郞
拼音:láng
释义:1.“郎”的旧字形。同“郎”。
拼音
láng笔顺
丶 𠃍 一 一 𠄌 丿 丶 ㇌ 丨同音字
拼音为láng的字 拼音为lang的字基础解释
同“郎”。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郞-中華大字典1、郞讀音:盧當切,音廊,陽韻。釋文:
❶魯亭也。見《說文》。《通訓定聲》:按魯有二~。左隱元年傳。費伯帥師城~。此魯遠邑。在今山東兖州府魚臺縣東北。費伯之食邑。其後以邑爲氏。又隱九年夏城~。此魯近郊之邑。莊十年次于~。哀十一年戰于郊。檀弓云。戰于~者。在今兗州府滋陽縣西北。春秋所書之~、多此也。
❷君也。見《廣雅釋詁》。《疏證》:~之言良也。
❸男子之美稱。《唐書房玄齡傳》:僕閱人多矣。無如此~者。
❹女子亦可稱~。〔古詩〕:不知木蘭是女~。
❺婦謂夫爲~。《晉書列女傳》:天壤之間。乃有王~。
❻僕稱主曰~。《唐書宋璟傳》:君非其家奴。何~之云。
❼謂人兒曰~。〔蘇軾詩〕:二老白接䍦。兩~烏角巾。〔俗謂令~、公~、本此〕。
❽唐宋人小字多稱~。唐韓偓、小字冬~。宋王安石、小字貛~。
❾官名多稱~。如秦漢之議~、中~、侍~、~中。初本職宿衞。其後任曹務者亦稱尙書~。至隋世且增置員外~。唐宋以後則以侍~爲各部長官。~中、員外~、爲各部屬員矣。
❿僧人漁父亦稱~。僧曰緇~。漁曰漁~。
⓫~罷。閩人呼父也。見《靑箱雜記》。
⓬~當。疲勞也。《王仁裕開元遺事》:三~~當。
〔又〕:舞袖長也。詳當字。
⓭夜~。國名。漢屬牂牁郡。今屬貴州省。
⓮重~。累屋也。〔周書作雒〕:重亢重~。
⓯索~。酒名。《水經河水注》:索~反語爲桑落也。
⓰佛~。法國幣名。詳佛字。
⓱通廊。《史記司馬相如傳》:今陛下累~臺、恐其不高。
⓲姓也。漢~顗。唐~士元。
2、蛩釋文:同郞。見《說文長箋》。
【读音】lánɡ
【繁体】郞
郞láng
⒈同“郎”。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áng
1、[门郞]mén láng
1.守卫宫门的官吏。
2、[鱼郞]yú láng
渔夫;渔人。
3、[冯郞]féng láng
指汉冯唐。
4、[马郞]mǎ láng
旧指苗彝等族女子未婚前的情人。
5、[女郞]nǚ láng
古汉语中对年青女孩“女中之郎”的赞美之意的叫法,在现代汉语中更为广泛被应用(星女郎,摩登女郎,赛车女郎,比基尼女郎等)。所描述的女性基本特征是;年青,时尚,有活力,已经渡过青春初期的不成熟,有一定的思想和内涵的现代女青年。
6、[黑面郞]hēi miàn láng
猪的别名。
7、[点筹郞]diǎn chóu láng
《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帝在房州时,常谓后曰:'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及得志,受上官昭容邪说,引武三思入宫中,升御床,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丑声日闻于外。"后以"点筹郎"指唐中宗。
8、[夜郞自大]yè láng zì dà
汉代西南邻国中,夜郎国(在今贵州西部)最大。夜郎国的国君问汉朝使臣道:“你们汉朝大呢?还是我们夜郎国大呢?”(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后来用“夜郎自大”指妄自尊大。
9、[不郞不秀]bù láng bù xiù
不稂不莠。比喻不成材。
10、[认奴作郞]rèn nú zuò láng
形容昏馈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