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
拼音:yī
释义:1.治病的人。2.治病,医疗。3.医术;医学。4.粥加曲蘖酿成的甜酒。5.通“翳”。掩蔽。
拼音
yī笔顺
一 丿 一 一 丿 丶 ㇄ 丿 ㇍ ㇇ 丶 一 丨 𠃍 丿 ㇄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见“医”。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醫-中華語文大辭典醫医丨yī1.醫生。以防病、治病為業的人。[例]~囑︱缺~少藥︱~德~風。2.治療。[例]~療︱~院︱諱疾忌~︱頭痛~頭,腳痛~腳。3.防治疾病的科學或工作。[例]中~︱西~︱學~五年︱從~多年。4.★姓。
醫-漢語大字典醫
〔医〕
《説文》:“醫,治病工也。殹,惡姿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王育説。一曰殹,病聲。酒,所以治病也。《周禮》有醫酒。古者巫彭初作醫。”段玉裁注:“《疒部》:‘㿄,劇聲也。’劇聲謂疲極之聲。此从殹者,㿄之省也……从酉之故,以醫者多愛酒也。”王筠句讀:“从酉,殹聲。不須委曲説以會意也。”
(一)yī 《廣韻》於其切,平之影。之部。
(1)治病的人。《説文·酉部》:“醫,治病工也。”《周禮·天官·醫師》:“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者造焉,則使醫分而治之。”《史記·刺客列傳》:“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荆軻也。”明黄道周《陸宣公集序》:“人已瘵乃索良醫,國已瘵乃貴謀士。”鲁迅《彷徨·弟兄》:“我想还是去请一个西医来,好得快一点。”
(2)假借神鬼以治病的人。《廣雅·釋詁四》:“醫,巫也。”王念孫疏證:“巫與醫皆所以除疾,故醫字或从巫作毉。”清俞樾《羣經平議·孟子一》:“是巫、醫古得通稱,葢醫之先亦巫也。”“巫醫對文則别,散文則通。”
(3)乳医,古代的接生员。《國語·越語上》:“將免(娩)者以告,公令醫守之。”韋昭注:“醫,乳醫也。”
(4)治疗。《廣韻·之韻》:“醫,醫療也。”《洪武正韻·支韻》:“醫,療也。”《墨子·號令》:“傷甚者令歸治,病家善養,予醫給藥。”唐聶夷中《詠田家》:“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水滸傳》第二十六回:“我問得一處好藥,我要去贖了來醫你。”
(5)治理;除患祛弊。《國語·晋語八》:“文子曰:‘醫及國家乎?’對曰:‘上醫醫國。’”韋昭注:“止其淫惑,是謂醫國。”清王士禛《蒼雪軒詩集序》:“日對子騘吟卷,庶亦可以醫肉食之俗而慰其所嗜也。”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三百十五首》之四十四:“何敢自矜醫國手?藥方只販古時丹。”
(6)医术;医学。《史記·萬石張叔列傳》:“郎中令周文者,名仁,其先故任城人也,以醫見。”宋范正敏《遯齋閒覽·人事·醫巫》:“田嵓,閩人,以醫著名,尤善治瘵疾。”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死》:“三十年前学医的时候,曾经研究过灵魂的有无。”
(7)官名。《廣韻·之韻》:“醫,官名。漢太常屬官有太醫令。”
(8)相言应辞。《五音集韻·齊韻》:“醫,相言應辭。”
(9)通“翳(yì)”。掩蔽。《韓非子·八經》:“醫曰詭,詭曰易。”盧文弨拾補:“秦本作翳。”俞樾平議:“醫,當作翳。翳者,蔽也。下文‘易功而賞,見罪而罰,而詭乃止矣。’下‘易’字乃‘見’字之誤。見功、見罪是不翳也。不翳而詭乃止,可證‘翳曰詭’之義。”
(二)yǐ 《集韻》隱已切,上止影。之部。
(1)饮名。《集韻·止韻》:“醫,和醴酏為飲也。”《洪武正韻·紙韻》:“醫,飲名。”《周禮·天官·酒正》:“辨四飲之物,一曰清,二曰醫,三曰漿,四曰酏。”鄭玄注:“醫,《内則》所謂或以酏為醴,凡醴濁,釀酏為之則少清矣。”清厲鶚《煙草唱和詩序》:“水漿醴涼醫酏之屬,其厚薄有殊,大抵不離酒林。”
(2)梅浆。《五音集韻·旨韻》:“醫,梅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