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lǐ

释义:1.人所居住的地方。2.故乡。3.古代户口管理的一级组织。居户多少,历代不一。每里少则二十五户,多则百户。4.市制长度单位,150丈等于1市里,合500米。5.衣服、被褥的内层。6.里边(跟“外”相对)。

组词

万里长城 这里 家里 那里 里面 哪里 水里 万里 田里 道里

拼音

笔顺

𠃍
横向笔画平行,间距均匀;框形上宽下窄;竖画从中间直下;底横宜长。

同音字

拼音为lǐ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基础解释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 li ] 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箱子~。话~有话。 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那~。头~。

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2. 同本义

    里,居也。——《说文》

    里,邑也。——《尔雅》。李注:“居之邑也。”

    里尻也。——《广雅》

    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

    于蹶之里。——《诗·大雅·韩奕》

    赋里以人。——《国语·晋语》。注:“廛也。”

    以里听者,禄之以里。——《吕氏春秋·怀宠》。注:“闾也。”

    河洛为王之里。——左思《蜀都赋》。注:“居也。”

    匪仁里其焉宅兮。——张衡《思玄赋》。注:“里宅皆居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诗·郑风·将仲子》

    既行,及里门,门扃未发。——沈既济《任氏传》

    又如:里门(乡里的门。古代聚族列里以居,里有里门);里闬(即里门,乡里);里闾(里门,乡里)

  3. 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尚书大传》

    古者七十二家为里。——《论语·譔考文》

    一里八十户。——《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百家为里。——《管子·度地》

    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韩诗外传》

    择其贤民,使为里君。——《管子·小匡》

    又如:里长(主管一里的人。古时五里为邻,五邻为里);里尹(里长,里中的长官。即里正);里正图董(乡长、里长一类的人物);里吏(即里尹、里正、里胥)

  4. 乡里;家乡;故乡

    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史记·滑稽列传》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史记·汲郑列传》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潜《归园田居》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江淹《别赋》

    又如:里籍(籍贯);里豪(乡里中豪强的人);里妪(乡村妇女);里门(故里;故乡)

  5. 量词。长度单位

    于三十里。——《诗·小雅·六月》

    又如:华里(市里的旧称);里数;里程;里堠(记里程的土堆)

  6. 通“理”。地理

    通于沟渠,修堤防,树五谷,通于地里者也。——《说苑·臣术》

〈动〉

  1. 居住

    在壄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上》

    悠悠我里。——《诗·小雅·十月之交》

    军社之所里。——《周礼·夏官·量人》

    里仁而美。——《论语·里仁》

    又如:里布(古代的土地税。里,居也;布,钱也);里舍(私人住宅;同乡里人);里仁(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与仁人为邻)

  2. 谓计算路程 。

    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

  3. 通“理”。治理

    乃里西土之数。——《穆天子传》

〈形〉

  1. 通“悝”。忧伤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诗·小雅·十月之交》

〈语尾助词〉

  1. 同“哩”

    [正旦云]梅香,你看奶奶做什么里?[ 梅香云]奶奶看经哩。—— 元· 关汉卿《金线池》

〈名〉

  1.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2. 同本义

    里,居也。——《说文》

    里,邑也。——《尔雅》。李注:“居之邑也。”

    里尻也。——《广雅》

    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

    于蹶之里。——《诗·大雅·韩奕》

    赋里以人。——《国语·晋语》。注:“廛也。”

    以里听者,禄之以里。——《吕氏春秋·怀宠》。注:“闾也。”

    河洛为王之里。——左思《蜀都赋》。注:“居也。”

    匪仁里其焉宅兮。——张衡《思玄赋》。注:“里宅皆居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诗·郑风·将仲子》

    既行,及里门,门扃未发。——沈既济《任氏传》

    又如:里门(乡里的门。古代聚族列里以居,里有里门);里闬(即里门,乡里);里闾(里门,乡里)

  3. 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尚书大传》

    古者七十二家为里。——《论语·譔考文》

    一里八十户。——《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百家为里。——《管子·度地》

    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韩诗外传》

    择其贤民,使为里君。——《管子·小匡》

    又如:里长(主管一里的人。古时五里为邻,五邻为里);里尹(里长,里中的长官。即里正);里正图董(乡长、里长一类的人物);里吏(即里尹、里正、里胥)

  4. 乡里;家乡;故乡

    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史记·滑稽列传》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史记·汲郑列传》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潜《归园田居》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江淹《别赋》

    又如:里籍(籍贯);里豪(乡里中豪强的人);里妪(乡村妇女);里门(故里;故乡)

  5. 量词。长度单位

    于三十里。——《诗·小雅·六月》

    又如:华里(市里的旧称);里数;里程;里堠(记里程的土堆)

  6. 通“理”。地理

    通于沟渠,修堤防,树五谷,通于地里者也。——《说苑·臣术》

〈动〉

  1. 居住

    在壄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上》

    悠悠我里。——《诗·小雅·十月之交》

    军社之所里。——《周礼·夏官·量人》

    里仁而美。——《论语·里仁》

    又如:里布(古代的土地税。里,居也;布,钱也);里舍(私人住宅;同乡里人);里仁(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与仁人为邻)

  2. 谓计算路程 。

    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

  3. 通“理”。治理

    乃里西土之数。——《穆天子传》

〈形〉

  1. 通“悝”。忧伤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诗·小雅·十月之交》

〈语尾助词〉

  1. 同“哩”

    [正旦云]梅香,你看奶奶做什么里?[ 梅香云]奶奶看经哩。—— 元· 关汉卿《金线池》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里-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里-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故里]gù lǐ

故乡;老家:荣归~。

2、[这里]zhè lǐ

zhè li的又音。义同“这里zhè li”。

3、[公里]gōng lǐ

长度单位。1公里等于1000米。

4、[里面]lǐ miàn

〈名〉也说里面儿。里边。

5、[家里]jiā lǐ

1.爱人(女性);妻子。 2.对外人称本人的单位。

6、[哪里]nǎ lǐ

1.问处所。2.表示对处所的虚指或泛指。3.用于反问,表示否定。4.谦辞,用于宛转地推辞对自己的褒奖。

7、[那里]nà lǐ

〈代〉指代较远的处所。

8、[里程]lǐ chéng

1.路程:~表。往返~。 2.指发展的过程:革命的~。

9、[村里]cūn lǐ

词语解释村里ㄘㄨㄣ ㄌㄧˇ乡村邻里。如:「为争睹这难得一见的奇景,邻近村里的居民都纷纷赶来观赏。」

10、[眼里]yǎn lǐ

在心目中,考虑或想到。

11、[千里]qiān lǐ

指千里马。

12、[夜里]yè lǐ

yè lǐ的又音。义同“夜里yè lǐ”。

13、[城里]chéng lǐ

城市建成区内。

14、[英里]yīng lǐ

英美制长度单位,1英里等于5280英尺,合1.6093公里。旧也作哩。

15、[邻里]lín lǐ

1.指家庭所在的乡里,也指市镇上互相邻接的一些街道:~服务站。 2.同一乡里的人:~纷纷前来祝贺。

16、[里边]lǐ bian

方位词。一定的时间、空间或某种范围以内:柜子~。他一年~没有请过一次假。这件事~有问题。

17、[屋里]wū lǐ

指妻子。

18、[海里]hǎi lǐ

计量海洋上距离的长度单位,符号n mile。1海里等于1852米。旧也作浬。

19、[地里]dì lǐ

1.两地相距的里程。 2.土地、山川等的环境形势。 3.指地理之学。 4.区域;区划。

20、[里头]lǐ tou

方位词。里边:屋子~坐满了人。炉子~的煤已经烧得很红了。

21、[内里]nèi lǐ

内部;内中:这件事儿~还有不少曲折。

22、[市里]shì lǐ

1.街市里巷。《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或皆骑出入市里郊野,远至旁县。”宋 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市里寒人,必知名数,雨雪冻仆,计口与钱米。”清 唐甄《潜书·守贱》:“吾为贫而仕,为知县十月而革为民,吾犹是市里山谷之民也。” 2.市制长度单位。一千五百市尺为一里,合五百米,通称里。

23、[里脊]lǐ ji

牛、羊、猪脊椎骨内侧的条状嫩肉,做肉食时称为里脊:~丝。滑溜~。糖醋~。

24、[里外]lǐ wài

1.内里和外表。 2.左右,大概。

25、[田里]tián lǐ

1.田地和庐舍。《周礼·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剂致甿,以田里安甿。”贾公彦 疏:“以田里安甿者,田则为百畮之田,里则五畮之宅。民得业则安,故云安甿也。”《孟子·尽心上》:“所谓 西伯 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隋 王通《中说·立命》:“古者圣王在上,田里相距,鸡犬相闻,人至老死不相往来,盖自足也。” 2.特指卿大夫的封地和住宅。《左传·襄公三十年》:“丰卷 奔 晋。子产 请其田里,三年而復之,反其田里及其入焉。”《孟子·离娄下》:“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赵岐 注:“田,业也;里,居也。” 3.指故乡。《史记·汲郑列传》:“黯 耻为令,病归田里。”唐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诗:“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宋 岳飞《奏乞出师札子》:“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臣之志愿毕矣,然后乞身归田里,此臣夙夜所自许者。”《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弟兄相约,各将印綬纳还,奔回田里,日奉其兄为山水之游,尽老百年而终。” 4.泛指乡间,民间。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里间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宋 曾巩《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自是以来,田里辨争,岁时税调,始不勤远。”明 高启《审游赠陆彦达》:“僻居田里,无相与薰炙,以成其道。”郑观应《盛世危言·水师》:“其陆军则仿 德国 募民为兵,训练三年,令归田里,一旦有事,招之入伍。” 5.乡民,百姓。宋 沉作喆《寓简》卷六:“比之事鞭箠以急税赋,扰田里以督期会,则大异矣。”清 龚自珍《明良论一》:“远方之士,未尝到京师,担笈数千里而至,乐瞻士大夫之气象丰采,以归语田里。”陈衍《元诗纪事·江西福建怨谣》:“不体圣天子抚绥元元之意,鹰扬虎噬,雷厉风飞,声色以淫吾中,贿赂以缄吾口,閭阎失望,田里寒心。”

26、[乡里]xiāng lǐ

1.家庭久居的地方(指小城镇或农村):荣归~。 2.同乡的人:看望~。

27、[道里]dào lǐ

路程,里程。

28、[底里]dǐ lǐ

底细;事情的详细 情况:不知~。

29、[托里]tuō lǐ

1.衣服、冠、履的衬里。亦指器物的夹层。 2.中医学名词。指补中扶本以增强抵抗力的疗法。

30、[同里]tóng lǐ

同乡。

31、[肚里]dù lǐ

心中;胸中。

32、[口里]kǒu lǐ

长城以内的地方。

33、[里海]lǐ hǎi

世界最大湖泊和咸水湖。位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塞拜疆五国之间。面积37.1万平方千米。因气候干燥,蒸发剧烈,仍在缩减中。湖面低于海平面28米。

34、[表里]biǎo lǐ

1.外部和内部:相为~。~兼治。 2.外表和内心:~如一。

35、[锦里]jǐn lǐ

即 锦官城。晋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於 夷里桥 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 锦宫 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 锦里 也。”后即以 锦里 为 成都 之代称。唐 李商隐《筹笔驿》诗:“他年 锦里 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餘。”明 何景明《送杨太常归省》诗之二:“锦里 趋庭日,声华冠 蜀 都。”参见“锦官城”。

36、[北里]běi lǐ

1.古舞曲名。 2.称委靡粗俗的曲乐。 3.唐长安平康里位于城北,亦称北里。其地为妓院所在地。后因用以泛称娼妓聚居之地。 4.北面的里巷。

37、[就里]jiù lǐ

里面的详细情况:不知~。

38、[华里]huá lǐ

市里的旧称。

39、[里手]lǐ shǒu

1.赶车或操纵器械时指车或器械的左边:骑自行车的人大都是从~上车。 2.内行;行家:行家~。

40、[暗里]àn lǐ

àn lǐ的又音。义同“暗里àn lǐ”。

li

1、[里列]lǐ liè

指朝班。

2、[嘀里嘟噜]dī li dū lū

形容说话很快,使人听不清。

3、[连里竟街]lián lǐ jìng jiē

形容屋舍毗连不绝。

4、[里勾外连]lǐ gōu wài lián

同“里勾外联”。

5、[流里流气]liú lǐ liú qì

作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近义词

1、[]nèi

1、[]nà

1.里面,与“外”相对。2.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3.亲近。

古同“纳”,收入;接受。

li

1、[]nèi

1、[]nà

1.里面,与“外”相对。2.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3.亲近。

古同“纳”,收入;接受。

反义词

1、[]miàn

1.头的前部;脸:~孔。~带微笑。 2.向着;朝着:背山~水。这所房子~南坐北。 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路~。圆桌~儿。~儿磨得很光。 4.当面:~谈。~洽。~交。 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儿。 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 7.部位或方面:正~。反~。片~。全~。多~手。~~俱到。 8.方位词后缀:上~。前~。外~。左~。西~。 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两~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 10.姓。 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小米~。玉米~。高粱~。 12.粉末:药~儿。胡椒~儿。 13.面条:挂~。切~。汤~。一碗~。 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倭瓜。煮的红薯很~。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的。

2、[]biǎo

1.外面;外表:~面。地~。由~及里。 2.中表(亲戚):~哥。~叔。姨~。姑~。 3.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表示:~达。~态。~决心。深~同情。按下不~(说)。 4.俗称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吃服(fù)药~一~,出身汗,病就好了。 5.榜样;模范:~率。为人师~。 6.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用于较重大的事件:诸葛亮《出师~》。 7.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书籍或文件:《史记》十~。统计~。一张~。 8.古代测日影的标杆。见〖圭表〗。 9.测量某种量(liàng)的器具:温度~。电~。水~。煤气~。 10.姓。

3、[]wài

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表。 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人。~乡。 3.指外国:对~贸易。~侨。 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加。~号。 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祖母。~甥。~孙。

4、[]biān

4、[]bian

[ biān ] 1.几何图形上夹成角的射线或围成多边形的线段。 2.边缘:海~。村~。田~。马路~儿。 3.镶在或画在边缘上的条状装饰:花~儿。金~儿。裙子下摆加个~儿。 4.边界;边境:~疆。~防。戍~。 5.界限:~际。一望无~。 6.靠近物体的地方:旁~。身~。 7.方面:双~会谈。这~那~都说好了。 8.用在时间词或数词后,表示接近某个时间或某个数目:冬至~上下了一场大雪。活到六十~上还没有见过这种事。 9.两个或几个“边”字分别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同时进行:~干~学。~收件,~打包,~托运。 10.姓。 [ bian ] (~儿)方位词后缀:前~。里~。东~。左~。

(~儿)方位词后缀:前~。里~。东~。左~。

li

1、[]miàn

1.头的前部;脸:~孔。~带微笑。 2.向着;朝着:背山~水。这所房子~南坐北。 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路~。圆桌~儿。~儿磨得很光。 4.当面:~谈。~洽。~交。 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儿。 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 7.部位或方面:正~。反~。片~。全~。多~手。~~俱到。 8.方位词后缀:上~。前~。外~。左~。西~。 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两~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 10.姓。 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小米~。玉米~。高粱~。 12.粉末:药~儿。胡椒~儿。 13.面条:挂~。切~。汤~。一碗~。 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倭瓜。煮的红薯很~。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的。

2、[]biǎo

1.外面;外表:~面。地~。由~及里。 2.中表(亲戚):~哥。~叔。姨~。姑~。 3.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表示:~达。~态。~决心。深~同情。按下不~(说)。 4.俗称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吃服(fù)药~一~,出身汗,病就好了。 5.榜样;模范:~率。为人师~。 6.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用于较重大的事件:诸葛亮《出师~》。 7.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书籍或文件:《史记》十~。统计~。一张~。 8.古代测日影的标杆。见〖圭表〗。 9.测量某种量(liàng)的器具:温度~。电~。水~。煤气~。 10.姓。

3、[]wài

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表。 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人。~乡。 3.指外国:对~贸易。~侨。 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加。~号。 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祖母。~甥。~孙。

4、[]biān

4、[]bian

[ biān ] 1.几何图形上夹成角的射线或围成多边形的线段。 2.边缘:海~。村~。田~。马路~儿。 3.镶在或画在边缘上的条状装饰:花~儿。金~儿。裙子下摆加个~儿。 4.边界;边境:~疆。~防。戍~。 5.界限:~际。一望无~。 6.靠近物体的地方:旁~。身~。 7.方面:双~会谈。这~那~都说好了。 8.用在时间词或数词后,表示接近某个时间或某个数目:冬至~上下了一场大雪。活到六十~上还没有见过这种事。 9.两个或几个“边”字分别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同时进行:~干~学。~收件,~打包,~托运。 10.姓。 [ bian ] (~儿)方位词后缀:前~。里~。东~。左~。

(~儿)方位词后缀:前~。里~。东~。左~。

相关字词

里的反义词 里的近义词 里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里能组什么词
  • 里能组什么词语
  • 里可以组什么词
  • 里可以组什么词语
  • 里字可以组什么词
  • 里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里字能组什么词
  • 里字能组什么词语
  • 里字开头的成语
  • 里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