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zhí

释义:1.脚面上接近脚趾的部分。2.〈书〉脚掌。3.〈书〉跺;踏。

组词

白跖 对跖 盗跖 跟跖 鸡跖 远跖 颜跖 跖地 鸭跖草 跖犬吠尧 跖狗吠尧 朝夷暮跖 高掌远跖 詈夷为跖 跖犬噬尧 盗跖之物 盗跖颜渊

拼音

zhí

笔顺

𠃍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zhí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基础解释

1.脚面上接近脚趾的部分。 2.脚掌。 3.践;踏。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足,石声。本义:脚掌) 同本义

    跖,足下也。——《说文》

    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吕氏春秋》

〈动〉

  1. 踏,踩

    跖劲弩。——《史记》

    蹠达膝。——《淮南子·脩务》

    上无凌虚之巢,下无跖实之蹊。——张协《七命》

    又如:跖实(兽足踏地)

  2. 跳跃

    跖魂负沴。——《汉书》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跖-中華語文大辭典

跖ㄓˊzhí1.〈書〉腳掌。[例]封熊之蹯,翰音之~(《晉書‧卷五十五‧張載列傳》)。2.〈書〉踩;踏。[例]故伊尹之興土功也,脩脛者使之~钁,強脊者使之負土(漢‧劉安《淮南子‧齊俗》)。3.用於人名。如盜跖,春秋時大盜。

跖-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í

1、[跖骨]zhí gǔ

构成脚掌的小型长骨,跟掌骨相似,共有5块,上端与跗骨相接,下端与趾骨相连。

2、[盗跖]dào zhí

传说中春秋后期 的人物。《荀子 不苟》说他声名显赫,像日月一样,与舜、禹一起流传久远。《庄子 盗跖》说他带 领起义部卒九千人,横行天下,所到之处大国不敢打开城门,小国国民纷纷躲进城堡。

3、[跖硬]zhí yìng

是谓踩踏硬弩强弓。

4、[踵跖]zhǒng zhí

喻相连接。

5、[跖痛]zhí tòng

跖骨处的一种痉挛性烧灼痛。

6、[跖徒]zhí tú

1.亦作“蹠徒”。 2.盗跖一流人物;横暴凶恶者。

7、[项跖]xiàng zhí

从头到脚掌。谓身高。

8、[跖跛]zhí bǒ

足部病变而致跛行。

9、[巨跖]jù zhí

指大盗。

10、[跖颜]zhí yán

1.亦作“蹠顏”。 2.盗跖和颜回。指善恶之人。

11、[跖实]zhí shí

1.亦作"跖实"。 2.谓兽类足踏实地而行。 3.借指走兽。

12、[讋跖]zhé zhí

因震慑而跳跃。唐 杜甫《朝献太清宫赋》:“忽翳日而翻万象,却浮云而留六龙。咸讋跖而壮慈应,终苍黄而昧所从。”

13、[柳跖]liǔ zhí

相传 春秋 末人,名 跖,居 柳下(今属 山东省),因称 柳下跖。

14、[桀跖]jié zhí

夏桀 和 柳下跖 的并称。泛指凶恶残暴的人。

15、[跖地]zhí dì

1.以足踏地。 2.指走兽。

16、[孔跖]kǒng zhí

孔子 与 柳下跖 的并称。

17、[偃跖]yǎn zhí

阻塞行路。

18、[跟跖]gēn zhí

脚后跟。

19、[跖行]zhí xíng

哺乳动物的一种行走方式。

20、[跗跖]fū zhí

鸟类的腿以下到趾之间的部分,通常没有羽毛,表皮角质鳞状。

21、[白跖]bái zhí

使用白弩的大盗。

22、[跖屈]zhí qū

关节。

23、[舜跖]shùn zhí

虞舜 和 盗跖 的并称。指圣人和恶人。

24、[颜跖]yán zhí

颜回 和 盗跖 的并称。

25、[跖戾]zhí lì

见"跖盭"。

26、[挡跖]dǎng zhí

犹抨击。

27、[詟跖]zhé zhí

因震慑而跳跃。

28、[蹻跖]qiāo zhí

亦作“蹻蹠”。古代大盗 庄蹻 与 盗跖 的并称。亦泛指盗贼。

29、[跖蹻]zhí qiāo

亦作“跖蹻”。

30、[掎跖]jǐ zhí

强引为依据。

31、[鸡跖]jī zhí

亦作“鸡蹠”。鸡足踵。古人视为美味。语本《吕氏春秋·用众》:“善学者若 齐王 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高诱 注:“跖,鸡足踵。”三国 魏 应璩《杂诗》之一:“狂言虽寡善,犹有如鸡跖。鸡跖食不已,齐王 为肥泽。”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生鱼熊掌,《孟子》所称。鸡跖猩脣,《吕氏》所尚。”宋 陆游《龟堂杂兴》诗之一:“朝来地碓玉新舂,鸡蹠豚肩异味重。”明 朱鼎《玉镜台记·成婚》:“鸡跖猩脣罗五鼎,红肥锦缕飞霜,肉臺盆内总膏粱。”

32、[远跖]yuǎn zhí

1.同“远蹠”。 2.犹远行。

33、[食跖]shí zhí

1.比喻善学而知识渊博。语出《吕氏春秋·用众》:“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鷄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高诱注:“跖,鷄足踵。喻学者取道众多,然后优也。”唐骆宾王《上梁明府启》:“若乃博闻强记,辨晋国之黄熊;将圣多能,识吴门之白马。言泉漱迥,惊瀑布以飞澜;文江澹虚,涵濯锦而翻浪。於是功超食跖,位典烹鲜。” 2.比喻广泛搜求,点滴积累知识。

34、[跖铧]zhí huá

农具名。即踏犁,今称大锹。

35、[践跖]jiàn zhí

犹踩踏。《楚辞·九章·哀郢》“心嬋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汉 王逸 注:“蹠,跋也……远视眇然,足不知所践蹠也。”

36、[跱跖]zhì zhí

1.同“跱蹠”。 2.停步踏足。喻笛声乍起于地。

37、[跖距]zhí jù

指鸡爪。

38、[足跖]zú zhí

脚底板。

39、[夷跖]yí zhí

伯夷 与 盗跖 的并称。古谓前者清廉,后者贪暴,常以喻善恶迥异之人。

40、[对跖]duì zhí

1.犹对立。郭沫若《再论<石鼓文>之年代·导言》:“马 説与余説对蹠,甚且可云不能两立。” 2.指对立的地位。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杨振声 的文笔,却比《渔家》更加生发起来,但恰与先前的战友 汪敬熙 站成对蹠。”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跖的反义词 跖的近义词 跖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跖能组什么词
  • 跖能组什么词语
  • 跖可以组什么词
  • 跖可以组什么词语
  • 跖字可以组什么词
  • 跖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跖字能组什么词
  • 跖字能组什么词语
  • 跖字开头的成语
  • 跖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