趱
拼音:zǎn
释义:1.赶(路);快走(多见于早期白话)。赶;加快(多见于早期小说、戏曲)。2.催促,催逼。
组词
趱趱 趱前 积趱 催趱 趱那 挤趱 趱路 促趱 云催雾趱拼音
zǎn笔顺
一 丨 一 丨 一 丿 ㇏ 丿 一 丨 一 丿 𠄌 丿 一 丨 一 丿 乚 丨 𠃍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zǎn的字 拼音为zan的字基础解释
赶(路);快走(多见于早期白话):紧~了一程。详细解释
催促;逼使
皂隶挥鞭趱行路,躜尔今朝入关去。——姚燮《粮船行》
又如:趱逼(催迫);趱马向前
赶;加快;加紧
长江后浪催前浪,一替新人趱旧人。——《张协状元》
又如:趱工(赶工、赶活);趱快(犹赶快);趱行(趱路。赶路);趱办(趱干,赶快办理);趱运(赶快运送)
积蓄
你积趱的金银过北斗。——《陈州粜米》
又如:趱足(积蓄);趱钱;趱物;趱家私
使,鼓 。
如:趱劲
移动 。
如:趱座,趱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趱趱-汉语大词典趱趱方言。犹趔趄。
●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八章:“黄澜生挽住婉姑小手跟在后面,一面问他女儿:‘楚表哥病得轧实不轧实?’‘我不晓得。’振邦说:‘那不轧实?才下轿子,就是一个趱趱。’”
同:趲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ǎn
1、[催趱]cuī zǎn
1.亦作“催儹”。催赶,督促。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我今亲身直至 絳州,催趲军马,走一遭去。”《水浒传》第四七回:“比及杀到 独龙冈 上,是黄昏时分,宋江 催趲前军打庄。”《儒林外史》第八回:“适值 江西 寧王 反乱,各路戒严,朝廷就把他推陞了 南赣道,催趲军需。”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平时催儹,逢限稽查。” 2.谓德业修养上努力前进。宋 朱熹《答王子合书》之十七:“后来自觉如此含胡,恐误朋友,方着力催儹功夫。” 3.清 代漕运,沿途地方官皆有督同催运责任,谓之趲重催空,省称催趲。《清会典事例·户部·漕运》:“康熙 元年题准,淮 北 淮 南沿河镇道将领等官,均有趲重催空之责。漕船入境,各按汛地,立即驱行,毋使停滞。如催趲不严,以致粮船停泊及纵军登岸生事,听所在督抚题参。”
2、[趱前]zǎn qián
提前。
3、[挣趱]zhèng zǎn
勉力赶做。
4、[趱行]zǎn xíng
赶路;快走(多见于早期白话)。
5、[趱路]zǎn lù
赶路。
6、[趱工]zǎn gōng
赶工、赶活。
7、[趱趱]zǎn zǎn
方言。犹趔趄。
8、[趱快]zǎn kuài
犹赶快。
9、[趱程]zǎn chéng
赶路。
10、[趱逼]zǎn bī
催迫。
11、[赶趱]gǎn zǎn
急行。
12、[挤趱]jǐ zǎn
紧紧追赶。
13、[促趱]cù zǎn
谓催促赶路。
14、[积趱]jī zǎn
1.亦作“积攒”。积蓄,积聚。宋 赵长卿《如梦令》词:“身外更无求,祇要夏凉冬暖,美满,美满,得过何须积趲。”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俺这里衙门静,活计艰,每月家俸钱刚把他这家私办,除公田又无甚别积趲。”《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他﹞就是积攒了几两银子,都使在这房子上。”明 徐渭《女状元》第一出:“既有了官,就有那官的俸禄,渐渐的积趲起来么,量着好作归隐之计。”《红楼梦》第一一四回:“岂知 王仁 心里想来,他妹妹不知积攒了多少。”冰心《往事二》九:“半年来的自欺自慰,相欺相慰,无数的忍泪吞声都积攒了来,有今日恣情的一恸!” 2.指积贮的钱财。鄢国培《巴山月》第十四章:“陆孟利 卖麻布居然比做裁缝强,除了养家活口外,还多少有点积攒,家道小康起来。”
15、[趱驰]zǎn chí
疾驰。
16、[那趱]nà zǎn
挪移,腾挪。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四三:“其乡村县镇人户,不那趲房屋安泊,多是暴露,并无居处。”
17、[趱那]zǎn nà
筹措。
18、[云催雾趱]yún cuī wù zǎn
谓如云雾的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