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suì

释义:1.在地下或山腹挖掘成的通路。

组词

隧道 隧洞 请隧 长隧 辽隧 隧道门 蹊隧 亭隧 地隧 隧路

拼音

suì

笔顺

丿 丿 丿 丿 丿
“阝”的“了”弯曲自然,宜短,竖画正直。“㒸”整体紧凑,“辶”曲弯要短,捺画舒展,“㒸”三撇平行、均匀,弯钩端正。

同音字

拼音为suì的字 拼音为sui的字

基础解释

地道:~道。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阜( fù),遂声。阜指土山,从阜的字有的与建筑有关。本义:墓道,古墓中运送棺材到墓室的通道)

  2. 同本义

    以度为丘隧。——《周礼·冢人》

    上数幸嶷第, 宋长宁陵隧道出第前路,上曰“我便是入他家墓内寻人。——《南史·豫章文献王嶷传》

    又如:隧户(墓道的门);隧口(墓道的入口处)

  3. 地道

    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

    请隧弗许。——《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注:“阙地通路曰隧。”

    又如:隧洞(隧道);隧埒(深沟与高墩);隧炭(填在隧道中的炭)

  4. 车辆或人畜通行的道路

    大风有隧。——《诗·大雅·桑柔》

    山无蹊隧。——《庄子·马蹄》

    连大车以塞隧。——《左传·襄公十八年》

    出入不当门隧。——《礼记·曲礼上》

  5. 人体血气津液等运行分泌的通道

    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素问》

  6. 钟上受敲击而洼下的地方

    凫氏为钟…于上之攠谓之隧。——《周礼》

  7. 通“遂”。远郊之地

    鲁人三郊三隧。——《史记》

  8. 周代郊外的一种行政区划。五县为隧

    令隧正纳郊保,奔火所。——《左传》

    又如:隧正(一隧之长)

  9. 通“燧”。烽火亭

    欲起亭隧。——《汉书·西域传下》

    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文选·班彪·北征赋》

    修障隧备塞之具。——《汉书·匈奴传赞》

〈动〉

  1. 旋转

    若磨石之隧。——《庄子》

  2. 钻进地道,钻洞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聊斋志异·狼三则》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隧-中華語文大辭典

隧隧ㄙㄨㄟˋsuì隧道。

隧-汉语大词典

隧(I)sui
ㄙㄨㄟˋ
〔《广韵》徐醉切,去至,邪。〕
“队”的被通假字。
1.墓道。
●《周礼·春官·冢人》:“及竁,以度为丘隧,共丧之窆器。”
郑玄注:“隧,羡道也。”
●唐范传正《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猗欤琢石为二碑,一藏幽隧一临歧。”
●王闿运《李编修妻郭夫人墓志铭》:“彷徨扃隧,诵习灵文。”
2.地道。
●《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庄子·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文选·张衡〈思玄赋〉》:“董弱冠而司衮兮,设王隧而弗处。”
李善注:“《左氏传》曰:‘晋侯请遂。’杜预曰:‘掘地通路曰隧。’”
●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二:“过此入深隧,秉烛始暗度。”
3.指挖地道。
●《左传·隐公元年》:“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杨伯峻注:“隧,动词,掘作隧道。”
●《新唐书·李光弼传》:“思明宴城下,倡优居台上靳指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取之。”
4.谓从洞穴通道走出。
●《孔子家语·致思》:“季羔逃之,走郭门。刖者守门焉,谓季羔曰:‘彼有缺。’季羔曰:‘君子不逾。’又曰:‘彼有窦。’季羔曰:‘君子不隧。’”
王肃注:“隧,从窦出。”
5.路,通路。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初,陈侯会楚子伐郑,当陈隧者,井堙木刊。”
杜预注:“隧,径也。”
●《后汉书·班固传上》:“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李贤注:“隧,列肆道也。”
6.旋转;回旋。
●《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有空大谷。”
高亨注:“隧,旋转。”
●《庄子·天下》:“推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动静无过,未尝有罪。”
●成玄英疏:“隧,转也。如飘风之回,如落羽之旋,若硙石之转。”
7.经脉,经络。
●《素问·调经论》:“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王冰注:“隧,潜道也。经脉伏行而不见,故谓之经隧焉。”
8.钟上经常被敲击而显得洼下的地方。
●《周礼·考工记·凫氏》:“钟带谓之篆,篆间谓之杖,杖谓之景:于上之攠谓之隧。”
郑玄注:“隧,在鼓中窐而生光,有似夫隧。”
9.春秋国名。
●《汉书·地理志上》:“隧乡,故隧国。《春秋》曰‘齐人歼于隧’也。”
●今本《春秋·庄公十七年》作“遂”。
10.通“遂”。郊外之地。
●《史记·鲁周公世家》:“鲁人三郊三隧。”
●裴骃集解引王肃曰:“邑外曰郊,郊外曰隧。”
按,《书·费誓》作“遂”。
11.通“遂”。
●周代郊外行政区划名。五县为隧。参见“隧正”。
12.通“燧”。烽火亭。
●汉刘向《说苑·尊贤》:“晋文侯行地登隧,大夫皆扶之。”
●《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
李善注:“《说文》曰:‘隧,塞上亭也,守烽火者也。’篆文从火,古字通。”
参见“亭燧”。
13.通“邃”。纵深。指车箱的深度。
●《周礼·考工记·舆人》:“参分车广,去一以为隧。”
●郑玄注引郑司农曰:“隧谓车舆深也。”
●孙诒让正义:“郑司农云隧谓车舆深也者,深谓从度,封广为横度也。”
隧(II)zhui
ㄓㄨㄟˋ
〔《集韵》直类切,去至,澄。〕
通“坠”。
坠落。
●《荀子·儒效》:“至共头而山隧。”
杨倞注:“坠谓山石崩摧也,隧读为坠。”
●《淮南子·说林训》:“悬垂之类,有时而隧。”
高诱注:“隧,堕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uì

1、[隧道]suì dào

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路。

2、[隧洞]suì dòng

隧道。

3、[深邃]shēn suì

1.深远:~的山谷。 2.深奥:含义~。 3.深沉 4.:目光~。邃(suì)。

4、[长隧]cháng suì

长长的地道。

5、[井隧]jǐng suì

见“井遂”。

6、[金隧]jīn suì

黄泉,墓穴。

7、[蹊隧]qī suì

1.亦作“蹊遂”。小路。《庄子·马蹄》:“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宋 苏辙《祭八新妇黄氏文》:“风波恐惧,蹊遂颠絶。”章炳麟《訄书·定版籍》:“穷巷之宅,不当蹊隧者,视露田而弱,当孔道者,鱼池勿如别为差品。” 2.门径,门路。唐 元稹《上门下裴相公书》:“当时一二年间,几至於姦无蹊隧,而政有根本矣。”

8、[陨隧]yǔn suì

死亡的婉称。隧,通“坠”。

9、[隧埒]suì liè

深沟和高墩。

10、[三隧]sān suì

1.犹言三道。指为将者必须具备的三项条件。 2.远郊之地。隧,遂。 3.三条通道。

11、[辽隧]liáo suì

见“辽队”。

12、[潜隧]qián suì

墓中隧道。

13、[隧正]suì zhèng

周 代郊外五县之地为“隧”。一隧之长为“隧正”。隧,通“遂”。《左传·襄公七年》:“叔仲昭伯 为隧正,欲善 季氏,而求媚於 南遗。”杨伯峻 注:“隧正,当即《周礼》之遂人,其职亦掌徒役。”《左传·襄公九年》:“使 华臣 具正徒,令隧正纳郊保。”杜预 注:“隧正,官名也。五县为隧。”杨伯峻 注:“隧正,一遂之长。疑即《周礼》之遂人。国都城区之外曰郊,郊外曰隧,隧犹今之远郊区。”

14、[障隧]zhàng suì

边塞上的烽火台。隧,通“燧”。

15、[陀隧]tuó suì

坠落。

16、[隧口]suì kǒu

墓道的入口处。

17、[除隧]chú suì

犹除道。

18、[鄣隧]zhāng suì

用以观察和警戒敌情的城堡。

19、[墓隧]mù suì

犹墓道。

20、[埏隧]shān suì

墓道。《后汉书·陈蕃传》:“民有 赵宣 葬亲而不闭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餘年。”李贤 注:“今人墓道也。杜预 注《左传》云:‘掘地通路曰隧。’”晋 潘岳《杨仲武诔》:“龟筮既袭,埏隧既开。”

21、[亭隧]tíng suì

亭燧。

22、[郊隧]jiāo suì

见“郊遂”。

23、[陵隧]líng suì

墓道。

24、[隧风]suì fēng

《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有空大谷。”后以“隧风”指疾风,暴风。

25、[地隧]dì suì

犹地道。

26、[鼻隧]bí suì

鼻孔内的鼻前庭部分及鼻腔内通道。

27、[隧路]suì lù

1.道路。 2.墓道。

28、[百隧]bǎi suì

纵横交错的市道。《文选·张衡<西京赋>》:“旗亭五重,俯察百隧。”李周翰 注:“隧,市道也。”《文选·左思<魏都赋>》:“百隧轂击,连軫万贯。”刘良 注:“隧,路也,言有隧路多也。”唐 王勃《临高台》诗:“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

29、[隧炭]suì tàn

1.填在深及地下水的隧道中的炭。《左传·昭公十七年》:“使 随 人与后至者守之,环而堑之,及泉,盈其隧炭,陈以待命。” 2.喻指黄泉之路。唐 欧阳行周《吊汉武帝文》:“已临隧炭,几絶苞桑。”

30、[迳隧]jìng suì

指甬道。

31、[隧志]suì zhì

墓志。

32、[松隧]sōng suì

陵墓,墓地。《晋书·苻登载记》:“山陵无松隧之兆,灵主无清庙之颂。”《宋书·袁湛传》:“世祖 大明 三年,幸籍田,行经 湛 墓,下詔曰:‘……朕近巡览千亩,遥瞻松隧,缅惟徽尘,感慕增结。可遣使祭,少申永怀。’”

33、[径隧]jìng suì

指甬道。

34、[陬隧]zōu suì

边邑的通道。

35、[王隧]wáng suì

帝王下葬时通往墓穴的地道。

36、[陇隧]lǒng suì

墓间甬道。

37、[隧户]suì hù

墓道的门。

38、[大隧]dà suì

1.地道,隧道。《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2.古隘道名,春秋 楚 要塞。在今 河南 信阳 南 豫 鄂 交界处,即 黄岘关。一说为 武阳关。参阅 清 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三。

39、[请隧]qǐng suì

请求隧葬。隧葬,天子的葬礼。《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 朝王。王享醴,命之宥。请隧,弗许。”杜预 注:“闕地通路曰隧,王之葬礼也;诸侯皆县柩而下。”杨伯峻 注:“请隧者,晋文 请天子允许於其死后得以天子礼葬己耳。”后以指图谋统治天下。晋 陆机《五等诸侯论》:“故彊 晋 收其请隧之图,暴 楚 顿其观鼎之志。”唐 吴兢《贞观政要·封建》:“徒知问鼎请隧,有惧霸王之师;白马素车,无復藩维之援。”

40、[洪隧]hóng suì

大火。指强烈的闪电。隧,通“燧”。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隧的反义词 隧的近义词 隧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隧能组什么词
  • 隧能组什么词语
  • 隧可以组什么词
  • 隧可以组什么词语
  • 隧字可以组什么词
  • 隧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隧字能组什么词
  • 隧字能组什么词语
  • 隧字开头的成语
  • 隧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