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yóu

释义:1.邮递,由国家专设的机构传递信件。2.有关邮务的。3.指邮品。4.(Yóu)姓。

组词

邮票 邮政 邮件 邮局 邮电 邮寄 集邮 邮轮 邮便 邮政局 邮电局 集邮册 邮传部 邮电所 电子邮件 邮政编码 纪念邮票 邮政储蓄 邮票版别 邮政通信 邮亭醉尉

拼音

yóu

笔顺

𠃍
左高右低,左短右长。“由”疏密均匀,竖画正直居中。“阝”钩与左边底部大致平齐,竖画正直。

同音字

拼音为yóu的字 拼音为you的字

基础解释

1.邮寄;邮汇:~封信。上月给家里~去五百元。 2.有关邮务的:~电。~局。~票。 3.指邮品:集~。~展。 4.姓。

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从邑垂。垂,边郵;邑,城邑。“邮”,从邑,由声。本义:古地名。)

  2. 同本义

    邮,左冯翊高陵,从邑,由声。——《说文》。按,邮亭,邮乡,在今陕西西安府高陵县。

  3. 传递文书的驿站

    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因邮上封事。——《汉书》

    缮治邮亭。——《汉书·赵充国传》

    又如:邮吏(驿战管邮递的小官);邮馆(设在驿站的旅店);邮驿(古时办理传送公务信件的地方)

  4. 指传送文书的人

    殷洪乔不为致书邮。——《晋书·殷浩传》

    又如:邮人(传递公文书信的人)

  5. 古代井田间田官督耕所居的庐舍 。

    如:邮舍(古代田官督耕居住的庐舍)

  6. 通“尤”。过失,罪过

    不知其邮。——《诗·小雅·宾之初筵》

    邮又甚焉。——《国语·晋语四》。韦昭注:“邮,过也。”

    以显朕邮。——《汉书·成帝纪》

    又如:邮罚(判人罪过,处罚其身)

〈动〉

  1. 传递;邮寄 。

    如:邮子(驿卒。传送文书、公物的差役);邮书(寄递的书信);信已经邮去;这月给母亲邮三十元

  2. 通“尤”。责怪

    己无邮人。——《荀子·成相》

    罪人不邮其上。——《荀子·议兵》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邮-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邮-汉语大词典

邮you
〡ㄡˊ
〔《广韵》羽求切,平尤,云。〕
1.驿站。古时设在沿途,供出巡的官员、传送文书的小吏和旅客歇宿的馆舍。马传曰置,步传曰邮。
●《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孙奭疏:“邮,驿名。”
●唐韩愈《请上尊号表》:“置邮传命,未足以谕,以非常之功,袭寻常之号。”
●清魏源《子午谷行》:“承平鸟道成坦邮,惟余云木叫钩辀。”
2.指传送文书的人。
●《汉书·京房传》:“房意愈恐,去至新丰,因邮上封事。”
颜师古注:“邮,行书者也,若今传送文书矣。”
●清魏源《京师接家书》诗之一:“塞雁江南至,严亲有报邮。”
●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臣以执盾至,不作寄书邮。”
3.传送;邮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甄后》:“郎试作尺一书,我能邮致之。”
●刘心武《写在水仙花旁》:“热心的福建朋友不惮麻烦,竟用木箱给我邮来了数头水仙。”
4.有关邮务的。如:邮电;邮汇。
5.古代井田间田官督耕所居的庐舍。
●《礼记·郊特牲》:“飨农及邮表畷。”
郑玄注:“农,田畯也。邮表畷,谓田畯所以督约百姓于井间之处也。”
●孔颖达疏;“邮若邮亭,屋宇处所……造此邮舍,田畯处焉。”
6.通“尤”。过失,罪过。
●《诗·小雅·宾之初筵》:“是曰既醉,不知其邮。”
●郑玄笺:“邮,过。”
●孔颖达疏:“既已醉,则不自知其过失。”
●《汉书·贾谊传》:“般纷纷其离此邮兮,亦夫子之故也!”
颜师古注:“邮,过也。”
●章炳麟《訄书·平等难》:“昔者埃及之王,称法老,死,大行至窆所,或颂其德,或指其邮,以得失相庚偿,过多则不得入墓。”
7.通“尤”。怨恨。
●《荀子·议兵》:“故刑一人而天下服,罪人不邮其上,知罪之在己也。”
杨倞注:“邮,怨也。”
8.通“尤”。最甚;最突出。
●《列子·周穆王》:“且吾之此言未必非迷,而况鲁之君子迷之邮者,焉能解人之迷哉?”殷敬顺释文:“邮,音尤。”
杨伯峻集释:“汪中曰:‘邮、尤通。’”
9.通“由”。路径。
●清姚莹《朝议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衔从祖惜抱先生行状》:“乃着《九经说》以通义理考订之邮。”
10.用同“陲”。边陲。
●唐李复言《续幽怪录·梁革》:“未一年,莲子暴死,革方有外邮之事,回及城门,逢柩车,崔人有执绋者,问其所葬,曰:‘莲子也。’”
●清李渔《奈何天·计左》:“北征才喜奏微功,又向南邮遏女戎。”一本作“陲”。
11.姓。
●春秋晋有邮良。见《左传·哀公二年》。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óu

1、[邮票]yóu piào

邮局发售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

2、[邮局]yóu jú

办理邮政业务的机构。

3、[邮简]yóu jiǎn

书信。

4、[邮船]yóu chuán

海洋上定线、定期航行的大型客运轮船。因过去水运邮件总是委托这种大型快速客轮运载,所以叫邮船。也叫邮轮。

5、[邮递员]yóu dì yuán

邮局中负责投递邮件和电报的人员。也叫投递员。

6、[邮箱]yóu xiāng

1.信箱 2.。 3.指电子信箱。

7、[邮件]yóu jiàn

由邮局接收、运送、投递的信件、包裹等的统称。

8、[邮政]yóu zhèng

专门经营寄递信件和包裹,办理汇兑,发行报刊等业务的部门。

9、[邮轮]yóu lún

邮船。

10、[邮报]yóu bào

邸报。

11、[邮寄]yóu jì

通过邮局寄递。

12、[邮电]yóu diàn

邮政和电信的合称。

13、[电邮]diàn yóu

电子邮件的简称。

14、[邮费]yóu fèi

邮资。

15、[高邮]gāo yóu

借指 江苏 高邮 王念孙、王引之 父子。章炳麟《文学说例》:“高邮 以其絶学释 姬 汉 古书,冰解壤分,所无凝滞,信哉千五百年未有其人也。”

16、[邮递]yóu dì

由邮局递送(包裹、信件等)。

17、[邮戳]yóu chuō

邮局盖在邮件上,注销邮票并标明收发日期的戳子。

18、[邮资]yóu zī

邮局按照规定数额向寄邮件的人收取的费用。

19、[邮包]yóu bāo

由邮局寄递的包裹。

20、[邮筒]yóu tǒng

信筒。

21、[邮品]yóu pǐn

邮政部门发行的邮票、小型张、明信片等的统称。

22、[邮差]yóu chāi

邮递员的旧称。

23、[邮购]yóu gòu

通过邮递购买(售货部门接到汇款后把货物寄给购货人)。

24、[邮路]yóu lù

投递邮件的线路。

25、[邮册]yóu cè

邮品的居住地。

26、[通邮]tōng yóu

(国家、地区之间)有邮件来往。

27、[军邮]jūn yóu

军队系统里的邮政。

28、[邮集]yóu jí

用来收藏邮品的册子。

29、[督邮]dū yóu

官名。汉 置,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唐 以后废。《汉书·尹翁归传》:“延年 大重之,自以能不及 翁归,徙督邮。”《后汉书·何敞传》:“立春日,常召督邮还府。”唐 卢纶《送鲍中丞赴太原》诗:“专幙临都护,分曹制督邮。”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邺》:“既而俯就督邮,不得志。”清 袁枚《随园随笔·督邮》:“史弼 迁 山阳 太守,其妻 鉅野 薛氏,以三互之禁,转拜 平原 相督邮,似督邮官卑而权重。此 渊明 所以有折腰之説。”

30、[邮折]yóu zhé

邮品的一种,比明信片大,内附邮票,并印有图案和说明文字。

31、[邮亭]yóu tíng

邮局在街道、广场等处设立的收寄邮件的处所。多是木头建造的小屋,有的像亭子。

32、[邮车]yóu chē

专门运送邮件的车辆。

33、[邮务]yóu wù

办理邮政业务或从事此项工作的人。

34、[邮袋]yóu dài

邮政部门用来装邮件的袋子,多用帆布做成。

35、[付邮]fù yóu

交给邮局递送。

36、[邮人]yóu rén

1.传递公文书信的人。汉 王充《论衡·定贤》:“先师古语,到今具存,虽带徒百人以上,位博士文学,邮人门者之类也。” 2.驿站的小吏。《新唐书·藩镇传·李载义》:“时大酋 李畅 者,晓华人语,尤凶黠。既就馆,横须索,抶疻邮人。”《旧唐书》作“驛吏”。 3.指集邮的人。《人民邮电报》1991.1.19:“去年首套‘庚午年’邮票一出,即引起邮人议论纷纷。” 4.归咎别人。邮,通“尤”。怨恨。《荀子·成相》:“己无邮人,我独自美岂独无故。”杨倞 注:“不可尤责於人,自美其身。”

37、[邮汇]yóu huì

通过邮局汇款。

38、[投邮]tóu yóu

投寄信件。

39、[邮子]yóu zǐ

驿卒。

40、[庚邮]gēng yóu

更替驿递。庚,通“更”。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邮的反义词 邮的近义词 邮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邮能组什么词
  • 邮能组什么词语
  • 邮可以组什么词
  • 邮可以组什么词语
  • 邮字可以组什么词
  • 邮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邮字能组什么词
  • 邮字能组什么词语
  • 邮字开头的成语
  • 邮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