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
拼音:pào
释义:1.皮肤上长的像水泡的小疙瘩。
组词
疱疹 水疱 皴疱 燎疱 面疱 脓疱 起疱拼音
pào笔顺
丶 一 丿 丶 ㇀ 丿 𠃌 𠃍 一 乚同音字
拼音为pào的字 拼音为pao的字基础解释
皮肤上长的像水泡的小疙瘩。 也指凸出皮肤表面的火疱或脓疱。详细解释
面部所生的小疮,俗称粉刺
脸上的小疱一个一个都红而且亮起来。——茅盾《子夜》
皮肤上长的像水泡的小疙瘩 。
如:手上烫起了一个疱;小水疱;小脓疱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疱-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皰
疱-中華語文大辭典疱ㄆㄠˋpào皮膚上長出的水泡狀小顆粒。多因皮脂分泌過盛或病毒所引起。同「皰」。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pào
1、[疱疹]pào zhěn
1.常常成片出现在皮肤表面的黄白色或半透明的小水疱,如天花、水痘。 2.多发生在上唇或面部的皮肤病,局部先发痒,然后出现水泡状的隆起,微痛,一两周后结痂自愈。
2、[水疱]shuǐ pào
因病理变化,浆液在表皮里或表皮下聚积而成的小的隆起。
3、[脓疱]nóng pào
一种小而界线清晰的皮肤隆凸,含有脓和具有炎性基底。
4、[面疱]miàn pào
病名。因受风热而生的面部疮皰。
5、[皴疱]cūn pào
粗糙而有疙瘩。
6、[起疱]qǐ pào
1.变成带疱的病变。 2.使成为疱状。
7、[燎疱]liáo pào
燎泡。《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杂证》“汤火伤”注:“此证系好肉暴伤,汤烫火烧,皮肤疼痛,外起燎皰。”
8、[天疱疮]tiān pào chuāng
皮肤病,症状为皮肤表面发生水疱,疱皮薄而透明,内有浆液,化脓糜烂,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分,病因不明。词语来源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词语造句1、目的:分析天疱疮的临床和病理特性。2、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在皮质激素减量困难的寻常型天疱疮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安全性。3、我们的结论是虽然寻常性天疱疮是儿童期少见的疾病,但在看到儿童有口腔溃肠合并有皮卢病变时,必须把它列入鑑别诊断之一。4、本研究的结果发现,两组病人在发病年龄、类固醇使用之起始剂量、治疗天疱疮之药物总数,以及并发症比例有显著差异。5、寻常型天疱疮伴发口腔黏膜受累多见(73.1%)。6、目的探讨疱疹样天疱疮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特点。7、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技术在天疱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8、目的了解天疱疮抗体亚类在天疱疮发病中的作用。9、目的:探讨HLA-A、B单倍型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寻常型天疱疮的相关性。10、天疱疮抗体滴度下降。11、目的:探讨HLA-DR、DQ基因单倍型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寻常型天疱疮的相关性。12、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天疱疮的可能性。13、到目前为止,除了可溶性IL-2受体外,
9、[越殂代疱]yuè cú dài pào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