鳍条 背鳍 鳍鬣 鳍式 腹鳍 鼓鳍 脊鳍 鳞鳍 鳍足目 白鳍豚 金鳍雀 总鳍鱼 鳍状肢芽拼音
qí笔顺
丿 ㇇ 丨 𠃍 一 丨 一 ㇀ 一 丨 一 丿 丿 乚 丨 𠃍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qí的字 拼音为qi的字基础解释
鱼类的运动器官,由刺状的硬骨或软骨支撑薄膜构成。按所在的部位,可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有调节速度、变换方向等作用。详细解释
(形声。从鱼,耆声。本义:鱼类和某些其他水生动物的类似翅或桨的附肢) 同本义 ,起着推进、平衡及导向的作用。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背鳍、臀鳍、尾鳍、胸鳍和腹鳍。
如:鳍棘(支撑鱼鳍薄膜的棘刺状硬骨。又叫鳍鬣)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鳍-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鰭
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鳍(鰭)qí
名鱼类的运动器官,由刺状的硬骨或软骨支撑薄膜构成。按所在的部位,可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有调节速度、变换方向等作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í
1、[鱼鳍]yú qí
鱼本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助其本身快速游动,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
2、[背鳍]bèi qí
鱼类背部的鳍。也叫脊鳍。
3、[尾鳍]wěi qí
鱼类尾部的鳍,是鱼类的运动器官。
4、[胸鳍]xiōng qí
鱼类胸部的鳍,在鳃的后面,左右各一,是鱼类的运动器官。
5、[腹鳍]fù qí
鱼类腹部的鳍,左右各一,是转换方向和支持身体平衡的器官。
6、[臀鳍]tún qí
鱼类肛门后面的鳍。
7、[鳍棘]qí jí
指支撑鱼鳍薄膜的棘刺状硬骨。
8、[鼓鳍]gǔ qí
见“鼓鬐”。
9、[鳍式]qí shì
的类别、数目的公式。
10、[肉鳍]ròu qí
乌贼、枪乌贼等软体动物体上的鳍状物,用来帮助游泳。
11、[脊鳍]jǐ qí
背鳍。
12、[植鳍]zhí qí
竖起的鱼鳍。形容人枯瘦背脊弓曲貌。
13、[鳍鬣]qí liè
鳍棘。
14、[鳞鳍]lín qí
鱼的鳞片和鳍。
15、[鳍条]qí tiáo
鱼鳍的支持物,每1鳍条是由左右2条合成的,基部附着在支鳍骨上。
16、[白鳍豚]bái qí tún
白豚。
17、[金鳍雀]jīn qí què
金鳍雀体色亮蓝,从吻至额头经背鳍为鲜黄色纵带,尾鳍则为淡黄色,胸鳍基底有一黑点,体色艳丽,是珍贵的鱼种,数量稀少,市面少见。
18、[鳍足目]qí zú mù
适应水栖生活的食肉哺乳动物。体呈纺锤形,四肢变为鳍状,适于游泳。多生活在海洋中。油脂和皮肉均可利用,经济价值大。主要种类如海狗、海豹和海象等。
19、[鳍状肢芽]qí zhuàng zhī yá
鳍状肢芽亦称“成虫芽”。
20、[乱鳍肩甲]luàn qí jiān jiǎ
出处是出处为天下3中32级副本黄泉幽境中BOSS牙角鳞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