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
拼音:sǔn
释义:1.鸟,翅膀窄而尖,嘴短而宽,上嘴弯曲并有齿状突起。飞得很快,是猛禽,善于袭击其他鸟类。种类很多,如猎隼、游隼等。旧称鹘(hú)。
组词
鹰隼 飞隼 隼旟 隼张 贯隼 隼尾波 隼集陈庭 赤隼高达拼音
sǔn笔顺
丿 丨 丶 一 一 一 丨 一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sǔn的字 拼音为sun的字基础解释
鸟,翅膀窄而尖,嘴短而宽,上嘴弯曲并有齿状突起。飞得很快,是猛禽,善于袭击其他鸟类。种类很多,如猎隼、游隼等。旧称鹘(hú)。详细解释
(指事。据小篆,从隹( zhuī)一。“隹”是汉字部首之一,短尾鸟的总称。“一”表示这种鸟的标识。本义:一种凶猛的鸟) 同本义 隼科(Falconidae)的各种鹰,特征是有长的翼,嘴短而宽,上嘴弯曲并有齿状凸起。飞得很快,它们通常突然从空中冲向猎物处猎取食物
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国语·鲁语》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隼-中華語文大辭典隼ㄓㄨㄣˇzhǔnㄙㄨㄣˇsǔn鳥名。猛禽,體型近似蒼鷹而略小,喙略短,上喙呈鉤曲狀,爪銳利,性凶猛,視力敏疾,飛行迅速,善襲擊其他鳥類,馴養後可幫助捕獵。種類很多,有遊隼、燕隼等,均屬保育類動物。
隼-辞源3【隼】10画 2040·1 sǔn ㄙㄨㄣˇ 思尹切,上,準韻,心。文部。鳥名。兇猛善飛。卽鷂。詩 小雅 沔水:“鴥彼飛隼,載飛載止。”三國 吳 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下 鴥彼飛隼:“隼,鷂屬也。齊人謂之擊征,或謂之題肩,或謂之雀鷹。”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ǔn
1、[鹰隼]yīng sǔn
鹰和隼都捕食小鸟和小动物,借喻凶猛或勇猛的人。隼(sǔn)。
2、[隼旆]sǔn pèi
画有隼鸟的旗帜。古时诗文中常用以为州郡长官之标志。
3、[隼旗]sǔn qí
画有隼鸟的旗帜。古时诗文中常用以为州郡长官之标志。
4、[隼质]sǔn zhì
1.凶残的本性。 2.慕容垂天资英杰,威震本朝,以雄略见猜而庇身宽政,永固受之而以礼,道明事之而毕力,然而隼质难羁,狼心自野。--《恶书.慕容云载记》
5、[飞隼]fēi sǔn
鸟名。凶猛善飞,故名。
6、[隼击]sǔn jī
比喻疾速而猛烈地攻击。
7、[隼旟]sǔn yú
1.画有隼鸟的旗帜。古代为州郡长官所建。语本《周礼·春官·司常》:“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州里建旟,县鄙建旐。”唐刘禹锡《泰娘歌》:“风流太守韦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宋贺铸《玉京秋》词:“蜡屐纶巾,羽觴象管,且追随、隼旟行乐。”清姚鼐《答孙补山中丞》诗之二:“鸿翼久迴春水白,隼旟重向越山青。” 2.指代州郡长官。 3.指帅旗。
8、[射隼]shè sǔn
《易·繫辞下》:“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后即以“射隼”为待机歼敌之喻。
9、[贯隼]guàn sǔn
射隼。喻除奸佞凶暴之人。语本《易·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唐 敬骞《射隼高墉赋》:“士有五善斯在,载櫜有待,丽龟之知未忘,贯隼之诚勿改,幸 文 武 之不坠,希葑菲之必采。”
10、[隼张]sǔn zhāng
如隼展翅,飘扬貌。
11、[天隼]tiān sǔn
是一种鹰,性情凶猛。
12、[隼尾波]sǔn wěi bō
书体名。八分体之一种。
13、[隼集陈庭]sǔn jí chén tíng
《国语·鲁语下》:“仲尼 在 陈,有隼集于 陈侯 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
14、[赤隼高达]chì sǔn gāo dá
设计师:间垣亮太MSW-004 赤隼高达是在泰坦斯部队主力均打上宇宙后,奥古在奥克兰研究所接收了一款强化人专用机后改进而来的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