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
拼音:shuāng
释义: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结晶体。2.像霜的白色粉末或细小颗粒等。3.比喻白色。
组词
傲霜枝 冰霜 白霜 傲雪凌霜 雪上加霜 饱经风霜 严霜 冷若冰霜 风刀霜剑 砒霜拼音
shuāng笔顺
一 丶 ㇇ 丨 丶 丶 丶 丶 一 丨 丿 丶 丨 𠃍 一 一 一“雨”上横宜短,竖画居中,四点均匀对称。“相”竖向笔画端正,横画均匀。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同音字
拼音为shuāng的字 拼音为shuang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霜-中華語文大辭典霜霜ㄕㄨㄤshuānɡ1.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卻,在地面物體上凝結成的白色結晶體。2.像霜一樣白的。[例]~鬢︱~刃︱~劍。3.像霜的東西。[例]柿~︱糖~︱護膚~︱茯苓~。4.姓。
霜-汉语大词典霜shuāng
ㄕㄨㄤ
〔《广韵》色庄切,平阳,生。〕
1.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唐李白《秋下荆门》诗:“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曹禺《日出》第一幕:“你看,霜!霜!怎么,春天来了,还有霜呢!”
2.谓经霜凋落。
●唐孟郊《感怀》诗之二:“豺狼日已多,草木日已霜。”
3.喻白色或变成白色。
●南朝梁范云《送别》诗:“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
●唐李白《古风》之四:“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
●郁达夫《病后访担风先生有赠》诗:“最怜季世河东叟,十载驰驱鬓欲霜。”
4.喻明亮锋利。参见“霜刃”、“霜戈”。
5.喻高尚纯洁。
●《文选·陆机〈文赋〉》:“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李善注:“怀霜、临云,言高洁也。”参见“霜操”、“霜节”。
6.喻严厉;严正。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故位在鸷击,砥砺其气,必使笔端振风,简上凝霜者也。”
●宋黄庭坚《次韵冕仲考进士试卷》:“御史威降霜,行私不容粟。”
7.喻冷酷、严峻的表情。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思懿的脸突然罩上一层霜。”
8.指白色成霜状结晶的东西。
●《红楼梦》第六十回:“只有昨日有广东的官儿来拜,送了上头两小篓子茯苓霜。”
9.指称润肤的化妆品。如:白玉霜、雅霜。
10.年岁的代称。
●南朝宋吴迈远《长相思》诗:“檐隐千霜树,庭枯十载兰。”
●唐贾岛《渡桑干》诗:“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明徐渭《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诗之一:“忆别汤江五十霜,蛮花长忆烂扶桑。”
11.鸟名。
12.通“孀”。寡居。
●《金石萃编·大唐故雁门郡解府君墓志铭》:“霜妻李氏,偕老愿违。”
●《全唐文》作“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