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
拼音:jìn
释义:1.前进;向前。2.进仕;出仕。3.晋升;提拔。4.推荐;引进。参见“進士”。5.上朝;进见。6.进奏;进言。7.进奉;奉献。8.长进;进展。9.推重;褒扬。10.增进;加强。11.超过。12.靠近。13.饮;进食。14.进入。与“出”相对。15.收入;进账。参见“進項”。16.量词。老式房子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17.通“盡”。18.通“賮”、“贐”。会礼之财。泛指收入的财礼。19.指赌博之资。20.通“餕”。谓吃剩下的食物。21.通“峻”。高耸。22.姓。东汉有进俭。见宋邵思《姓解》卷一。
拼音
jìn笔顺
丿 丨 丶 一 一 一 丨 一 丶 ㇋ ㇏同音字
拼音为jìn的字 拼音为jin的字基础解释
见“进”。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進-中華語文大辭典進进ㄐ丨ㄣˋjìn1.向前移動(與「退」相對)。[例]~軍︱前~︱突飛猛~│~退兩難。2.呈上;獻上。[例]~貢︱~獻︱~奉。3.由外邊到裡邊(與「出」相對)。[例]~駐│閒人免~│白刀子~去,紅刀子出來。4.接納;收入。[例]~貨︱~項︱~款。5.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由外到裡。[例]走~診室︱引~人才│放~大衣櫃裡。6.量詞。用於計算宅院房屋由外到裡的排數,一排叫一進。[例]3~的宅子,每~5間。7.姓。
進-中華大字典1、進讀音:卽刃切,音晉,震韻。釋文:
❶登也。見《說文》。《桂注》:書盤庚。乃登~厥民。
❷前也。《儀禮士冠禮》:~受命於主人。
❸升也。《禮記表記》:君子三揖而~。
❹行也。《周禮大司馬》:徒銜枚而~。
❺引也。引而前也。見《釋名釋言語》。
❻薦也。《呂覽論人》:貴則觀其所~。
❼善也。《文選張衡賦》:因~距衰。
❽勝也。見《漢書陳遵傳注》。
❾近也。《禮記檀弓》:葢引而~之也。
❿自勉强也。《禮記樂記》:禮減而~。
⓫仕也。《荀子大略》:君子~則能益上之譽。
⓬御見也。《禮記月令》:止聲色。毋或~。
⓭就賓也。《儀禮聘禮》:~西鄕。
⓮財也。《史記呂不韋傳》:~用不饒。
⓯謂祭也。《文選宋玉賦》:~純犧。
⓰猶輩也。《論語先進》:先~於禮樂。
〔注〕:先~後~。謂士先後輩也。
⓱效也。見《洪武正韻》。
⓲~退。動靜也。《孝經》:~退可度。
〔又〕:猶損益也。《周禮小司寇》:以圖國用而~退之。
〔又〕:猶改易也。《國語晉語》:且可以~退。
〔又〕:謂貴賤也。《荀子正名》:道者。~則近盡。退則節求。
⓳特~。官名。《後漢和帝紀》:賜諸侯王公將軍特~。
⓴楚人謂精~爲精搖。見《淮南兵略精搖靡覽注》。
㉑俗謂屋之前後分曰~。
㉒通餕。《禮記祭統》:百官~徹之。
㉓通盡。《列子黃帝》:竭聰明。~智力。
2、進讀音:徐刃切,音燼,震韻。釋文:會禮也。《史記高祖紀》:蕭何爲主吏。主~。
〔注〕:主賦斂禮錢也。師古曰。~、字本作賮。又作贐。音皆同耳。古字假借。故轉而爲~。
3、萿釋文:同孴。見《集韻》。
4、揪釋文:古進字。見《集韻》。
5、槇釋文:古進字。見《玉篇》。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ìn
1、[黨進]dǎng jìn
谓由同党援引而进。《后汉书·李固传》:“左右党进者,日有迁拜;守死善道者,滞固穷路。”唐 张说《谢京城东亭子宴送表》:“自古君臣,凡所际会,或因缘党进,或延接功成。”
2、[並進]bìng jìn
1.一起行进。《墨子·备梯》:“军卒并进,云梯既施,攻备已具,武士又多,争上吾城,为之奈何?”《后汉书·南匈奴传》:“单于见诸军并进,大恐怖。” 2.同时进用。《晏子春秋·问下十一》:“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彊不暴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并进,有司不侵,民和政平。”《汉书·刘向传》:“今陛下开 三代 之业,招文学之士,优游宽容,使得并进。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宋 苏轼《盖公堂记》:“於是始不能食,惧而反之,则钟乳、乌喙杂然并进,而漂疽、痈疥、眩瞀之状,无所不至,三易医而疾愈甚。” 3.不分先后,同时进行。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然就如吾子之説,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3、[先進]xiān jìn
指首先仕进;位于前列,可为表率。
4、[進行]jìn xíng
1、向前行走。2、引申为推动或从事某项工作。
5、[招財進寶]zhāo cái jìn bǎo
招引进财气、财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