髽首
拼音
zhuā shǒu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uā的字 拼音为shǒu的字 拼音为zhua的字 拼音为shou的字基础解释
1.以麻束发。 2.以麻束发的人。古时借指蛮夷或蛮夷之邦。详细解释
以麻束发。
《淮南子·齐俗训》:“ 三苗 髽首, 羌 人括领,中国冠笄, 越 人劗髮,其於服一也。” 高诱 注:“髽,以枲束髮也。”
以麻束发的人。古时借指蛮夷或蛮夷之邦。
晋 左思 《魏都赋》:“髽首之豪,鐻耳之杰,服其荒服,敛衽 魏 闕。”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离身 反踵 之君,髽首 贯胸 之长,屈膝厥角,请受缨縻。” 清 张澍 《续黔书·小蟹》:“ 黔 为 鬼方 ,即无肠公子,郭索横行,彼髽首鐻耳之伦,且易而玩之矣。”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髽首-汉语大词典髽首1.以麻束发。
●《淮南子·齐俗训》:“三苗髽首,羌人括领,中国冠笄,越人劗发,其于服一也。”
高诱注:“髽,以枲束发也。”
2.以麻束发的人。古时借指蛮夷或蛮夷之邦。
●晋左思《魏都赋》:“髽首之豪,鐻耳之杰,服其荒服,敛衽魏阙。”
●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离身反踵之君,髽首贯胸之长,屈膝厥角,请受缨縻。”
●清张澍《续黔书·小蟹》:“黔为鬼方,即无肠公子,郭索横行,彼髽首鐻耳之伦,且易而玩之矣。”
【髽首】㊀以麻束髮。淮南子 齊俗:“三苗髽首,羌人括領,中國冠笄,越人劗髮,其於服一也。”㊁以麻束髮的人。指少數民族。文選 晉 左太沖(思)魏都賦:“髽首之豪,鐻耳之傑,服其荒服,斂衽魏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