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
拼音
pī shuā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pī的字 拼音为shuāng的字 拼音为pi的字 拼音为shuang的字基础解释
无机化合物,是不纯的三氧化二砷。白色粉末,有时略带黄色或红色,有剧毒。用来制杀虫剂或除草剂等。也叫信石,有的地区叫红矾。详细解释
亦作“磇霜”。一种无机化合物,白色或灰色固体。剧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三·砒石》:“生者名砒黄,鍊者名砒霜。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 信州 ,故人呼为信石。”《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 焦氏 即与 焦榕 商议停当,教 苗全 出后门去买砒礵。”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石砒》:“夫磇霜,至毒之药。” 鲁迅 《准风月谈·关于翻译上》:“可怕的倒在用有限的砒霜,和在食物中间,使青年不知不觉的吞下去。” 徐迟 《财神和观音》:“一个叫化子出去买大饼,一个买猪肉,一个买酒。买酒的叫化子在酒里放下了砒霜,他打算一息儿吃饭的时候,不喝酒,只吃饼和猪肉。”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砒霜-中華語文大辭典砒霜砒霜ㄆ丨 ㄕㄨㄤpīshuānɡ一種無機化合物。是不純的三氧化二砷。無臭無味,多為白色霜狀粉末或粒狀晶體,有劇毒,可作殺蟲劑。也作「信石」、「砒礵」。
砒霜-汉语大词典砒霜一种无机化合物,白色或灰色固体。剧毒。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砒石》:“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为信石。”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焦氏即与焦榕商议停当,教苗全出后门去买砒礵。”
●鲁迅《准风月谈·关于翻译上》:“可怕的倒在用有限的砒霜,和在食物中间,使青年不知不觉的吞下去。”
●徐迟《财神和观音》:“一个叫化子出去买大饼,一个买猪肉,一个买酒。买酒的叫化子在酒里放下了砒霜,他打算一息儿吃饭的时候,不喝酒,只吃饼和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