髽
拼音:zhuā
释义:1.见“髽髻”“髽鬏”。女孩子梳在头两旁的发结。也作“抓髻”“抓鬏”。
组词
髽帼 髽发 髽髻 髽角 髽首 髽麻戴绖 椎髻髽首拼音
zhuā笔顺
一 丨 一 一 一 𠃋 丶 丿 丿 丿 丿 丶 丿 丶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zhuā的字 拼音为zhua的字基础解释
〔髽髻〕女孩子梳在头两旁的发髻。详细解释
古代妇人丧的露髻,用麻束发
髽衰三年。——《仪礼》
又如:髽髻(梳在头顶两旁的发髻);髽角儿(头顶两旁的发髻上翘如角儿)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髽-中華語文大辭典髽ㄓㄨㄚzhuā古代婦女在守喪期間以麻布將頭髮挽成髻。[例]國人逆喪者皆~,魯於是乎始~(《左傳‧襄公四年》)。
髽-康熙字典髽
【亥集上】【髟字部】 髽
★【唐韻】【集韻】【韻會】𠀤莊華切,音撾。【說文】喪結。【儀禮·士喪禮】婦人髽于室。【註】去筓纚而紒也
◎又【喪服註】露紒也。猶男子之括髮。【禮·檀弓】魯婦人之髽而弔也。自敗于臺鮐始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uā
1、[髽发]zhuā fā
古代妇人丧髻。以麻线束发。
2、[髽婦]zhuā fù
梳丧髻的妇人;戴孝的妇人。清 张九钺《永宁保城歌》:“可怜髽妇 钱唐 返,刘坞 谁人奠一巵。”
3、[髻髽]jì zhuā
梳在头两旁的发髻。
4、[髽髻]zhuā ji
梳在头顶两旁的髻:~夫妻(结发夫妻)。也作抓髻。
5、[髽帼]zhuā guó
妇人丧冠。
6、[髽角]zhuā jiǎo
即髽髻。
7、[髽幗]zhuā guó
妇人丧冠。《隋书·五行志上》:“﹝ 北齐 ﹞ 后主 好令宫人以白越布折额,状如髽幗;又为白盖,此二者丧祸之服也。”
8、[髽首]zhuā shǒu
1.以麻束发。 2.以麻束发的人。古时借指蛮夷或蛮夷之邦。
9、[髽妇]zhuā fù
梳丧髻的妇人;戴孝的妇人。
10、[宫髽]gōng zhuā
指宫女梳在头顶两旁的髻子。髽,髽髻。
11、[东髽]dōng zhuā
谓奔丧在东厢房以麻束发。
12、[髽子]zhuā zǐ
即髽髻。
13、[髽麻戴绖]zhuā má dài dié
犹言披麻戴孝。絰,古代丧期结在头上或腰间的麻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