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拼音:sòng
释义:1.把东西运去或拿去给人。2.赠送。3.送行,陪伴人到某一地点。4.(Sòng)姓。5.断送;丧失。
组词
送还 送客 赠送 发送 输送 运送 送行 配送 葬送 传送带 送信儿 送话器 送人情 送灯台 送往迎来 雪里送炭 暗送秋波 传经送宝 送长送短 送抱推襟 迎新送旧 迎来送往 雪中送炭拼音
sòng笔顺
丶 丿 一 一 丿 丶 丶 ㇋ ㇏“关”两点距离适中,两横平行,撇画居中。“辶”点与横折折撇距离适中,曲弯自然,捺画舒展,稍平。“关”与“辶”距离适中。
同音字
拼音为sòng的字 拼音为song的字基础解释
1.把东西运去或拿去给人:~报。~信。~饭。 2.赠送:奉~。老师~我两本书。 3.陪着离去的人一起走:把客人~到大门外。~小孩儿上学。 4.姓。详细解释
(会意。小篆字形)
同本义 [accompany bride to bridegroom's family on wedding day]
送,遣也。——《说文》。
送迎无礼。——《荀子·富国》。注:“致女也。”
又如:送嫁(送亲);送娘(方言。送新娘子);送房(结婚之夕,亲友陪送新郎入洞房);送亲(娘家人送出嫁的姑娘上轿或送新娘到男家)
送行;送别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又如:送车(到车站送行;又指送行的车);送迎钱(迎送官员的开销);送任(送亲属去当人质);送迎(送往迎来);送路(送行;饯别);送故迎新(送旧官,迎新官;送旧岁,迎新年)
将东西运去或传交 。又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中外骚扰相奉。——《汉书·食货志》
如:送茶(送礼);送还(送给);送款(表示诚心诚意的投降);送风(传递消息,通风报信);送盏(递送酒器以劝饮);送语(传话);送意(传送情意);送怀(传达思想感情)
遣送
愬以槛车送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送遣(遣送,送归);送转(方言。送归,送还);送传(押送递解);送官(送交官府)
送葬;送丧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器者百里不绝。——《明史·海瑞传》
又如:送老(安葬老人或长辈);送横(为横死者送丧);送哭(哀哭而送葬)
馈赠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曾有所失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申屠臾)坐为 九江太守受故官送有罪,国除。——《史记·申屠嘉列传》
又如:送定(为定婚,男方给女方家里送聘礼);送锅(送饭锅祝贺乔迁之喜);送粥米(妇女坐月子时,娘家和亲戚送给她鸡蛋、小米等东西);送鲜(赠送新鲜食品);送赆(赠送钱财、礼物);送盘(方言。送聘礼);送遗(赠送);送汤(亲友女儿出嫁或生产,送礼致贺)
了结;断送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 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那送了人的根苗。——《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张云庄·红绣鞋》
又如:送断(断送;葬送);送死
度过,排遣 。
如:送老(排遣年老的时光);送春(送社。送别春天);送夏(送别夏天);送腊(辞送腊月)
送神 。
如:送社(送春);送祟(巫师祛送鬼祟的仪式);送佛送到西天(帮人帮到底)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送-中華語文大辭典送送ㄙㄨㄥˋsònɡ1.為離去的人送行或相陪到目的地。[例]~別︱~親∣~孩子去幼稚園。2.贈給。[例]~禮︱奉~︱~你一本書。3.把東西載運或帶給對方。[例]~交︱運~︱雪中~炭。4.喪失;毀掉(生命或前程)。[例]~死︱~命︱葬~。5.傳遞。[例]~秋波|~溫暖到災區。6.姓。
送-汉语大词典送song
ㄙㄨㄥˋ
〔《广韵》苏弄切,去送,心。〕
1.遣送。
●《左传·文公六年》:“贾季奔狄,宣子使臾骈送其帑。”
杨伯峻注:“帑同孥,妻子也。”
●《三国演义》第七一回:“右贤王畏操之势,送蔡琰还汉。”
2.指送交官府查办。
●唐韩愈《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统军刘公墓志铭》:“少诚吏有来犯者,捕得缚送。”
●《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咱老子不做啦,等他送罢。”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五:“不听我的话,我当汉奸送你!”
3.送行;送别。
●《诗·邶风·燕燕》:“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宋孙光宪《上行杯》词:“离桌逡巡欲动,临别浦,故人相送。”
●巴金《马赛底夜》:“我们从容地走出来,穿着礼服的侍役在后面鞠躬地送着。”
4.送亲。
●《春秋·庄公元年》:“夏,单伯送王姬。”
杜预注:“王将嫁女于齐,既命鲁为主,故单伯送女不称使也。”
●《荀子·富国》:“婚姻娉内送逆无礼。”
杨倞注:“送,致女;逆,亲迎也。”
章诗同注:“送,送女,送嫁;逆,亲迎,迎娶。”
5.送葬;送丧。
●《孝经·丧亲》:“擗踊哭泣,哀以送之。”
●《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神驾东还,号送逾境。”
李善注:“萧子显《齐书》曰:缅丧还,百姓沿沔水悲泣。”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济南采风记》:“亲友着素衣冠送,乡间丁少之家,请送者或十余人,或数十人,皆白衣冠相送,以壮观瞻。”
6.指陪葬。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阖庐无道,子女死,杀生以送之。”
●三国魏曹操《题识送终衣奁》:“有不讳,随时以敛,金铒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
7.送神;送鬼。
●《后汉书·礼仪志上》:“正月,天郊,夕牲。昼漏未尽十八刻初纳,夜漏未尽八刻初纳,进熟献,太祝送,旋,皆就燎位。”
●《水浒传》第三九回:“﹝戴宗﹞解下甲马,取数陌金纸烧送了。”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仆妇以女巫言告,具楮钱酒食送之,顷刻而痊。”
8.追赶;追逐。
●《诗·郑风·大叔于田》:“抑磬控忌,抑纵送忌。”
●毛传:“从禽曰送。”
●孔颖达疏:“送谓逐后,故知从禽。”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往者弗送,来者弗止;或击其迂,或辱其锐。”
9.输送;递送。
●《史记·平准书》:“行者齎,居者送,中外骚扰而相奉。”
●《新唐书·食货志三》:“开成初,为长定纲,州择清彊官送两税,至十万迁一官。”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三:“梅佐贤把信写好,送到徐义德面前。”
10.指典押,送当。
●宋陆游《五月十日晓寒甚闻布谷鸣有感》诗:“弊裤久当脱,短褐竟未送。”
自注:“吴中谚语曰:‘未吃端五粽,布袄未可送。’俗谓典质曰送。”
11.馈赠。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南越王﹞赐陆生橐中装直千金,他送亦千金。”
●唐韩愈《与郑相公书》:“今裴押衙所送二百七十千,足以益业,为遗孀永久之赖。”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雷太守送了代席四两银子,叫汤衙庖人备了酒席。”
●鲁迅《野草·风筝》:“送他风筝,赞成他放。”
12.指馈赠之物,贿赂。
●《史记·张丞相列传》:“子侯臾代,六岁,坐为九江太守受故官送有罪,国除。”
13.传送。
●南朝宋王微《杂诗》:“弄弦不成曲,哀歌送苦言。”
●五代和凝《临江仙》词:“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
●巴金《秋》一:“这次从门外送进来一个少女的声音。”
14.推送,自后使物向前。
●《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陈经济﹞说道:‘娘们在这里打秋千哩。’月娘道:‘姐夫来的正好,且来替你二位娘送送儿,丫头们气力少,送不的。’”
●沈从文《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一见自己小船为一群胡闹的小将把它送到河中打着圈儿转,心中十分忿怒。”
15.指帮助咽下。
●鲁迅《二心集·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正如饕餮者餍足了肥甘,味厌了,胃弱了,便要吃胡椒和辣椒之类,使额上出一点小汗,才能送下半碗饭去一般。”
●叶灵凤《能不忆江南·茶淘饭》:“我们家乡有一种用盐渍的萝卜干,可以说是送茶淘饭的妙品。”
16.了结;消除。
●《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郑玄注:“送犹毕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
17.断送;葬送。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摺:“只为你彩笔题诗,回文织锦,送的人卧枕着床,忘餐废寝。”
●《三国演义》第四八回:“你若说破我计,可惜江南八十一州百姓,皆是你送了也。”
●周立波《张满贞》:“你这个败家子……好好的一只杯子,送在你的手里了。”
18.度过;排遣。
●唐杜甫《水槛遣心》诗之一:“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清周亮工《清漳岁暮王胜时诞日酌以大斗》诗:“寒梅撑小阁,浊酒送残年。”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兄弟俩一同走到华山去,吃些野果和树叶来送自己的残年。”
19.一种书写笔法。
●南唐李煜《书述》:“所谓法者,擫、压、钩、揭、抵、拒、导、送是也……导者,小指引名指过右;送者,小指送名指过左。”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òng
1、[送给]sòng gěi
1.作为无偿物给予。 2.作为礼物而给予。
2、[欢送]huān sòng
高兴地送别(多用集会方式):~会。前来~的人很多。
3、[运送]yùn sòng
把人员或物资运到别处:~返乡民工。~救灾物资。
4、[送报]sòng bào
1.投递电报。 2.指投递报纸。如:他每天送报一千多份,从未出过差错。
5、[送别]sòng bié
为将离别的人送行。
6、[赠送]zèng sòng
无代价地把东西送给别人:~生日礼物。
7、[秋风送爽]qiū fēng sòng shuǎng
秋天的风,迎面吹来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8、[送走]sòng zǒu
1.送人到门口;把人送出去。 2.把东西送出去。
9、[送人]sòng rén
方言。犹送亲。
10、[送礼]sòng lǐ
赠送礼品:请客~。
11、[送行]sòng xíng
1.到远行人起程的地方,和他告别,看他离开:到车站~。 2.饯行:设宴为他~。
12、[发送]fā sòng
1.把无线电信号发射出去。2.把文件、信件送出去。
13、[输送]shū sòng
从一处运到另一处;运送:~带。植物的根吸收了养分,就~到枝叶上去。
14、[送往]sòng wǎng
1.送别去者。 2.祭送死者。
15、[移送]yí sòng
移交,多指把犯罪嫌疑人或案件转交给司法机关或专门机构处理。
16、[报送]bào sòng
报告并送交上级或有关部门:~职称评审材料。~上级人事部门备案。
17、[送达]sòng dá
1.送到。 2.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将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法律制度。有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
18、[送货]sòng huò
运送货物。
19、[传送]chuán sòng
把物品、信件、消息、声音等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电报。~消息。
20、[护送]hù sòng
陪同前往使免遭意外(多指用武装保护):~伤员。~粮草。~出境。
21、[放送]fàng sòng
播送:~音乐。~大会实况录音。
22、[保送]bǎo sòng
由国家、机关、学校、团体等保荐去学习:~上了大学。
23、[送检]sòng jiǎn
送交有关部门检查或检验:患者血样已经~。
24、[选送]xuǎn sòng
挑选推荐:~学员。
25、[目送]mù sòng
眼睛注视着离去的人或载人的车、船等:~亲人远去。
26、[送电]sòng diàn
发电厂把电力输送到用户。如:西北电力富余,可实现跨大区联网送电。
27、[附送]fù sòng
附带赠送:在本店购买收录机一台,~录音带两盒。
28、[送审]sòng shěn
方案等送交上级或有关部门审查:~稿。
29、[递送]dì sòng
送(公文、信件等);投递:~邮件。~情报。
30、[转送]zhuǎn sòng
1.转交:这是刚收到的急件,请你立即~给他。 2.转赠:这本书是老张送给他的,他又~给我了。
31、[断送]duàn sòng
丧失;毁灭(生命、前途等):~了性命。
32、[葬送]zàng sòng
断送:封建的婚姻制度不知~了多少青年的幸福。
33、[送花]sòng huā
方言。犹送房。
34、[送交]sòng jiāo
送去并交付:简历已~用人单位。
35、[奉送]fèng sòng
敬辞,赠送。
36、[抄送]chāo sòng
把原件抄录或复制后的副本送交给有关部门或人员。
37、[送股]sòng gǔ
即“派股”
38、[送还]sòng huán
1.归还。《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自 膺 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三国演义》第十六回:“玄德 随令人出城,至 吕布 营中,説情愿送还马匹,两下罢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等到将近上灯的时候,方才送还人家。” 2.指送给,送与。《水浒传》第九回:“柴进 擕住 林冲 的手,再入后堂饮酒,叫将利物来,送还教师。”
39、[押送]yā sòng
1.拘送犯人或俘虏。 2.跟随被装运的货物,沿途负责照料或看管。
40、[送葬]sòng zàng
送死者遗体到埋葬地点或火化地点。
近义词
反义词
sòng
1、[接]jiē
1.靠近;接触:邻~。~近。交头~耳。 2.连接;使连接:~电线。~纱头。这一句跟上一句~不上。 3.托住;承受:~球。书掉下来了,赶快用手~住。 4.接受:~见。~待。~电话。~到来信。 5.迎接:到车站~人。 6.接替:~任。谁~你的班? 7.姓。
2、[取]qǔ
1.拿到手里:~款。~行李。把电灯泡~下来。 2.得到;招致:~乐。~暖。自~灭亡。 3.采取;选取:~道。录~。可~。给孩子~个名儿。 4.姓。
3、[收]shōu
1.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拾。~藏。~集。~篷。衣裳~进来了没有? 2.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回。~复。~税。没~。~归国有。 3.获得(经济利益):~入。~益。~支。 4.收获;收割:~成。秋~。麦~。今年早稻~得多。 5.接;接受;容纳:~报。~留。~容。~礼物。~徒弟。 6.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心。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不住了。 7.逮捕; 拘禁:~监。 8.结束; 停止(工作):~工。~操。~场。
4、[迎]yíng
1.迎接:欢~。~宾。~新会。 2.对着;冲(chòng)着:~面。~风。~上去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