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
拼音:xùn
释义:1.(禽兽)驯服,顺从人意。2.使驯服。
组词
驯服 驯化 驯养 驯鹿 驯良 驯顺 温驯 驯从 驯马场 驯马人 桀骜不驯 狎雉驯童 风土驯化 野性难驯 龙性难驯 桀骜难驯 桀傲不驯 桀敖不驯拼音
xùn笔顺
𠃍 ㇉ ㇀ 丿 丨 丨“马”窄长,上紧下松,竖向笔画略向左斜。“川”三个竖向笔画排布均匀;间距适中;竖画正直,中竖短,右竖长。
同音字
拼音为xún的字 拼音为xun的字基础解释
1.顺服的:~良。~顺。 2.使之顺从:~养。~马。详细解释
(形声。从马,川声。本义:马驯服)
同本义。亦指鸟兽驯服
驯,马训也。——《说文》
养野鸟兽使服谓之训。——《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驯,性行调顺也。——《字林》
乃驾驯駮之驷。——《史记·司马相如传》
南越献驯象。——《汉书·武帝纪》
马先驯而后求良。——《淮南子》
江鱼不池活,野鸟难笼驯。——唐· 韩愈《送惠师》
又如:驯兽(驯服之兽);驯雉(驯顺的雉);驯禽(驯养的禽鸟);驯鹿(驯养的鹿);驯乌(驯顺的乌鸦);驯象(驯养的象)
泛指顺服
能明驯德。——《史记·五帝纪》
驯至其道。——《易·坤》
驯行孝谨。——《史记·万石君传》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宋· 苏轼《放鹤亭记》
又如:驯良;驯顺(驯服和顺);驯狎(驯顺可亲近);驯懦(驯服懦弱);驯警(驯顺而有警觉);驯粗(驯服而有野性)
熟悉
汉儿刍秣久,相驯通语言。—— 清· 施闰章《新都戍》
又如:驯悉(熟悉)
善良
知恶政之不可久,则虽苛烦之法,自可调之使驯。——清· 王夫之《宋论》
又如:驯谨(善良谨慎);驯行(善良的行为)
使驯服;使和顺
龙驹之子,方乃驯驾,所以此国多出善马。——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
又如:驯驾(训练驾车);驯兽(使兽驯顺)
解释
又以先王之书,驯天明不解之道也知之。——《墨子》
逐渐地,循序渐进
学不陵节而施之曰驯。——《说苑》
又如:驯致(顺其自然而逐渐达到;顺应情致的自然发展);驯增(逐渐增加)
〈形〉
〈动〉
〈副〉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驯-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馴
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驯 xùn
① 动马驯服;驯服。《中山狼传》:“夫羊,一童子可制之,如是其~也。” ② 动饲养。《促织》:“村中少年好事者~养一虫。”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ùn
1、[驯良]xùn liáng
和顺善良:性情~。
2、[驯服]xùn fú
1.顺从:猫是很~的。 2.使顺从:这匹野马终于被他~了。
3、[驯养]xùn yǎng
饲养野生动物使逐渐驯服:~猴子。~麋鹿。
4、[驯化]xùn huà
野生动物、植物经人工长期饲养或培育而逐渐改变原来的习性,成为家畜、家禽或栽培植物。
5、[驯鹿]xùn lù
哺乳动物。一般肩高1米多。雌雄都有长角,分成许多叉枝。蹄宽大。尾极短。体色夏毛深褐,冬毛棕灰,颊部灰白或乳白,尾白色。有迁移性。性较温和。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可驯养,用以驮物和拉雪橇。
6、[驯兽]xùn shòu
1.驯服之兽。 2.训练马、狗、象、狮子、老虎等兽,使听指挥,表演各种技巧动作。
7、[温驯]wēn xùn
温和驯服:~的羔羊。
8、[驯马]xùn mǎ
被驯为乘骑的马,典型地有一个强健的背,丰满匀称的躯体,长而倾斜的儃和肩,漂亮的姿势和几种步态(如慢步、小跑、慢跑)
9、[驯象]xùn xiàng
驯养的象。《汉书·武帝纪》:“元狩 二年,南越 献驯象。”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驯者,教能拜起周章,从人意也。”《北齐书·文宣帝纪》:“乙丑,梁 湘州 刺史 王琳 献驯象。”明 唐顺之《朝谒长陵》诗:“寝园驯象守,松柏孝乌翔。”
10、[驯顺]xùn shùn
驯服顺从:他~得像头绵羊。
11、[谦驯]qiān xùn
谦让善良。
12、[驯雉]xùn zhì
1.驯顺的雉。《晋书·孝友传论》:“许孜 少而敏学,礼备在三。驯雉栖其梁栋。” 2.《后汉书·鲁恭传》:“建初 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 中牟。河南 尹 袁安 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 肥亲 往廉之。恭 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 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 瞿然而起,与 恭 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后以“驯雉”为称颂地方官吏施行仁政,泽及鸟兽之典。五代 李瀚《蒙求》诗:“鲁恭 驯雉,宋均 去兽。”明 沉鲸《双珠记·刑逼成招》:“割鸡聊自试,驯雉信非难。”
13、[驯懦]xùn nuò
驯服懦弱。
14、[灵驯]líng xùn
灵巧而驯服。
15、[鸥驯]ōu xùn
谓人无机心则鸥鸟驯顺来亲。
16、[雉驯]zhì xùn
谓地方官施行仁政,泽及禽鸟。
17、[驯熟]xùn shú
1.驯顺:~的小巴儿狗。 2.熟练;纯熟:技艺~。
18、[驯警]xùn jǐng
驯顺而又警觉。
19、[驯朴]xùn pǔ
善良朴实。明 唐顺之《答冯午山提学》:“近年以来,其坏者竟不可返,而其山乡僻邑颇号驯朴者亦渐浇讹。”
20、[驯从]xùn cóng
驯服,顺从。
21、[驯至]xùn zhì
逐渐达到;逐渐招致。
22、[教驯]jiào xùn
1.教训。 2.训练。
23、[驯导]xùn dǎo
亦作“驯道”。训导。《史记·文帝本纪》:“故夫驯道不纯而愚民陷焉。”元 姚燧《谭公神道碑》:“公与处八年,细故则让,事或害政,则诚意驯导,以理使孚信之,能改而止。”
24、[驯麤]xùn cū
驯顺与有野性。
25、[调驯]diào xùn
训练;使之驯服。
26、[驯柔]xùn róu
驯服而顺柔。
27、[驯驭]xùn yù
驯服驾驭。
28、[柔驯]róu xùn
柔顺驯服。
29、[驯伏]xùn fú
1.驯服,驯顺。前蜀 杜光庭《录异记·孝》:“杨太博,资州 人也,年十六,庐父母墓三年,有神灯照墓,猛虎驯伏,有白兔之异。”元 杨维桢《奉题子昂骝马图》诗:“东家主人役老段,不取驍腾取驯伏。”邹韬奋《经历》五五:“名字不见经传的文人也不见得都是驯伏的羔羊。” 2.使驯顺。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六回:“且以今日民智日开,民权日昌之世,而欲以一姓威严,驯伏亿兆,尤为事理所万不能致。”
30、[驯羽]xùn yǔ
同“驯雉”。南朝 梁 江淹《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至乃曳组 河 县,蔑驯羽之化;鸣环京轂,谢批鳞之政。”
31、[驯鼠]xùn shǔ
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
32、[驯心]xùn xīn
驯顺的性情。
33、[抚驯]fǔ xùn
安辑,使之驯服。
34、[驯善]xùn shàn
驯良。
35、[驯道]xùn dào
见“驯导”。
36、[驯流]xùn liú
指顺畅的江河。
37、[驯扰]xùn rǎo
驯服柔顺。
38、[雅驯]yǎ xùn
(文辞)典雅。
39、[驯习]xùn xí
1.熟习。 2.驯顺。 3.训练,使驯服。
40、[驯弱]xùn ruò
驯服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