陁
拼音:tuó
释义:1.见“盘陀”。“盘陁”。
组词
曼陁 婆陁 坡陁 陂陁 首陁 尸陁林拼音
tuó笔顺
㇌ 丨 丿 一 𠃌 丨 乚同音字
拼音为tuó的字 拼音为tuo的字基础解释
见〖盘陀〗(盘陁)。详细解释
陂陀。不平的样子
文异豹饰,侍陂陁些。——《楚辞·招魂》
背负。也作“驮”
汉明帝梦金人,而 摩腾竺法始以白马陁经入中国。—— 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
〈形〉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陁tuó
见977页〖盘陀〗(盘陁)。
1、陁釋文:同阤。見《集韻》。
〔按玉篇云。陀俗字。說文通訓定聲云。~、字亦作迤、作陀〕。
2、彍釋文:同陁。見《正字通》。
3、阤讀音:丈爾切,音褫,紙韻。釋文:
❶小崩也。見《說文》。《段注》:大曰崩。小曰~。吳都賦曰。崩巒~岑。此其義也。
❷阪也。《考工記總敍》: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也。
❸毀也。見《玉篇》。
❹落也。《文選張衡賦》:吳嶽爲之~堵。
❺下頽也。《漢書劉向傳》:山陵崩~。
❻岸際也。《漢書司馬相如傳》:巖~甗錡。
❼~靡。旁袤也。《漢書司馬相如傳》:登降~靡。
4、阤讀音:賞是切,音豕,紙韻。待可切,音舵,哿韻。釋文:壞也。《後漢李膺傳》:綱紀頽~。
5、阤讀音:演爾切,音迆,紙韻。釋文:同陁。《史記司馬相如傳》:登陂~之長阪。〔漢書~作陁〕。
6、阤讀音:唐何切,音陀,歌韻。釋文:同陀。見《洪武正韻》。
7、陀讀音:唐何切,音駝,歌韻。釋文:
❶衺也。見《廣雅釋詁》。
❷落也。《淮南繆稱》:岸崝者必~。
❸陂~。險阻也。見《玉篇》。
〔又〕:不平貌。《文選司馬相如賦》:登陂~之長坂兮。
〔按沈炯賦作婆~〕。
❹頭~。梵語。譯言斗擻。僧之高行者也。
❺伽~。梵語。譯言諷頌。佛家之讚美也。〔范成大詩〕:元無秘密可伽~。
❻首~。梵語。譯言農夫也。《法苑珠林》:四姓出家。同一釋種。四名首~。最爲卑下。
❼提~。蠻語。譯言百姓也。《桂海蠻志》:餘名皆稱提~。
❽沙~。大磧也。《五代史唐紀》:別自號曰沙~。沙~者、大磧也。在金莎山之陽。蒲類海之東。
〔按沙~爲西突厥別部。五代唐李克用。晉石敬塘。漢劉知遠。號爲沙~三族。其地當在今新疆天山北路境〕。
❾盤~。石貌。〔蘇軾詩〕:中泠南畔石盤~。
❿穆~。樹名。《瑯嬛記》:此蓬萊山穆~樹葉。
⓫普~。山名。一作補~。在今浙江定海縣東海中。
⓬曼~羅。梵語。譯言適意也。又白華也。〔蘇軾詩〕:天雨曼~照玉盤。
⓭迦蘭~。鳥名。《法苑珠林》:迦蘭~鳥。其形如鵲。
⓮摩伽~。國名。《唐書西域傳》:天竺國、漢身毒國也。或曰摩伽~。
〔按卽今印度〕。
⓯渴盤~。國名。《南史渴盤陀傳》:渴盤~國。于闐西小國也。風俗與于闐相類。〔當今葱嶺回部拔達克山國境〕。
⓰薛延~。國名。《唐書薛延陀傳》:薛延~者、先與薛種雜居。後滅延~部有之。號薛延~。〔當在今俄領西伯利亞境〕。
8、陀讀音:直尼切,音遲,支韻。釋文:崖際也。《文選司馬相如賦》:巖~甗錡。
9、陀讀音:待可切,音舵,哿韻。釋文:阤或字。《集韻》:博雅、阤。崩也。或从它。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uó
1、[潭陁]tán tuó
同“潭沱”。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杜子美《醉歌行》云:‘春光淡沲 秦东亭。’淡沲当是潭陁。见 富嘉謨《明水篇》曰:‘阳春二月朝始暾,春光潭陁度千门。’”
2、[隤陁]tuí tuó
崩塌;毁败。
3、[陁靡]tuó mí
形容地势斜长而又绵延不断的样子。
4、[崩陁]bēng tuó
见“崩阤”。
5、[岩陁]yán tuó
亦作“岩陁”。倾斜。
6、[婆陁]pó tuó
见“婆陀”。
7、[颓陁]tuí tuó
崩坏。
8、[盘陁]pán tuó
见“盘陀”。
9、[首陁]shǒu tuó
见“ 首陀 ”。
10、[陁陊]tuó duò
崩塌。
11、[弥陁]mí tuó
见“弥陀”。
12、[臊陁]sào tuó
见“臊陀”。
13、[倾陁]qīng tuó
倾覆毁坏。
14、[头陁]tóu tuó
见“头陀”。
15、[坡陁]pō tuó
1.亦作“坡陀”。山势起伏貌。唐 杜甫《北征》诗:“坡陀望 鄜畤,巖谷互出没。”宋 苏轼《次前韵答马忠玉》:“坡陀巨麓起连峯,积累当年庆自钟。”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二:“书巢 尤长五古,《途中望二华》云:‘……数里渐逶迤,坡陀相错互。’” 2.不平坦。唐 韩愈《记梦》诗:“石坛坡陀可坐卧,我手承颜肘拄座。” 3.山;山坡。明 李东阳《灵寿杖歌》:“下可涉园径,上可凌坡陁。”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厦门砖刻》:“夜坐,见篱外坡陀有光……因掘地,很古砖。”
16、[陁崩]tuó bēng
倒塌,崩裂。
17、[陁堵]tuó dǔ
崩毁倒塌。
18、[曼陁]màn tuó
见“曼陀”。
19、[陂陁]pō tuó
1.亦作“陂阤”。亦作“陂陀”。 2.倾斜不平貌。 3.(云层)参差峥嵘貌。
20、[陗陁]qiào tuó
见“陗阤”。
21、[迦兰陁]jiā lán tuó
见“迦兰陀”。
22、[陁罗尼]tuó luó ní
即陀罗尼。
23、[紫陁尼]zǐ tuó ní
见“紫驼尼”。
24、[尸陁林]shī tuó lín
见“尸陀林”。
25、[那烂陁]nà làn tuó
见“那烂陀”。
26、[诃罗陁国]hē luó tuó guó
古 南海 国名。《宋书·文帝纪》:“甲寅,林邑国、訶罗陁国、师子国 遣使献方物。”《南史·夷貊传上·海南诸国》:“西南夷 訶罗陁国,宋 元嘉 七年,遣使奉表。”
27、[补陁落迦]bǔ tuó luò jiā
即 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