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
拼音:zhāng
释义:1.樟树,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白色略带绿色,浆果暗紫色。全株有香气,可以防虫蛀。木材致密,适于制家具和手工艺品,枝叶可以提制樟脑。也叫香樟。
组词
香樟 樟蚕 樟油 钓樟 豫樟 樟脑丸 樟脑油 樟柳神 樟木散 樟树根 湖南香樟拼音
zhāng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丶 一 丶 丿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左窄右宽,左短右长。“木”横短竖正。“章”横画平行、均匀,上部横画稍长,竖画正直;上下中心相对。
同音字
拼音为zhāng的字 拼音为zhang的字基础解释
樟树,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白色略带绿色,浆果暗紫色。全株有香气,可以防虫蛀。木材致密,适于制家具和手工艺品,枝叶可以提制樟脑。也叫香樟。详细解释
常绿乔木 ,叶卵形,夏季开黄白色小花,果实黑色,大如豌豆,木质坚固细致,有香气,做成箱柜,可以防蠹虫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樟-中華語文大辭典樟ㄓㄤzhānɡ1.植物名。常綠喬木。全株有香氣。葉橢圓或卵形,花小,顏色略黃,果實成熟時為暗紫色。木質有香氣,能避蟲害,可以提製樟腦和樟油。材質堅硬,可供建築、雕刻、家具等使用。俗稱「香樟」。2.▲姓。
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樟zhānɡ
名樟树,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白色略带绿色,浆果暗紫色。全株有香气,可以防虫蛀。木材致密,适于制家具和手工艺品,枝叶可以提制樟脑。也叫香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āng
1、[香樟]xiāng zhāng
樟。
2、[樟脑]zhāng nǎo
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10H16O。无色晶体,味道辛辣,有清凉的香气,容易升华。通常用樟树枝叶提制而成。日常用来防虫蛀,也用来制炸药、香料等,医药上用作强心剂。
3、[樟宫]zhāng gōng
用樟木做的棺材。《宋书·礼志二》:“宋 孝武 大明 五年闰月,皇太子妃薨。樟木为櫬,号曰樟宫。载以龙輴。”
4、[樟蚕]zhāng cán
野蚕之一,色绿,有长白毛,茧呈黄褐色,蛾子的翅为灰褐杂以绿色。广东、江西等省多见。
5、[钓樟]diào zhāng
树木名。又名乌樟。落叶亚乔木,高丈馀,叶长椭圆,花色黄。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钓樟》:“樟有大、小二种,紫、淡二色。此即樟之小者。按 郑樵《通志》云:钓樟亦樟之类。即《尔雅》所谓‘棆,无疵’是也。又 相如 赋云:楩、楠、豫、章。颜师古 注云:豫即枕木,章即樟木。二木生至七年,乃可分别。观此,则豫即《别録》所谓钓樟也。根似乌药香,故又名乌樟。”徐珂《清稗类钞·植物·钓樟》:“钓樟为落叶亚乔木,山地自生,杭州 有之。高丈餘,皮表有黑斑,叶作长椭圆形,背有赤毛,互生。春月开花,花小而色黄,形如繖。实黑大如碗豆。一名乌樟,或作为鉤樟者误。其叶……类榆,有香似樟脑,可避蚁。”
6、[樟亭]zhāng tíng
古地名。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为观潮胜地。唐 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挥手 杭越 间,樟亭 望潮还。”明 高濂《玉簪记·命试》:“樟亭 风露不惯游,河桥车马当先后。”
7、[樟油]zhāng yóu
见“樟脑油”。
8、[豫樟]yù zhāng
见“豫章”。
9、[樟木散]zhāng mù sàn
一种上为细散,入牛黄、麝香令匀的别名三木节散的药品。
10、[樟柳神]zhāng liǔ shén
旧时星相术士所用的占卜之具。
11、[樟树根]zhāng shù gēn
一种中药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根,具有祛风、散寒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