逖
拼音:tì
释义:1.〈书〉远。
组词
迥逖 纠逖 离逖 亲逖 泰逖 逖成 逖慕 逖听 祖逖鞭 逖听遐视 逖听远闻 祖逖之誓拼音
tì笔顺
丿 ㇁ 丿 丶 丿 丿 丶 丶 ㇋ ㇏同音字
拼音为tì的字 拼音为ti的字基础解释
远。详细解释
远,不近 。
如:逖闻(逖听。在远处听到。表示恭敬);逖远(遥远);逖慕(仰慕,仰望思慕。表示恭敬)
使之远离
我则致天之罚,离逖尔土。——《书·多方》
通“剔”。治
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左传》
〈形〉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逖逖-辞源3【逖逖】憂懼貌。楚辭 屈原 九章 悲回風:“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來者之逖逖。”注:“逖逖,欲利貌也。”一本作“悐悐”。
逖-中華語文大辭典逖逖ㄊ丨ˋtì〈書〉遙遠。[例]~聽鴻名。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ì
1、[逖闻]tì wén
在远处听到。表示恭敬。
2、[迥逖]jiǒng tì
犹迥远。
3、[亲逖]qīn tì
犹亲疏。
4、[离逖]lí tì
1.亦作“离逷”。远远离开;使远去。 2.疏远。
5、[逖慕]tì mù
仰慕,仰望思慕。表示恭敬。
6、[疏逖]shū tì
1.亦作“疎逖”。亦作“踈逖”。指荒远之地。 2.指荒远地方的人。 3.疏远,闲散。
7、[逖成]tì chéng
曼声。特指淫荡之声。
8、[纠逖]jiū tì
1.亦作“纠剔”。亦作“糺逖”。督察惩治。《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杜预 注:“逖,远也;有恶於王者,纠而远之。”杨伯峻 注引 惠栋 补注:“《鲁颂》‘狄彼东南’,郑 笺云:‘狄当为剔。剔,治也。’此《传》当训为治也。”《隶释·汉范式碑》:“纠剔瑕慝,六教允施。”唐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替否迭进,将何糺逖。”《旧唐书·郭子仪传》:“上不能翼戴三光,下不能纠逖羣慝,功微赏厚,任重恩深,覆餗之忧,实盈寤寐。” 2.督责纠正。唐 柳宗元《序饮》:“有资丝竹金石之乐以为和者,有以促数糺逖而为密者。”宋 叶适《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伏乞朝廷速赐选择总练通方老於智谋之士,前来 建康,纠剔某妄作疎漏之失,攷寻前史规画縝密之旧。”清 钱谦益《龚府君墓志》:“余闻君故游於酒人,觥筹交错,糺逖促数,往往能困其座客。”
9、[悠逖]yōu tì
远方。
10、[遐逖]xiá tì
远方。
11、[逖远]tì yuǎn
犹遥远。
12、[泰逖]tài tì
犹远古。
13、[祖逖之誓]zǔ tì zhī shì
颂扬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之典。
14、[逖听远闻]tì tīng yuǎn wén
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