駟
拼音:sì
释义:1.古代一车套四马,因以称驾一车之四马或四马所驾之车。2.马。3.驾驭;乘。4.量词。马四匹曰驷。5.通“四”。6.星宿名。即房星。7.姓。春秋有驷赤。见《左传·定公十年》。
拼音
sì笔顺
一 丨 一 一 丨 𠃌 丶 丶 丶 丶 丨 𠃍 丿 ㇄ 一同音字
拼音为sì的字 拼音为si的字基础解释
见“驷”。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駟-中華語文大辭典駟驷ㄙˋsì1.〈書〉古代指同駕一輛車的四匹馬;也指四匹馬拉的車。[例]~馬高車|一言既出,~馬難追。2.〈書〉馬。[例]下~|良~。3.姓。
駟-中華大字典1、駟讀音:息利切,音四,寘韻。息七切,音悉,質韻。釋文:
❶一乘也。見《說文》。《桂注》:玉篇。~、四馬。一乘也。
〔按王肅云。古者一轅之車。駕三馬則五轡。夏后氏駕兩謂之麗。殷益一騑謂之驂。周又益一騑謂之~。~者一乘四馬。兩服兩驂〕。
❷汎言馬亦曰~。《禮記三年問》:若~之過策。
❸四人共車曰~。《左文十一年傳》:富父終甥~乘。
❹四龍亦曰~。《漢書郊祀志》:秦祀四畤。每畤用木寓龍一~。
〔注〕:寓、寄也。寄生龍形於木也。一~、亦四龍也。
❺逐也。見《廣雅釋詁》。
❻星名。《國語周語》:~見而隕霜。
〔按一名天~。爾雅釋天。天~、房也〕。
❼通四。《禮記樂記》:夾振之而~伐。
〔注〕:~、當爲四。
❽人名。春秋蔡公子~西。漢顏~。
❾姓也。春秋郈工師~赤。西漢齊王舅~鈞。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ì
1、[風駟]fēng sì
《初学记》卷一引 汉 仲长统 诗:“春云为马,秋风为駟。”后以“风駟”指神仙的车驾。隋 卢思道《神仙篇》:“云轩游紫府,风駟上丹梯。”《宋史·乐志十》:“言旋风駟,祚我修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