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gào

释义:1.古代一种劝诫性文体。2.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3.指上级告诉下级。

组词

典诰 大诰 官诰 诰令 金诰 命诰 七诰 五花诰 诰敕房 九云诰 诰命人 知制诰 典谟训诰 诰封夫人 诰札出身 五花官诰 谆谆告诫 诰命夫人 侯门诰命

拼音

gào

笔顺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gào的字 拼音为gao的字

基础解释

1.古代统治者一种训诫勉励的文告。 2.封建帝王对臣子任命或封赠的文字。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言,告声。本义:告诉)

  2. 同本义,上告下曰诰

    诰,告也。——《说文》。段注:“以言告人,古用此字,今则用告字。以此诰为上告下之字。”

    按,上告下之义,古用诰,秦复造诏安当之。——《说文通训定声》

    伊尹申诰于王。——《书·太甲下》

    后以施命诰四方。——《易·姤》

    告上曰告,发下曰诰。——《列子·杨朱》注

    雅告奥义。——《书·序》

    诰誓不及五帝。——《荀子·大略》。注:“诰誓以言辞相诫约也。”

    至秦又造诏字以当之。——《书·大诰》释文

    又如:诰命夫人(特指受封赠的夫人);诰授(以诰命授与);诰文(帝王的祷告文字)

  3. 告诫;劝勉

    近臣谏,远臣谤,舆人诵,以自诰也。——《国语·楚语上》

    又如:诰毖(告诫);诰教(告诫教育)

〈名〉

  1. 告诫之文。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 。古者上下有诰,秦废古制称制、诏。唐称制不称诰。宋始以诰命庶官,凡追赠大臣、贬谪有罪、赠封其祖父妻室,不宜于廷者,皆用诰,通谓之制

    一品至五品,皆授以诰命,六品至九品,皆授以敕命。——《清会典事例》

    又如:诰敕(旧制官吏受封的文书);诰券(皇帝任命和封赠的文书);诰策(诰令策书);诰章(诏令)

    颁诰

    诰令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诰-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诰-辞源3

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ào

1、[诰命]gào mìng

1.帝王对臣子的命令。 2.封建时代指受过封号的妇女(多见于早期白话)。

2、[诰封]gào fēng

封建王朝对官员及其先代、妻室授予爵位或称号。

3、[大诰]dà gào

1.《尚书》篇名。《书·大诰序》:“武王 崩,三监及 淮 夷叛,周公 相 成王,将黜 殷,作《大誥》。”孔 传:“陈大道以誥天下,遂以名篇。”后用以泛称典诰之文。《周书·苏绰传》:“自 有晋 之季,文章竞为浮华,遂成风俗。太祖 欲革其弊,因 魏帝 祭庙,羣臣毕至,乃命 绰 为大誥,奏行之。” 2.明 洪武 十八年颁布的法律文件。内分十种项目,颁之学宫以课士,令人人习之。不久又颁布续编、三编。参阅《明史·太祖纪三》、《明通鉴·太祖洪武十八年》。

4、[制诰]zhì gào

1.皇帝的诏令。 2.指承命草拟诏令。

5、[诰敕]gào chì

亦作“誥勅”。朝廷封官授爵的敕书。《宣和遗事》前集:“﹝ 张叔夜 ﹞前来招诱 宋江 和那三十六人归顺 宋 朝,各受武功大夫誥勑,分注诸路巡检使去也。”明 贾仲名《昇仙梦》第二折:“今日箇受誥勅,做通判到 江西。”《明史·太祖纪二》:“文武官年六十以上听致仕,给以誥敕。”

6、[申诰]shēn gào

反复告诫。

7、[诰告]gào gào

告诉。

8、[诰箓]gào lù

天帝的诏诰和符箓。

9、[雅诰]yǎ gào

雅正的文告、训诫。《书序》:“至于 夏、商、周 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誥奥义,其归一揆。”孔颖达 疏:“至于 夏、商、周 三代之书,虽復当时所设之教,与皇及帝坟典之等不相伦类,要其言皆是雅正辞誥,有深奥之义,其所归趣,与坟、典一揆。”《晋书·儒林传赞》:“雅誥弗论,微言復显。”唐 杜甫《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之四:“足食足兵,先哲雅誥,盖有兵无食,是谓弃之。”

10、[诰勑]gào chì

见“誥敕”。

11、[诰籍]gào jí

记录朝廷对官员封赠之事的簿籍。

12、[璧诰]bì gào

刻在璧玉上的诰文。

13、[往诰]wǎng gào

往昔的文告。

14、[五诰]wǔ gào

指《尚书》中《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

15、[七诰]qī gào

南朝 梁 陶弘景 撰《真诰》二十卷,分为《运题象》、《甄命授》、《协昌期》、《稽神枢》、《阐幽微》、《握真辅》、《翼真检》七篇。后因以“七誥”泛称道教经典。

16、[诰辞]gào cí

即诰词。

17、[玺诰]xǐ gào

诏令的一种。用以授官或加封。

18、[谟诰]mó gào

谟与诰。

19、[诏诰]zhào gào

文体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发布的命令、文告。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诏策》:“两 汉 詔誥,职在尚书。”《宋史·选举志二》:“今进士纯用经术。如詔誥、章表、箴铭……其文皆朝廷官守日用不可闕,且无以兼收文学博异之士。”清 钱泳《履园丛话·阅古·铁券》:“按自 忠懿王 纳土后,至 太宗 之 淳化 元年,杭州 守臣以前券及竹册、玉册各三副,詔誥百餘函进呈。”

20、[结诰]jié gào

鸟名。即布谷鸟。

21、[紫诰]zǐ gào

指诏书。古时诏书盛以锦囊,以紫泥封口,上面盖印,故称。

22、[灵诰]líng gào

道书。

23、[诰令]gào lìng

朝廷、君上发布的命令。

24、[诰谕]gào yù

告示。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赴难”和“逃难”》:“用诰谕,用刀枪,用书报,用煅炼,用逮捕,用拷问,直到去年请愿之徒,死的都是‘自行失足落水’,连追悼会也不开的时候为止,这才显出了新教育的效果。”

25、[庭诰]tíng gào

古代指家训文字。亦泛指家教。

26、[诰誓]gào shì

1.古代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穀梁传·隐公八年》:“誥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范宁 注:“誥誓,《尚书》六誓七誥是其遗文。五帝之世道化淳备,不须誥誓而信自著。”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唐 虞 流于典謨,商 夏 被于誥誓。”范文澜 注:“《尚书》所载皆典謨训誥誓命之文。”《新唐书·柳浑传》:“浑 跪曰:‘五帝无誥誓,三王无盟诅,盖盟诅之兴皆在季末。’” 2.借指《尚书》。《文选·班固<典引>》:“帝者之上仪,誥誓所不及已。”蔡邕 注:“本事曰誥,戎事曰誓。”吕延济 注:“誥誓谓《尚书》也。言 汉 帝之仪则,《尚书》所载亦不及也。”

27、[周诰]zhōu gào

指《尚书·周书》中的《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等篇。

28、[封诰]fēng gào

明 清 帝王对五品以上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授予封典的诰命。

29、[诰书]gào shū

皇帝诰封臣下所颁发的文书。

30、[诰教]gào jiào

告诫、教育。

31、[诰语]gào yǔ

古代君王告诫民众的文告。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一节:“《洛诰》上‘惟 周公 诞保 文 武 受命惟七年’,很明白地记载着,所以 周公 在各种诰语里面也是自己称王。”

32、[诰轴]gào zhóu

书写皇帝命令的卷轴。

33、[诰券]gào quàn

皇帝赐封臣下所颁发的文书。明 王錡《寓圃杂记》卷上:“敬中 时年七岁,得父爵。太宗 即位,公主纳其誥券。”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封谥同本人名》:“隆庆 初,给故新建伯 王守仁 誥券勋号,亦有‘守正’二字,则以二名不偏讳也。”《清史稿·世祖纪一》:“满洲 开国诸臣,运筹帷幄,决胜庙堂,汗马著勋,开疆拓土,应加公、侯、伯世爵,锡以誥券。”

34、[遗诰]yí gào

1.犹遗训。 2.犹遗诏。

35、[鸿诰]hóng gào

敬称诰命。

36、[诰戒]gào jiè

告诫。

37、[诰毖]gào bì

告诫。

38、[辞诰]cí gào

诰辞。指上古朝廷诏策之辞。

39、[禅诰]shàn gào

禅让皇位的诏书。

40、[演诰]yǎn gào

起草诏令。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诰的反义词 诰的近义词 诰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诰能组什么词
  • 诰能组什么词语
  • 诰可以组什么词
  • 诰可以组什么词语
  • 诰字可以组什么词
  • 诰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诰字能组什么词
  • 诰字能组什么词语
  • 诰字开头的成语
  • 诰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