鄲
拼音:dān
释义:1.完尽;终了。2.通“但”。仅;只。3.见“邯鄲”。古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春秋时,卫地,后属晋。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自晋阳徙都邯郸。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置邯郸郡。三国、魏、晋为广平郡,隋开皇中改置县,唐、宋、金、元因之。4.见“邯鄲”。战国赵都邯郸,因以为赵的代称。5.见“邯鄲”。指《邯郸曲》。参见“邯鄲曲”。6.见“邯鄲”。稻粱的一种。7.见“邯鄲”。复姓。汉有邯郸义。见《通志·氏族三》。
拼音
dān笔顺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 ㇌ 丨同音字
拼音为dān的字 拼音为dan的字基础解释
见“郸”。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鄲-中華語文大辭典鄲郸ㄉㄢdān1.用於地名:(1)鄲城,縣名,在河南。(2)邯鄲,縣名,在河北。2.★姓。
鄲-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同: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