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
拼音:xíng
释义:1.刑罚,国家依据法律对罪犯施行的制裁。2.特指对犯人的体罚,如拷打、折磨等。3.(Xíng)姓。
组词
刑事 刑法 死刑 刑警 刑罚 行刑 刑侦 刑讯 量刑 附加刑 铸刑书 刑法典 刑事犯 刑徒砖 有期徒刑 刑事拘留 无期徒刑 刑事法庭 刑经圣制 刑夫克子 刑罚残酷 刑事判决 刑事诉讼拼音
xíng笔顺
一 一 丿 丨 丨 亅同音字
拼音为xíng的字 拼音为xing的字基础解释
1.刑罚:徒~。死~。 2.指对犯罪嫌疑人的体罚:用~。~讯。 3.古又同“型”。详细解释
同本义
利用刑人。——《易·蒙》。注:“兑折为刑。”
刑人之父子也。——《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
杀戮之谓刑。——《韩非子·二柄》
阴为刑。——《易·本命》
阴将始刑。——《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刑马作誓。——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膑至,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
又如:刑牛(古代盟誓时作牺牲用的牛);刑牲(古时为了祭祀或盟约而杀牲畜);刑马(古代结盟要杀马歃血,立誓为信,称“刑马”)
惩罚
刑其长吏。——《史记·陈涉世家》
五人之当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彼于刑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从而刑之。——《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刑吏(行刑的吏卒);刑民(受刑之民);刑臣(古时指受过宫刑的阉人。即后来的宦官,太监)
征讨 。
如:刑殄(征讨消灭)
以五刑纠万民。——《周礼·大司寇》
刑者,恶之末也。——《管子·心术》
五刑者,五常之鞭策也。——《白虎通》
刑者,惩恶而禁后者也。——《说苑·政理》
严断刑罚。——《左传·昭公六年》。疏:“对文则加罪为刑,收赎为罚。散则刑罚通也。”
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怒而滥用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因摸地上刑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死刑;徒刑;刑均(受到同样的刑罚);刑劫(滥用刑罚。刑,刑罚;劫,挟持);刑杖(刑具,行刑用的棍棒)
通“形”。形容,形体
死生因天地之刑。——《国语·越语》
夫諒彊之国,必先争谋、争刑、争权。——《管子·霸言》
凡乱者刑名不当也。——《吕氏春秋·正名》
通“型”。法式,典范,榜样
刑于寡妻。——《孟子·梁惠王上》
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诗·周颂·我将》
贱有实,敬无用,则人可刑也。——《管子·侈靡》
星相术语 。
如:刑克(刑妨,刑蹇。谓三刑,五行相克);刑害(三刑六害的合称);刑冲(指地支中相妨害的两类情况)
刑具 。
如:动刑;上刑;大刑
姓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刑-漢語大字典刑
《説文》:“刑(旧字形作‘̢ࠛ\u0019),剄也。从刀,幵聲。”林义光《文源》以为“刑”、“㓝”“蓋本同字。井譌爲开,復譌爲井耳。”
xíng 《廣韻》户經切,平青匣。耕部。
(1)杀;割。《説文·刀部》:“刑,剄也。”《吕氏春秋·順説》:“甲之事,兵之事也,刈人之頸,刳人之腹,隳人之城郭,刑人之父子也。”高誘注:“刑,殺也。”《戰國策·趙策二》:“(豫讓)自刑以變其容。”《後漢書·列女傳·劉長卿妻》:“長卿卒,妻防遠嫌疑,不肯歸寧。兒年十五,晚又夭殁。妻慮不免,乃豫刑其耳以自誓。”
(2)惩治。《廣雅·釋詁三》:“刑,治也。”《書·大禹謨》:“刑期于無刑。”《論語·公冶長》:“邦無道,免於刑戮。”明瞿式耜《再救五臣疏》:“刑賞定一時之案,是非垂千載之功。”
(3)刑罚。《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耻。”唐韓愈《原道》:“為之政以率其怠勌,為之刑以鋤其强梗。”《元史·張珪傳》:“德以出治,刑以防姦。”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医术和虐刑,是都要生理学和解剖学智识的。”
(4)灾害;伤害。《國語·越語下》:“天地未形,而先為之征,其事是以不成,雜受其刑。”韋昭注:“刑,害也。”《列子·楊朱》:“從性而游,不逆萬物所好;死後之名非所取也,故不為刑所及。”殷敬順釋文:“刑,害也。”明湯顯祖《牡丹亭·詰病》:“急與禳星,怕流星趕月相刑迸。”
(5)通“型”。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鼎部》:“刑,叚借為型。”1.铸造器物的模子。《爾雅·釋詁上》:“刑,法也。”郝懿行義疏:“刑者,型之叚音也。《説文》:‘型,鑄器之灋也。’經典俱借作刑。”《荀子·彊國》:“刑范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剖刑而莫邪已。”楊倞注:“刑范,鑄劍規模器也。”《淮南子·繆稱》:“金錫不消則不流刑。”高誘注:“刑,法。”于省吾新證:“刑,謂范也。”2·法度。《爾雅·釋詁上》:“刑,常也。”《詩·大雅·抑》:“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毛傳:“刑,法也。”鄭玄箋:“無廣索先王之道與能執度之人乎?”宋蘇軾《擬賜韓絳上表乞致仕不允詔》:“使吏民瞻師尹之儀刑。”3.正。《廣雅·釋詁一》:“刑,正也。”《詩·大雅·思齊》:“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刑,正也。’”《荀子·臣道》:“政令教化,刑下如影。”楊倞注:“刑,制也。”宋司馬光《上皇太后疏》:“慈孝之風,必自家刑國。”4.取法;以……为法。《詩·周頌·我將》:“儀式刑文王之典。”毛傳:“刑,法也。”鄭玄箋:“法行文王之常道。”《禮記·禮運》:“刑仁講讓,示民有常。”鄭玄注:“刑,猶則也。”宋文彦博《德號繼胡頌》:“孝慈盡於堯門,節儉刑於禹室。”5.成。《廣雅·釋詁三》:“刑,成也。”王念孫疏證:“刑、成聲相近。”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鼎部》:“型,字亦作侀。《禮記·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禮記·大傳》:“百志成,故禮刑。”鄭玄注:“刑,猶成也。”《漢書·終軍傳》:“若罰不阿近,舉不遺遠,設官竢賢,縣賞待功,能者進以保禄,罷者退而勞力,刑於宇内矣。”顔師古注:“刑,法也,言成法於宇内也。”
(6)通“形”。1.形体。《墨子·經上》:“生,刑與知處也。”畢沅注:“刑,同形,言人處世,惟形體與知識。”《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道法》:“虚無刑,其裻冥冥,萬物之所從生。”明郎瑛《七修類稿·天地類·水氣天地》:“天,氣也;地,質也;地之上,陽也,故氣焉;地之下,陰也,故水焉。此陽無刑而陰有跡也。”2.显现。《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道經》:“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按:《老子》傅奕本作“形”。宋文彦博《一生二賦》:“無名漸散,惟道也寂爾而日彰;有物將刑,惟一也淵兮而景從。”
(7)通“鉶”。古代盛羹用的鼎。《周禮·天官·内饔》:“脩刑膴胖。”鄭玄注:“刑,鉶羹也。”《漢書·司馬遷傳》:“飯土簋,歠土刑。”顔師古注:“刑,所以盛羹也。”
刑 xíng
① 名刑罚;刑法。《谏太宗十思疏》:“虽董之以严~,振之以威怒。” ② 动判刑;处罚。《陈涉世家》:“皆~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③ 动杀。《与陈伯之书》:“并~马作誓,传之子孙。” ④ 名同“型”。模型;铸造器物的模子。《荀子·强国》:“~范正,金锡美。” ⑤ 名同“型”。法式;典范。《诗经·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 ⑥ 动同“型”。作典范;作榜样。《齐桓晋文之事》:“~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家邦。”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íng
1、[受刑]shòu xíng
遭受刑罚,特指遭受肉刑。
2、[刑罚]xíng fá
刑法规定的、人民法院对犯罪人适用的、由专门机关执行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措施。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3、[苦刑]kǔ xíng
酷刑:受~。
4、[服刑]fú xíng
服徒刑:服了两年刑。正在监狱里~。
5、[刑法]xíng fǎ
对犯人的体罚。
6、[刑具]xíng jù
用来逼问口供或执行刑罚的器具,如夹棍、老虎凳、绞架等。
7、[私刑]sī xíng
指不按照法律程序而私下施加的刑罚。
8、[严刑]yán xíng
极厉害的刑法(xíng·fa)或刑罚:~峻法。~拷打。
9、[死刑]sǐ xíng
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10、[刑事]xíng shì
属性词。有关刑法(xíngfǎ)的:~犯罪。~案件。~法庭。
11、[徒刑]tú xíng
1.对犯罪分子判处剥夺人身自由并予监禁的刑罚。分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2.清代以前指服劳役的刑罚。
12、[刑侦]xíng zhēn
刑事侦查:~人员。
13、[刑警]xíng jǐng
刑事警察的简称。
14、[刑拘]xíng jū
刑事拘留的简称。
15、[判刑]pàn xíng
判处刑罚。
16、[缓刑]huǎn xíng
按法律规定暂不执行刑罚,给予一定的考验期,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犯罪人接受考验的刑罚宣告制度。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才可以宣告。缓刑期间没有再犯新罪,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如又犯新罪,则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罪作出判决,把新罪与前罪按数罪并罚处理。
17、[量刑]liàng xíng
法院根据犯罪者所犯罪行的性质、情节,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以及认罪的表现,依法判处一定的刑罚。
18、[减刑]jiǎn xíng
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罚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19、[刑期]xíng qī
由法院判决宣告的刑罚的期限。
20、[酷刑]kù xíng
残暴狠毒的刑罚:~逼供。
21、[行刑]xíng xíng
执行刑罚,有时特指执行死刑。
22、[刑讯]xíng xùn
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审讯方法。法律禁止刑讯逼供。
23、[刑场]xíng chǎng
旧称法场。处决犯人的处所。
24、[刑律]xíng lǜ
刑法(xíngfǎ):触犯~。
25、[刑部]xíng bù
官署名。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法律、刑狱等。
26、[罪刑]zuì xíng
罪情与量刑裁处。
27、[绞刑]jiǎo xíng
一种残酷的死刑。用绞索把人勒死。
28、[重刑]zhòng xíng
1.重的刑罚。《吴子·治兵》:“进有重赏,退有重刑。”《尉缭子·重刑令》:“使民内畏重刑,则外轻敌。” 2.加重刑罚;施以严刑。《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洩命重刑,臣亦不为。”《商君书·画策》:“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隋书·赵煚传》:“尝有人盗 煚 田中蒿者,为吏所执……﹝ 煚 ﹞慰諭而遣之,令人载蒿一车以赐盗者,盗者愧恧,过於重刑。” 3.犹慎刑。谓不轻易用刑。《礼记·王制》“王命三公参听之”汉 郑玄 注:“王使三公復与司寇及正共平之,重刑也。”
29、[极刑]jí xíng
指死刑:处以~。
30、[临刑]lín xíng
将要受死刑。
31、[宫刑]gōng xíng
也叫腐刑。古代阉割生殖器的残酷肉刑。
32、[处刑]chǔ xíng
法院依照法律对犯罪人判处刑罚。
33、[主刑]zhǔ xíng
可以独立用于犯罪人的刑罚。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种类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区别于“附加刑”)。
34、[火刑]huǒ xíng
1.将人绑在柱上用火烧死的刑法。 2.烧死或用火烧拷问。
35、[杖刑]zhàng xíng
古代刑罚之一。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杖作为刑种始自 东汉。
36、[上刑]shàng xíng
为了逼供,对受审人使用刑具。
37、[刑名]xíng míng
1.古代指法律:~之学。 2.刑罚的名称,如死刑、徒刑等。 3.清代指地方上刑事方面的事务:~师爷。
38、[肉刑]ròu xíng
也叫体刑。摧残人的肉体的刑罚。中国古代有切断肢体、割裂肌肤的墨、劓、剕、宫等。
39、[大刑]dà xíng
重刑。
40、[执刑]zhí xíng
依法枪决死刑犯人;泛指实施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