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
拼音:yáng
释义:1.“昜”的今字。亦作“氜”。亦作“阦”。亦作“霷”。2.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3.日光照得见的一面,向阳部分。4.物体的正面,前面。5.外面。6.凸出的。参见“陽文”。7.外露;显露。8.假装。9.借指表面上。10.太阳;阳光。11.中午。12.指晴天。13.指天。14.正。与“负”相对。15.今指带阳电的。16.亢阳之气。17.刚猛。18.大;强大。19.响亮。20.鲜明;明亮。21.温和;温暖。22.指春夏季节。23.复苏;生长。24.指人世。参见“陽閒”、“陽宅”。25.开放。26.干旱。27.农历十月的别称。参见“陽止”。28.男性,男性的。29.指雄性的。30.男性生殖器。31.精气;精液。32.指膀胱。33.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陰”相对。如天、火、暑是阳,地、水、寒是阴。34.通“揚”。发声清亮;发扬。35.春秋燕邑。在今河北省唐县境。36.古国名。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南。37.姓。春秋鲁国有阳虎。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拼音
yáng笔顺
㇌ 丨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𠃌 丿 丿同音字
拼音为yáng的字 拼音为yang的字基础解释
见“阳”。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陽陽-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陽陽ㄧㄤˊ ㄧㄤˊyáng yáng①和樂的樣子。《詩經.王風.君子陽陽》:「君子陽陽,左執簧,右招我由房。」②有文采的樣子。《詩經.周頌.載見》:「龍旂陽陽,和鈴央央。」③毫不在意的樣子。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平常。」
陽陽-辞源3【陽陽】㊀鮮明貌。詩 周頌 載見:“龍旂陽陽,和鈴央央。”疏:“龍旂者,旂上畫爲交龍,故知陽陽言有文章。”㊁自得貌。詩 王風 君子陽陽:“君子陽陽,左執簧,右招我由房。”唐 韓愈 昌黎集十三 張中丞傳 後敘:“(張)巡就戮時,顔色不亂,陽陽如平常。”㊂清明和暖。楚辭 漢 王褒 九懷 尊嘉:“季春兮陽陽,列草兮成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áng
1、[夕陽]xī yáng
傍晚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