饐
拼音:yì
释义:1.食物经久腐臭。2.古代的一种糕点。
组词
饐餲 饐热 餲饐 哽饐 祝鲠祝饐拼音
yì笔顺
丿 丶 丶 𠃍 一 一 𠄌 丶 一 丨 一 丶 ㇇ 一 丨 𠃍 一 丶 丿 一同音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食物)腐败发臭:“食~而餲。”详细解释
(形声。从食,壹声。本义:食物经久发臭) 同本义 。
如:饐饐(食物腐烂变质);饐热(食物发热变质)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饐-汉语大词典饐(I)yi
〡ˋ
〔《广韵》乙冀切,去至,影。〕
1.食物经久腐臭。
●《论语·乡党》:“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饐餲,臭味变。”
2.古代的一种糕点。
●宋林洪《山家清供·洞庭饐》:“采莲与橘叶捣汁加蜜,和米粉作饐,各合以叶蒸之。”
饐(II)yē
〡ㄝ
〔《集韵》一结切,入屑,影。〕
1.通“噎”。
●宋晏殊《几铭》:“小饭防饐,跬行虞跌。”
参见“饐死”。
2.通“咽”。声音滞涩。
●《楚辞·王逸〈九思·遭厄〉》:“思哽饐兮诘诎,涕流澜兮如雨。”
原注:“饐,一作咽。”
1、饐讀音:乙冀切,音懿,寘韻。於例切,音餲,霽韻。釋文:
❶飯傷溼也。見《說文》。《段注》:魚部曰。鮑、~魚也。是引伸之凡淹漬皆曰~也。
❷飯傷姫溼也。見〔論語鄕黨食~而餲釋文引字林〕。
〔按段玉裁云。此混~于饖〕。
❸飯餿臭也。見《字苑》。
〔按爾雅釋器云。食~謂之餲。釋文引葛洪云。~、餿臭也〕。
2、饐讀音:一結切,音噎,屑韻。益悉切,音壹,質韻。釋文:噎或字。《集韻》:噎。說文、飯窒也。或作~。
3、趭讀音:壹計切,音医,霽韻。釋文:倏也。見《集韻》。
4、䓹釋文:同䬥。見《字彙補》。
5、鵹釋文:饐或字。見《集韻》。
6、䬥釋文:古饐字。見《玉篇》。
7、䭇讀音:一結切,音䊦,屑韻。釋文:
❶結也。《楚辭逢尤》:仰長歎兮氣~結。
❷古饐字。《漢書賈山傳》:祝~在前。
〔注〕:師古曰~、古饐字。謂食不下也。
〔按玉篇云。或噎字。攷說文、噎。飯窒也。饐、飯傷溼也。集韻云。噎或作饐〕。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ì
1、[饐餲]yì ài
食物腐臭变质。 汉 王充 《论衡·商虫》:“穀乾燥者,虫不生;温湿饐餲,虫生不禁。”
2、[饐死]yì sǐ
谓食物堵塞咽喉窒息而死。
3、[哽饐]gěng yì
见“哽噎”。
4、[餲饐]ài yì
食物败坏变味。
5、[饐热]yì rè
指饭食发酵变质。热,发热。
6、[祝鲠祝饐]zhù gěng zhù yì
祝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同“祝哽祝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