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铭心
拼音
kè gǔ míng xī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kè的字 拼音为gǔ的字 拼音为míng的字 拼音为xīn的字 拼音为ke的字 拼音为gu的字 拼音为ming的字 拼音为xin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刻骨:形容深切难忘。
铭心:铭记在心。形容永记不忘。
词典解释
刻骨铭心-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刻骨銘心
刻骨铭心-中华成语大词典刻骨铭心
【拼音】:kè gǔ míng xīn
解释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示例
万望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誓图死保。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回
近义词
刻饥刻骨、念念不忘、铭心刻骨
反义词
浮光掠影、过眼烟云
语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印象深刻
英文
be engraved in the bones and imprinted on the heart
日文
深く肝(きも)に銘(めい)じる
德文
jm in Gedǎchtnis eingegraben bleiben
出处
引证
元-刘时中-曲-《端正好·上高监司》: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恨不得展草垂缰。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现代-冰心--《〈依依惜别的深情〉读后》:只有从心里咬牙切齿地痛恨敌人的人,对于自己的亲人才会自然地生出刻骨铭心的热爱。
现代-叶圣陶--《小病》:双方刻骨铭心想着的,只有彼此指认的优点。
清-夏敬渠-四二回-《野叟曝言》:君子之心,真如青天白日;贱妾之感,不啻刻骨铭心矣。
现代-郭沫若-三幕-《屈原》:我清早听见的时候,委实是刻骨铭心的。
当代-史铁生-二二-《病隙碎笔》:“老三届”们的记忆当然丰富,千般风流,万种惆怅,喜怒悲忧都是刻骨铭心。
西晋-陈寿-六O-《三国志·周鲂传》:夫物有感激,计因变生,古今同揆。鲂仕东典郡,始愿已获,铭心立报,永矣无二。
明-解缙--《献太平十策》:臣蒙陛下之恩,至深至厚,刻骨铭心,思所以补报。
元末明初-施耐庵-第八十回-《水浒传》:万望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铭心。
当代-孙犁--《秀露集·戏的梦》:这些年来,我见到和听到的,亲身体验到的,甚至刻骨镂心的,是另一种现实,另一种生活。
故事
元-刘时中-曲-《端正好·上高监司》: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恨不得展草垂缰。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现代-冰心--《〈依依惜别的深情〉读后》:只有从心里咬牙切齿地痛恨敌人的人,对于自己的亲人才会自然地生出刻骨铭心的热爱。
现代-叶圣陶--《小病》:双方刻骨铭心想着的,只有彼此指认的优点。
清-夏敬渠-四二回-《野叟曝言》:君子之心,真如青天白日;贱妾之感,不啻刻骨铭心矣。
现代-郭沫若-三幕-《屈原》:我清早听见的时候,委实是刻骨铭心的。
当代-史铁生-二二-《病隙碎笔》:“老三届”们的记忆当然丰富,千般风流,万种惆怅,喜怒悲忧都是刻骨铭心。
西晋-陈寿-六O-《三国志·周鲂传》:夫物有感激,计因变生,古今同揆。鲂仕东典郡,始愿已获,铭心立报,永矣无二。
明-解缙--《献太平十策》:臣蒙陛下之恩,至深至厚,刻骨铭心,思所以补报。
元末明初-施耐庵-第八十回-《水浒传》:万望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铭心。
当代-孙犁--《秀露集·戏的梦》:这些年来,我见到和听到的,亲身体验到的,甚至刻骨镂心的,是另一种现实,另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