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
拼音:míng
释义:1.在器物、碑碣等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大多铸成或刻成);鞭策、勉励自己的文字(写出或刻出)。2.在器物上刻字。形容牢记。3.(Míng)姓。
组词
铭刻 碑铭 铭记 铭心 铭感 铭辞 铭旌 铭文 铭词 座右铭 墓志铭 铭传乡 燕然铭 瘗花铭 瘗鹤铭 燕山铭 刻骨铭心 铭肤镂骨 铭感不忘 铭感五内 铭记不忘 铭肌镂骨 铭记于心 铭记在心拼音
míng笔顺
丿 一 一 一 𠄌 丿 ㇇ 丶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míng的字 拼音为ming的字基础解释
1.在器物、碑碣等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大多铸成或刻成);鞭策、勉励自己的文字(写出或刻出):墓志~。砚~。座右~。 2.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比喻深刻记住:~功。~心。~肌镂骨(比喻感恩极深)。~诸肺腑(比喻永记不忘)。 3.姓。详细解释
(形声。从金,名声。从金,与钟鼎器物有关。本义:在器物上雕刻文字)
同本义
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礼记·祭统》
铭,明旌也。——《礼记·檀弓》
铭书于王之大常。——《周礼·司勋》。注:“铭之言名也。”
名,题勒也。——《字林》
其铭有之。——《国语·晋语》。注:“刻器曰铭。”
铭功会稽岭。——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三》
又如:铭功(在金石上刻文字来记下功勋);铭戒(在金石等物品上,刻下言辞,以为劝诫);铭勒(镌刻金石,以记述功德)
牢记不忘
铭心立报,永矣无贰。——《三国志·周鲂传》
又如:铭佩;铭意(刻记于胸中的心志);铭戢(表示感谢别人的恩惠而深藏于心里);铭篆(比喻感激很深,没齿难忘);铭戴(感戴人的恩惠,铭刻于心,永远不忘)
为着确立持久的或公开的记载而刻写或题写的文辞(古多刻于钟鼎,秦汉以后有的刻在石碑上)
钟鼎之铭。——《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又如:墓志铭; 商汤《盘铭》; 正考父《鼎铭》
刻写或题写的格言 。
如:座右铭;砚铭
铭旌,即明旌 。旧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
如:铭旌七尺(高官或其父母的铭旌)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铭-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銘
铭-辞源3同:銘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íng
1、[铭记]míng jì
1.深深地记在心里:~教诲。 2.铭文。
2、[铭牌]míng pái
装在机器、仪表、机动车等上面的标牌,上面标有名称、型号、性能、规格及出厂日期、制造者等字样。
3、[铭刻]míng kè
1.在器物上铸刻文字或图案,也指刻在器物上的文字。 2.铭记。
4、[碑铭]bēi míng
碑文。
5、[铭志]míng zhì
1.犹碑志。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公尝答 孙察 为其伯 之翰 求铭志书,歷叙多年不为人作碑志。” 2.亦作“铭鋕”。刻于墓石的文辞。南朝 宋 颜延之《还至梁城作》诗:“丘垄填郛郭,铭誌灭无文。”明 唐顺之《吴氏墓记》:“若其世系履歷子孙之详,则铭鋕具存。”金松岑《文学上之美术观》:“降及 南朝,復有铭誌,埋之土中。”
6、[鼎铭]dǐng míng
鼎上铸刻的铭文。《左传·昭公七年》:“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唐 杜甫《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上将盈边鄙,元勋溢鼎铭。”明 张凤翼《灌园记·王蠋论谏》:“要知满损欢欹器,欲识盈亏诵鼎铭。”
7、[铭旌]míng jīng
旧时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衔和姓名的长幡。也作明旌。
8、[铭感]míng gǎn
深刻地记在心中,感激不忘:大家对我如此关切和照顾,使我终身~。
9、[幽铭]yōu míng
墓志铭。
10、[刻铭]kè míng
1.在金石等器物上镂刻文字。 2.刻于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
11、[铭座]míng zuò
座右铭,刻写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12、[规铭]guī míng
指有规劝意义的文字。
13、[镂铭]lòu míng
亦作“铭镂”。
14、[先铭]xiān míng
先人的墓志铭。
15、[铭轩]míng xuān
深明大义,外表堂堂,气宇不凡。
16、[贞铭]zhēn míng
指碑文。
17、[铭章]míng zhāng
1.刻写在器物上的文辞。多指墓志铭。 2.印记,标识。
18、[箴铭]zhēn míng
1.文体名。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在古代常刻在器物上或碑石上,兼用于规戒、褒赞。 2.泛指规戒之言。
19、[铭激]míng jī
铭感。
20、[埋铭]mái míng
墓铭。古代墓志铭埋于地下,故名。
21、[昭铭]zhāo míng
清楚地铭刻。
22、[山铭]shān míng
指勒石山上的铭文。
23、[铭诔]míng lěi
铭和诔。泛指记述死者经历和功德的文章。
24、[砚铭]yàn míng
砚铭,读音为yàn míng,汉语词语,指镌刻在墨砚背面或两侧的文字。
25、[铭鋕]míng zhì
见“铭誌”。
26、[铭述]míng shù
记述。
27、[感铭]gǎn míng
感激而铭记于心。
28、[铭飨]míng xiǎng
谓列名受祭。
29、[篆铭]zhuàn míng
1.用篆字所刻的铭文。 2.铭刻。比喻牢记。
30、[钟铭]zhōng míng
钟上的铭文。
31、[铭词]míng cí
亦作“铭辞”。铭文。
32、[铭勋]míng xūn
铭功。《文选·张衡<东京赋>》:“铭勋彝器,歷世弥光。”张铣 注:“彝器,鐘鼎,祖宗之器,以铭纪功勋也。”唐 李德裕《幽州纪圣功碑铭》:“往年修献捷之礼,今年有铭勋之请。”
33、[刀铭]dāo míng
古代文体之一。刻在刀上的铭文。
34、[松铭]sōng míng
指墓碑。
35、[铭骨]míng gǔ
铭刻在骨。形容永记不忘。
36、[铭钰]míng yù
美玉,十分有光泽,会成大气。
37、[铭镂]míng lòu
1.在器物上镌刻文字或图案。 唐 康骈 《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二公勋绩为首,宠锡茅土,铭鏤鐘鼎。” 2.比喻感受极深,永志不忘。 唐 元稹 《授李绛检校右朴射兼兵部尚书制》:“予小子铭鏤丕训,夙夜求思。”《太平广记》卷一六六引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是吾子丘山之恩,即 保安 铭鏤之日。” 宋 宋祁 《丁承旨书》:“夫何衰朽,坐获嘉惠,藏祕巾衍,铭鏤心志。”
38、[铭注]míng zhù
犹铭戢。谓牢记不忘。
39、[铭昊]míng hào
铭,铭刻,志向。昊,有天空之意。能有开阔的胸襟,广博的视野,远大的志向。
40、[盘铭]pán míng
古代刻在盥洗盘器上的劝戒文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