谄
拼音:chǎn
释义:1.巴结,奉承。谄媚。
组词
谄人 邪谄 谄德 谄口 谄顺 谄诈 谄颜 谄慢 胁肩谄笑 谄笑胁肩 贫而无谄 谄上欺下 阿谀谄媚 阿谀谄佞 上谄下骄拼音
chǎn笔顺
丶 ㇊ 丿 ㇇ 丿 丨 一 𠃍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chǎn的字 拼音为chan的字基础解释
巴结;奉承: ~笑。详细解释
(形声。从言,臽( xiàn)声。本义:谄媚,曲意迎合 ) 同本义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孟子·滕文公下》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贾余庆献谄于后。——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谄臣(逢迎谄媚的臣子);谄言(谄媚的话)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谄-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諂
谄-辞源3同:諂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hǎn
1、[谄媚]chǎn mèi
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上司。羞于~。
2、[谄谀]chǎn yú
为了讨好,卑贱地奉承人;谄媚阿谀:~之态,令人齿冷。
3、[谄笑]chǎn xiào
为了讨好,故意做出笑容:胁肩~。
4、[谄诡]chǎn guǐ
阿谀和诡诈。
5、[谄屈]chǎn qū
犹谄曲。
6、[谄害]chǎn hài
犹谄嫉。
7、[谄诳]chǎn kuáng
奉承欺诳。
8、[谄意]chǎn yì
犹言曲意逢迎。
9、[谄暗]chǎn àn
谓向昏庸无能者献媚。
10、[谄辞]chǎn cí
阿谀奉承的言辞。
11、[谄诱]chǎn yòu
阿谀诱惑。
12、[献谄]xiàn chǎn
献媚,做出使人欢心的姿态或举动,以讨好别人。
13、[谄附]chǎn fù
亦作“讇附”。逢迎趋附。
14、[谄首]chǎn shǒu
逢迎顺服。
15、[谄交]chǎn jiāo
向所交献媚。
16、[奸谄]jiān chǎn
奸邪谄媚。
17、[胡谄]hú chǎn
看起来是正确的,但经过分析后发现是错误的话。
18、[谄头]chǎn tóu
即孱头。懦弱不中用的人。
19、[谄闇]chǎn àn
谓向昏庸无能者献媚。
20、[谄慢]chǎn màn
谄谀和傲慢。
21、[谄侧]chǎn cè
阿谀奉承,不正派。
22、[卑谄]bēi chǎn
谓低声下气,谄媚奉承。
23、[谄走]chǎn zǒu
谄媚趋走。
24、[谄心]chǎn xīn
谓满足欲望。
25、[谄子]chǎn zǐ
逢迎拍马的人。
26、[谄嫉]chǎn jí
谄谀和嫉妒。
27、[谄目]chǎn mù
“谄目”是一个汉语词汇,谓满足视觉的需要。
28、[谄口]chǎn kǒu
谓满足口腹之需。
29、[谄羹]chǎn gēng
谓以烹调羹汤取悦于人。典出《史记·殷本纪》:“伊尹 名 阿衡,阿衡 欲奸(干)汤 而无由,乃为 有莘氏 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説 汤,致于王道。”唐 柳宗元《天对》:“空桑鼎 殷,諂羹厥鵠。”
30、[倾谄]qīng chǎn
谄谀。《资治通鉴·晋武帝咸宁二年》:“攸 素恶 荀勗 及左卫将军 冯紞 倾諂。”
31、[谄惑]chǎn huò
亦作“讇惑”。谄谀并惑乱。
32、[进谄]jìn chǎn
谓阿谀奉承在上者。
33、[谄竞]chǎn jìng
阿谀逢迎,以逐名利。
34、[谄顺]chǎn shùn
亦作“讇顺”。逢迎阿顺。
35、[谄祭]chǎn jì
媚神的祭祀。
36、[谄躁]chǎn zào
1.谄佞、浮躁。《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四年》:“吏部尚书 济阳 江謐,性諂躁,太祖 殂,謐 恨不豫顾命;上即位,謐 又不迁官;以此怨望、诽谤。” 2.指谄佞、浮躁的人。《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元年》:“左拾遗 曲江 张九龄,以 亢之 有重望,为上所信任,奏记劝其远諂躁,进纯厚。”
37、[谄俾]chǎn bǐ
谄媚阿附。
38、[谄巧]chǎn qiǎo
亦作“讇巧”。逢迎巧诈。《史记·张丞相列传》:“孝元帝 亲临丧,赐赏甚厚。子嗣后。其治容容随世俗浮沉,而见谓諂巧。”《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上以 封德彝 隋 室旧臣,而諂巧不忠,深誚责之,罢遣就舍。”明 方孝孺《陈仲昭墓铭》:“仲昭 侍王,謇直敢言,王甚任之。其府长史讇巧,授王经,不正説,恣王所为,无所諫正,仲昭 每廷詰之。”
39、[欺谄]qī chǎn
欺骗谄媚。
40、[谄谩]chǎn màn
阿谀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