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
拼音:yāo
释义:1.邀请。2.〈书〉求得。3.阻留。
组词
邀请 邀君 应邀 邀宠 邀截 邀功 特邀 邀集 邀请赛 邀笛步 闲邀邀 邀功求赏 冒功邀赏拼音
yāo笔顺
丿 丨 𠃍 一 一 丶 一 𠃌 丿 丿 一 丿 丶 丶 ㇋ ㇏整体安排紧凑。“敫”笔画疏密大致均匀,收紧。“辶”点与横折折撇距离适中,曲弯自然,捺画舒展,稍平。“敫”与“辶”距离适中。
同音字
拼音为yāo的字 拼音为yao的字基础解释
1.约请:特~代表。 2.求取:求功~名。 3.拦截:~击。详细解释
(形声。从辵,敫声。本义:迎候)
同本义
邀相见。——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邀我至田家。——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北邀当国者。——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邀见讲钧礼。——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邀接(迎接);邀迓(迎请);邀迎(迎合)
逢,遇到
邀殊宠,一枝已傍日边红。——清· 洪昇《长生殿》
又如:邀世(逢世);邀乐(遇到欢乐);邀天晴(逢天晴);邀幸(侥幸,幸运)
阻拦;截击
又怕山北诸州出兵,邀其归路而击之。——《新编五代史平话》
又如:邀截(阻截);邀留(婉称被俘获);邀勒(遮拦;阻挡);邀丐(阻截索求);邀伏(设伏兵拦 击);邀劫(拦路抢劫)
请求;谋求
吾乘时邀幸,得为吏部尚书。——《魏书·崔亮传》
又如:邀恩(清代对年过八旬而未录取的考生赐赏举人称号);邀名(求取好的名声)
招 。
如:邀召(邀请);邀延(犹邀请);邀帖(请帖);邀呼(招唤)
要挟
邀其上者。——宋· 苏轼《教战守》
又如:邀君(要挟君主);邀勒(强迫;逼勒);邀胁(要挟;威胁)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邀-中華語文大辭典邀邀丨ㄠyāo1.求取;謀取。[例]~取︱~賞︱~功請賞。2.約請。[例]~見︱~請︱~集︱應~出訪。
邀-康熙字典邀
【酉集下】【辵字部】 邀
★【廣韻】于宵切【集韻】【韻會】伊消切【正韻】伊堯切,𠀤音腰。【廣韻】遮也。【晉書·陶潛傳】王弘令潛故人齎酒于半道,邀之。
◎又【正韻】招也。【李白詩】舉杯邀明月。
◎又【集韻】求也。通作徼。【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倖。
◎又【正韻】通作要。【孟子】使數人要於路。【又】修其天爵,以要人爵。考證:〔【晉書·陶潛傳】王弘令潛故人,賷酒于半道邀之。〕 謹照原文賷改齎。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āo
1、[邀请]yāo qǐng
请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到约定的地方去。
2、[邀约]yāo yuē
邀请:盛情~。~友人。
3、[特邀]tè yāo
特别邀请;特地邀请:~代表。~老教授给我们作报告。
4、[应邀]yìng yāo
接受邀请:~前往。
5、[邀功]yāo gōng
把别人的功劳抢过来当做自己的:~请赏。也作要功。
6、[邀集]yāo jí
把较多的人邀请到一起:~同学成立了一个读书会。
7、[邀宠]yāo chǒng
迎合对方,求得宠爱。
8、[邀击]yāo jī
在敌人行进中途加以攻击。也作要击。
9、[邀赏]yāo shǎng
求取赏赐。《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太子 建成、齐王 元吉 之党散亡在民间,虽更赦令,犹不自安,徼幸者争告捕以邀赏。”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雪鳗》:“岁或间遇,以是甚郑重视之,得则必献官邀赏。”
10、[邀会]yāo huì
即“合会”
11、[邀利]yāo lì
请求私利。《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汝为人臣既负其主,不能击敌,又欲乘乱邀利,所为如此,何面目復求生乎?”宋 刘敞《西汉三名儒赞》:“末世之人,以道邀利。”《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侥倖以成功。”
12、[邀时]yāo shí
谓谋求有利的时机。
13、[邀候]yāo hòu
元帝 叔父也。
14、[邀宾]yāo bīn
1.亦作“ 邀賔 ”。 2.邀请宾客。 唐 杜甫 《崔评事弟许相迎不到走笔戏简》诗:“江阁邀宾许马迎,午时起坐自天明。” 元 白朴 《青杏子·咏雪》套曲:“开宴邀賔列翠鬟,拚酡颜,畅饮休辝惮。”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每当夏月,置宴河房,选名妓四五人,邀宾侑酒。”
15、[邀断]yāo duàn
阻断。
16、[邀夺]yāo duó
拦阻抢夺。《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时诸军匱乏,供军院所运衣粮,往往不得至院,在涂为诸军邀夺,其悬军深入者,皆冻馁无所得。”
17、[邀逐]yāo zhú
阻拦追逐。
18、[邀恩]yāo ēn
谓谋求恩赏。
19、[函邀]hán yāo
用书信方式邀请。
20、[邀险]yāo xiǎn
在险要之地拦阻。
21、[邀勋]yāo xūn
企求功勋。
22、[邀延]yāo yán
犹邀请。
23、[奉邀]fèng yāo
敬词。邀请。
24、[邀取]yāo qǔ
1.求取;索取。宋 苏辙《御试制策》:“戎狄放肆,邀取金币而不能服。”《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建昌 兵素骄,邀取无艺,滂 以法裁之。” 2.截击袭取。《明史·刘基传》:“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3.邀请;招引。《水浒传》第一一三回:“邀取二百餘人,在庄上置备酒食相待。”清 陈维崧《沁园春·甲寅立夏日赏牡丹有作》词:“春归矣,仗花间蜂蝶邀取春还。”
25、[邀励]yāo lì
竭力劝阻。
26、[邀福]yāo fú
祈求赐福。
27、[邀结]yāo jié
1.邀请会集。 2.勾结。
28、[邀欢]yāo huān
寻求欢乐。
29、[邀索]yāo suǒ
要挟勒索。
30、[邀蹑]yāo niè
阻击;追击。《宋书·恩倖传·徐爰》:“救之之术,唯在尽力防卫,来必拒战,去则邀躡,据险保隘,易为首尾。”
31、[邀求]yāo qiú
要求;企求。《南史·儒林传·顾越》:“臣年事侵迫,非有邀求,政是怀此不言,则为有负明圣。”宋 李纲《乞议不可割三镇札子》:“金国 遣使,有所邀求,其他可从,唯求割 河 北之地,虽尺寸不可许。”
32、[邀召]yāo zhào
犹邀请。
33、[邀冀]yāo jì
希求。
34、[邀勒]yāo lè
强迫;逼勒。唐 李山甫《牡丹》诗:“邀勒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臺。”宋 司马光《乞趁时收籴常平斛斗白札子》:“凶岁穀贵伤民,故官中比在市减价出糶,使蓄积之家,无由邀勒贫民,须令贵糴,物价常平,公私两利。”宋 黄庭坚《采桑子·赠黄中行》词:“西邻三弄争秋月,邀勒春回,箇里声催,铁树枝头花也开。”
35、[邀挽]yāo wǎn
邀请挽留。
36、[邀说]yāo shuō
谓向上陈述。
37、[邀挟]yāo jiā
犹要挟。
38、[招邀]zhāo yāo
亦作“招要”。邀请。
39、[邀致]yāo zhì
招请。
40、[邀驾]yāo jià
拦挡御驾。《魏书·辛雄传》:“经赦除名之后,或邀驾诉枉,被旨重究;或诉省称寃,为奏更检。”《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近復有邀驾献双生二女子,朕却而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