遽
拼音:jù
释义:1.急,仓促。2.〈书〉就;立即。3.惊慌。4.(Jù)姓。
组词
遽然 遽几 惶遽 急遽 蜚遽 未遽央 疾言遽色拼音
jù笔顺
丨 一 ㇇ 丿 一 乚 一 丿 ㇁ 丿 丿 丿 丶 丶 ㇋ ㇏同音字
拼音为jù的字 拼音为ju的字基础解释
1.匆忙;急:匆~。急~。 2.立即;赶快:情况不明,不能~下定论。 3.惊慌:惶~。 4.姓。详细解释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
同本义
遽,传也。——《说文》
以待达穷者与遽令。——《周礼·大仆》
掌邦国传遽之小事。——《周礼·行夫》。注:“若今时乘传骑驿而使者也。”
且使遽告于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传车。”
士曰传遽之臣。——《礼记·玉藻》
又如:遽人(驿卒;传达命令的人);遽驿(传车和驿马);遽传(驿车和传舍);遽委(驿站车马和储存的粮食)
乡名 。在今河北省元氏县附近
立刻;马上
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二》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遽扑之。——《聊斋志异·促织》
遽以不变名之。——[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遽诺(马上承诺、答应);遽理(马上或很快处理);遽即(立即)
就,竟
岂遽善游哉。——《吕氏春秋·察今》
此何遽不能为福乎?——《淮南子·人间训》
遽惊谢曰。——清· 周容《芋老人传》
遽躬蹈之。——清· 袁枚《祭妹文》
惊慌
又如:遽惶(惶遽,惊慌);遽惕(惶恐戒惧);遽戚(敬畏的样子);遽容(恐惧的脸色)
十分贫困,窘迫
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世说新语》
急忙,匆忙
遽数之不能终其物。——《礼记·儒行》
公惧,遽见之。——《国语·晋语》
遽契其舟。——《吕氏春秋·察今》
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遽别(急速分别);遽步(急步快走);遽忙(匆忙);遽几(急切期求);遽淹(迅速而逝)
快,迅速
本乎疾者其势遽,故难得以晓也。——刘禹锡《天论》
〈名〉
〈副〉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遽-中華語文大辭典遽遽ㄐㄩˋjù1.〈書〉忽然;急迫;突然。[例]~聞|~下決定|~忙|~迫。2.〈書〉驚恐;懼怕。[例]~容|惶~。3.★姓。
遽 -古漢語常用詞典jù
①釋車;送信的快車。《左傳•昭公二年》:“懼弗及,乘~而至。”②迅速;急速。《南史•王僧孺傳》:“老至何~。”③急忙;趕快。《殽之戰》:“且使~告於鄭。”④突然。《祭十二郎文》:“孰謂汝~去吾而歿乎?”⑤就;使。《察今》:“其父雖善遊,其子豈~善遊哉?”
【遽人】⒈驛卒。⒉傳命的人。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ù
1、[急遽]jí jù
急速。
2、[遽然]jù rán
突然:~离去。
3、[遽委]jù wěi
指驿站车马和储存的粮食。
4、[薄遽]báo jù
急迫。
5、[躁遽]zào jù
急躁。
6、[偟遽]huáng jù
恐慌不安貌。偟,通“ 惶 ”。《楚辞·九章·悲回风》“超惘惘而遂行” 汉 王逸 注:“失志偟遽而直逝也。”
7、[迫遽]pò jù
1.迫促;急迫。 2.狭窄,不宽敞。
8、[卒遽]zú jù
仓促急遽。
9、[遽忙]jù máng
匆忙。
10、[遽央]jù yāng
终尽;完毕。
11、[遽切]jù qiē
急切。
12、[惊遽]jīng jù
由于突然的刺激而恐慌。
13、[遽惕]jù tì
惶恐戒惧。
14、[遽色]jù sè
惊慌的神色。
15、[遽篨]jù chú
簟,竹席。
16、[遽尔]jù ěr
副词。匆忙地;匆促地。
17、[遽人]jù rén
驿使;驿卒。
18、[忙遽]máng jù
匆忙急速。
19、[遽容]jù róng
惶惧的神色。
20、[偬遽]zǒng jù
仓促。
21、[驲遽]rì jù
驿递。
22、[庸遽]yōng jù
怎么。
23、[遽步]jù bù
急行,快走。
24、[岂遽]qǐ jù
亦作“岂渠”。亦作“岂鉅”。犹怎么,难道。
25、[遽亟]jù jí
急忙;立即。
26、[怖遽]bù jù
惊惶。
27、[忩遽]cōng jù
匆遽。
28、[遽卒]jù zú
急促。
29、[何遽]hé jù
表示反问,可译为怎么。
30、[遽淹]jù yān
迅速而逝。
31、[遽传]jù chuán
指驿车和传舍。
32、[促遽]cù jù
急促匆忙。
33、[遽惶]jù huáng
惶遽,惊慌。
34、[遽遥]jù yáo
遥远貌。
35、[凌遽]líng jù
1.战栗恐惧。 2.迅速;急促。 3.淩遽:快速。
36、[遽戚]jù qī
敬畏貌。
37、[皇遽]huáng jù
惊恐。皇,通“惶”。
38、[慌遽]huāng jù
慌乱,惊慌。
39、[夭遽]yāo jù
犹夭逝,夭亡。
40、[骇遽]hài jù
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