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
拼音:méi
释义:1.衣物、食品等受了潮热长霉菌。2.霉菌,真菌的一类,寄生或腐生在食物或衣物的表面,有分枝,呈细丝状,不含叶绿素。种类很多,有白霉、青霉等,有的可制药,有的会引起病害。3.(Méi)姓。
组词
倒霉 发霉 霉菌 霉气 霉烂 霉变 曲霉 霉病 霉素 倒霉蛋 青霉素 洋霉疮 触霉头 黄霉天 赤霉病 麦迪霉素 新霉素片拼音
méi笔顺
一 丶 ㇇ 丨 丶 丶 丶 丶 丿 一 ㇄ 𠃌 丶 一 丶同音字
拼音为méi的字 拼音为mei的字基础解释
1.霉菌。 2.东西因霉菌的作用而变质:~烂。发~。衣服~了。详细解释
(形声。从雨,每声。本义:物因生菌而质变) 同本义 。
如:霉显(受潮霉烂);霉黑(物受潮湿而发霉变青黑);霉干菜(芥菜的茎叶,加香料盐渍,封在瓦器中,使发霉后晒干而成)
真菌;霉菌 生长在各种有机物质或生物体表面上的絮状物,特别当潮湿时或腐烂时。
如:青霉;绿霉
在各类有机物及活植物上通常在表面由真菌如白粉菌科和霜霉菌科形成的白色生长物
梅雨 。
如:霉天;霉雨
面垢黑
徾,中久雨青黑。——《说文》
颜徾黧以沮败兮。——《楚辞·刘向·九叹逢纷》
尧瘦臞,舜徾黑。——《淮南子·脩务》
又如:霉瘠(黑而瘦);霉黧(形容面垢黑)
〈动〉
〈名〉
〈名〉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霉-中華語文大辭典霉霉ㄇㄟˊméi1.因黴菌作用而變質。[例]~變︱發~。2.一種較原始的菌類。呈細絲狀,叢生。種類很多,有白黴、黑黴、毒黴等。以孢子繁殖,生長於腐朽潮溼的環境。∥同「黴」。
霉-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黴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éi
1、[发霉]fā méi
有机质滋生霉菌而变质:天气潮湿,粮食容易~。思想~。
2、[倒霉]dǎo méi
遇事不利;遭遇不好:真~,赶到车站车刚开走。
3、[霉菌]méi jūn
能生出可见菌丝的真菌的统称。体呈丝状,丛生。多腐生。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根霉、毛霉、曲霉和青霉等。霉菌多用于生产工业原料和制造抗生素等。有一小部分霉菌也可引起人类疾病和动植物的病害。
4、[霉烂]méi làn
发霉腐烂。
5、[曲霉]qū méi
曲霉,是发酵工业和食品加工业的重要菌种,已被利用的近
6、[霉素]méi sù
【性状】常用其硫酸盐,为白色粉末,味微苦,易溶于水。水溶液(50μg/ml)的ph为6.0~7.5。在ph2~8范围内放置48小时无效价损失。其他注射用硫酸核糖霉素【药理】抗菌谱与卡那霉素相似,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和部分的变形杆菌菌株有效,抗菌作用较卡那霉素略弱。本品对绿脓杆菌、结核杆菌无效。细胞对本品与卡那霉素有一定的交叉耐药性。肌注0.5g…。
7、[霉病]méi bìng
真菌形成的霉样生长。
8、[生霉]shēng méi
发霉。
9、[霉气]méi qì
méi qì的又音。义同“霉气méi qì”。
10、[霉头]méi tóu
见〖触霉头〗。
11、[霉雨]méi yǔ
同“梅雨”。
12、[霉黧]méi lí
形容面垢黑。
13、[黑霉]hēi méi
1.黑色的霉点。 2.霉菌的一种,生长在腐败的馒头、面包、水果等有机物上,初生时为白色的绒毛,以后菌丝的顶端长出球形的孢子囊,囊里有许多黑色孢子。
14、[背霉]bèi méi
倒霉。
15、[霉瘠]méi jí
黑而瘦。
16、[皯霉]gǎn méi
犹皯黣。
17、[霉毒]méi dú
1.即杨梅疮。性病的一种。 2.即梅毒。花柳病。详“梅毒”。 3.大腿间的湿疹。
18、[霉风]méi fēng
霉季潮湿的风。
19、[霉天]méi tiān
指梅雨时节。
20、[霉湿]méi shī
1.受潮发霉。 2.谓受潮霉烂。
21、[霉黑]méi hēi
1.谓物受潮湿而发霉变青黑。 2.形容面垢黑。
22、[防霉剂]fáng méi jì
对霉菌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防止应用对象霉变的制剂。
23、[白地霉]bái dì méi
英文学名:Geotrichum candidum,是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地霉属,真菌一种。白地霉的形态特征介于酵母菌和霉菌之间,繁殖方式以裂殖为主,少数菌株间有芽生孢子。
24、[洋霉疮]yáng méi chuāng
杨梅疮。
25、[乌霉霉]wū méi méi
形容青黑色。
26、[新霉素片]xīn méi sù piàn
主要成分为新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