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
拼音:xū
释义:1.胡须,胡子。后多作“鬚”。2.触须。3.植物及其他物体上像须的东西。4.止,停留。5.等待。6.片刻,一会儿。7.稍许,稍微。8.迟缓。9.依靠。10.任用;采用。11.须要;需要。12.要求。13.索取;勒索。14.必要。15.一定,必定。16.必须。17.本来,理所当然。参见“須是”。18.到底,终于。19.有。20.是。21.却,可。表示转折。22.却,可。表示强调。23.虽然。24.即使。25.自;自然。26.正。27.通“嬃”。古时女子人名用字。参见“女嬃”。28.古邑名。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省滑县东西。29.姓。春秋时楚有须务牟。见《左传·昭公十三年》。
拼音
xū笔顺
丿 丿 丿 一 丿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xū的字 拼音为xu的字基础解释
见“须”。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須-中華語文大辭典須须ㄒㄩxū1.必須;應當。[例]~要|生活~知|終~一別|有花堪折直~折。2.〈書〉等待;等候。[例]~留|少~數日。3.生在下巴的鬍子;後泛指鬍鬚。「鬚」的古字。★現只用「須」。4.姓。
須-中華大字典1、須讀音:詢趨切,音需,虞韻。釋文:
❶面毛也。見《說文須部》。
〔注〕:鉉曰。此本~鬢之~。~、頁首也。彡、毛。借爲所~之~。俗書从水。非是。
〔按今字作鬚。段氏正作頤下毛也。注云。~在頤下。頾在口上。穊在頰。其名分別有定。釋名亦曰。口上曰髭。口下曰承漿。頤下曰鬚。耳旁曰髯。與許說合〕。
❷需也。《易歸妹》:歸妹以~。
❸止也。《書五子之歌序》:~於洛汭。
❹當也。宜也。《應璩文》:適有事務。~自經營。
❺求也。《陸雲九愍》:居靜言其何~。
❻有才智之稱。見《詩桑扈疏》。
❼待也。《儀禮士昏禮》:記某敢不敬~。
❽資也。見《正字通》。
❾用也。見《正字通》。
❿遲緩也。《左成二年傳》:子不少~。眾懼盡。
⓫~臾。少時也。《文選班彪賦》:聊~臾以婆娑。
〔按禮記曰。禮樂不可斯~去也。注。斯~、猶~臾也〕。
⓬欠~。導氣也。《爾雅釋獸》:魚曰~。
〔疏〕:魚之鼓動兩腮。若人之欠~導其氣息者。
⓭~捷。敗也。《方言》:南楚、凡人貧衣被醜敝謂之~㨗。
⓮星名。《史記天書婺女注》:~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
⓯密~。國名。《史記周書》:伐密~。
〔注〕:姞姓之國。〔當今甘肅靈臺縣西〕。
⓰夫~。草名。《爾雅釋草》:臺、夫~。
〔疏〕:臺、一名夫~。莎草也。
⓱~鸁。鳥名。《爾雅釋鳥》:鷉、~鸁。
⓲菜名。《爾雅釋草》:~、薞蕪。
⓳邑名。《詩載馳》:思~與漕。《朱傳》:衞邑。
⓴通沠。《詩匏有苦葉》:卬~我友。〔爾雅釋詁疏作卬沠〕。
㉑姓也。戰國~賈。魏大夫。
2、須讀音:逋還切,音班,删韻。釋文:班也。《禮記玉藻》:笏大夫以魚~文竹。《釋文》:用文竹及魚班也。
3、燘釋文:同胥。待也。《國策魏策》:臣爲王之楚。~臣之友而行。〔正字通云。與須、需、胥、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