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
拼音:huán
释义:1.姓。
拼音
huán笔顺
丿 𠃌 丨 𠃍 一 一 ㇌ 丨同音字
拼音为huán的字 拼音为huan的字基础解释
姓。详细解释
- 郇 [Huán]
姓
郇,姓。出绛州。——《广韵》
另见 xún
〈名〉
- 郇 [Xún]
周朝国名 。姬姓。周文王子封于此。春秋时为晋地。在今山西临猗县南
姓
另见 huán
〈名〉
- 郇 [Huán]
姓
郇,姓。出绛州。——《广韵》
另见 xún
〈名〉
- 郇 [Xún]
周朝国名 。姬姓。周文王子封于此。春秋时为晋地。在今山西临猗县南
姓
另见 huán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郇-中華語文大辭典郇1ㄒㄩㄣˊxún姓。郇2ㄏㄨㄢˊhuán姓。
郇-康熙字典郇
【酉集下】【邑字部】 郇
★【唐韻】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倫切,𠀤音旬。國名。【說文】在晉地。【詩·曹風】四國有王,郇伯勞之。【註】郇伯,郇侯,文王之後。嘗爲州伯,治諸侯有功。
◎又【廣韻】地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師退軍于郇。【註】解縣西北有郇城。
◎又姓。漢有郇越。
★又【廣韻】戸關切【集韻】胡關切,𠀤音環。亦姓也。唐郇模。【宛委餘篇】郇越之郇,音荀。郇模之郇,音環。 【集韻】或作𨝁。考證:〔【左傳·僖二十四年】秦師退軍于郇。〕 謹照原文秦師改晉師。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uán
1、[郇瑕]huán xiá
《左传·成公六年》:“晋 人谋去 故絳,诸大夫皆曰:‘必居 郇、瑕氏 之地。’”杨伯峻 注:“郇 在 解池 西北,瑕 在 解池 南。面积甚大,不可能全部划为 晋国 都城,此云‘居 郇、瑕 之地’,盖择其一部也。”后世并称,泛指 山西 临猗 一带 晋国 故地。晋 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聿临 猗氏,接被 郇 瑕。”唐 杜甫《哭韦大夫之晋》诗:“悽愴 郇 瑕 邑,差池弱冠年。”唐 杜甫《奉酬寇十侍御锡见寄四韵复寄寇》:“往别 郇 瑕 地,于今四十年。”
2、[郇庖]huán páo
谓精美的馔羞。
3、[郇笺]huán jiān
唐 代 韦陟,袭封 郇国公。常授意侍妾主尺牍,书于五彩笺,词旨轻重均合 陟 意,书体遒利有楷法,陟 唯署名而已。见《新唐书·韦陟传》。后因以“郇笺”敬称他人书札。
4、[郇厨]huán chú
见“郇公厨”。
5、[郇公厨]huán gōng chú
唐 代 韦陟,袭封 郇国公。性侈纵,穷治馔羞,厨中多美味佳肴。见《新唐书·韦陟传》。后因以“郇公厨”称膳食精美的人家。
xún
1、[郇国厨]xún guó chú
见“郇公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