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
拼音:shuāi
释义:1.由强转弱。
组词
衰老 盛衰 衰减 衰朽 衰败 衰鬓 未老先衰 神经衰弱 半衰期 衰变拼音
shuāi笔顺
丶 一 丨 𠃍 一 一 丿 𠄌 丿 ㇏上紧下松。上部四个横向笔画排列均匀、平行,中横宜长。下部撇捺舒展,撇捺收笔高于竖提。竖提要正,长短适中。
同音字
拼音为shuāi的字 拼音为shuai的字基础解释
微弱;变弱。详细解释
〈动〉
(会意。从衣,从冄( rǎn)。“冄”象草毛茸茸的样子。是“蓑衣”的“蓑”的本字。( suǒ)本义:蓑衣。)
力量减退,衰落,没落。与“盛”相对
衰则气复反入。——《素问·疟论》。注:“谓病衰退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又如:衰末(衰落微末);衰旺(衰落与旺盛);衰季(衰微末世);衰废(衰败颓废);衰宗(殁落残败的宗族);衰门(寒门);衰薄(颓废浇薄。多指道德风尚)
减少;削弱
其周德之衰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注:“小也。”
昔周道衰微。——《谷梁传序》。疏:“谓衰弱陵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楚辞·屈原·涉江》
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
又如:风势渐衰;衰颓(衰败);衰止(衰减而止息);衰乏(衰退疲乏);衰色(指姿色衰减的女子)
枯萎;凋谢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唐· 白居易《惜牡丹花》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宋·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雨洒江天》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乐府诗辞·长歌行》
又如:衰红(凋谢的花);衰条(枯枝);衰黄(枯黄)
〈形〉
衰老
年衰志悯。——《淮南子·主术》。注:“老也。”
人之老也形盖衰。——《吕氏春秋·去宥》。注:“肌肤消也。”
而臣衰,窃爱怜之。——《战国策·战策》
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衰颜(衰老的容颜);衰暮(老年;晚年);衰冗(衰老冗废);衰年(衰老之年);衰枯(衰老干枯);衰耄(衰老;年老糊涂)
人老时鬓发疏落变白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剑南诗稿》
又如:衰白(人老时鬓发疏落变白);衰鬓(年老而疏白的鬓发。多指暮年)
衰弱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唐· 杜甫《石壕吏》
又如:衰癃(衰弱多病);衰迈(衰弱老迈);衰困(衰弱困顿);衰窿(衰弱抱病)
懈怠
年既老而不衰。——《楚辞·涉江》。注:“懈也。”
又如:衰葸(懈怠畏惧);衰惰(怠惰);衰堕(懈怠)
另见 cuī
〈名〉
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毛边丧服
共丧衰亦如之。——《周礼·天官·内司服》
无衰麻之服。——《荀子·礼论》
子墨衰緻, 梁弘御戎, 莱驹为右。——《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衰衣(衰服。古代的丧服);衰杖(居丧用的麻緻与哭丧棒);衰冠(丧服,衰衣丧冠)
下,从上到下的次序 。
如:衰杀(等差);衰构(分门别类构拟文辞)
〈动〉
由大到小依照一定的标准递减 。
如:衰分(古代数学名词。谓从大渐差而小);衰序(衰次。按一定比数递减的次序);衰征(衰政。视土地之差等以征税)
减少 。
如:衰少(减少);衰乏(减少缺乏)
另见 shuāi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衰衰-辞源3【衰₂衰₂】瘦瘠貌。漢 揚雄 太玄三 衆:“兵衰衰,見其病,不見輿尸。”注:“衰衰,瘦瘠之貌也。”
衰衰-汉语大词典衰衰(I)瘦瘠貌。
●汉扬雄《太玄·众》:“次八,兵衰衰,见其病,不见舆尸。”
范望注:“衰衰,瘦瘠之貌也。”
衰衰(II)下垂貌;纷披貌。
●《释名·释兵》:“绥,夏后氏之旌也,其形衰衰也。”
●唐韩愈《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南山有高树,花叶何衰衰!”
●宋梅尧臣《次韵和永叔雨中寄原甫舍人》:“赖得春巢燕未归,高檐终日雨衰衰。”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uāi
1、[衰老]shuāi lǎo
生物体或生物体的一部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衰退现象,伴随功能下降,对环境的应激能力减弱。
2、[衰落]shuāi luò
(事物)由兴盛、强大转向没落、弱小。
3、[衰退]shuāi tuì
1.(身体、精神、意志、能力等)趋向衰弱:记忆力~。 2.(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衰落:经济~。
4、[衰败]shuāi bài
衰落:家业~。
5、[衰弱]shuāi ruò
1.(身体)不强健;虚弱:身体~。神经~。心脏~。 2.(事物)不强盛:在我军有力反击下,敌军攻势已经~。
6、[兴亡盛衰]xīng wáng shèng shuāi
指人与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7、[盛衰]shèng shuāi
兴胜和衰败。
8、[衰竭]shuāi jié
由于疾病严重而生理机能极度减弱:心力~。器官~。
9、[衰减]shuāi jiǎn
减弱;减退:功能~。精力日渐~。
10、[不衰]bù shuāi
1.不衰退;不减弱。《楚辞·九章·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王逸 注:“衰,懈也。”汉 张衡《思玄赋》:“潜服膺以永靚兮,緜日月而不衰。”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有 大梁 夙将 超唯 为岭外刺史,年将九十矣,耳目不衰。”清 徐士銮《宋艳·奇异》:“平日嗜酒,膳食尽废,清瘦柴立,而精明殊不衰。” 2.不止。《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讲诵弦歌不衰。”
11、[兴衰]xīng shuāi
兴盛和衰落。
12、[早衰]zǎo shuāi
(生物体)过早衰老。
13、[衰亡]shuāi wáng
衰落以至灭亡。
14、[衰变]shuāi biàn
大量的同种原子核因具有放射性而发生转变,使处于原状态的核数目不断减少的过程。不稳定的粒子自发地转变为新粒子的过程也叫衰变。
15、[衰微]shuāi wēi
(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旺:国力~。家道~。
16、[衰草]shuāi cǎo
干枯的草。
17、[衰颓]shuāi tuí
(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
18、[衰朽]shuāi xiǔ
衰弱腐朽;衰老:~的王朝。~残年。
19、[衰萎]shuāi wěi
衰败萎缩:被霜打过的野草渐渐~下来。
20、[衰耗]shuāi hào
衰落减损;减弱。
21、[衰惫]shuāi bèi
衰弱疲乏。
22、[衰条]shuāi tiáo
枯枝。
23、[衰废]shuāi fèi
1.犹衰败。 2.犹荒废。 3.衰老病弱。 4.指衰老病弱的身体。
24、[衰慵]shuāi yōng
衰老慵懒。宋 苏辙《迎寄王适》诗:“安心且作衰慵伴,海底鯤鱼会化鹏。”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萧七》:“岳父母并出,曰:‘拙女久蒙温煦。老身以残年衰慵,有疎省问,或当不怪耶?’”
25、[端衰]duān shuāi
古丧服上衣。
26、[衰病]shuāi bìng
体弱多病。
27、[疏衰]shū shuāi
即齐衰。丧服中“五服”之一,规格次于斩衰。《仪礼·丧服》:“疏衰裳:齐牡麻絰,冠布缨,削杖,布带,疏屨,三年者。”郑玄 注:“疏犹麤也。”《礼记·曾子问》:“其殯服,则子麻弁絰,疏衰,菲杖。”孔颖达 疏:“疏衰,是齐衰也。”
28、[衰靡]shuāi mí
衰败淫靡。
29、[頽衰]tuí shuāi
颓废衰弱。清 杨端本《岁饥行》之三:“道傍一老翁,頽衰形傴僂。”殷夫《夜的静……》诗:“我颓衰不如感伤的诗人,我勇猛不及气吞山河的战将。”
30、[衰粗]shuāi cū
见“衰麤”。
31、[衰葛]shuāi gě
丧服,衰衣葛绖。
32、[衰癃]shuāi lóng
衰弱多病。《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二年》:“乃以衰癃之质,起於閒废之中,迎置宫闈,进加位号。”
33、[颓衰]tuí shuāi
颓废衰弱。
34、[衰翁]shuāi wēng
1.老翁。宋 欧阳修《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宋 陆游《晓出东城马上作》诗:“晓出东城数帜红,蒙茸狐貉拥衰翁。” 2.披着蓑衣的老翁。宋 辛弃疾《乌夜啼·廓之见和复用前韵》词:“千尺蔓,云叶乱,繫长松。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
35、[五衰]wǔ shuāi
佛教语。谓天上众生寿命虽长,临命终时,亦有五种预兆,即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
36、[钝衰]dùn shuāi
指迟钝衰老(之人)。
37、[衰杖]shuāi zhàng
居丧用的麻绖与哭丧棒。
38、[衰頽]shuāi tuí
1.衰落颓败。《三国志·魏志·田畴传》:“汉 室衰穨,人怀异心,唯 刘公 不失忠节。”李石曾《无政府说》:“羡各国之强盛,而恶 满 政府之衰頽,欲希冀代 满 政府握政权而争雄于世界,此为利害之见。”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 2.指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晋 葛洪《抱朴子·自叙》:“今齿近不惑,素志衰頽。”明 唐寅《题戈文雪景》诗:“白髮衰頽聊遣岁,山妻稚子笑颜开。”清 顾炎武《与王虹友书》:“惟是筋力衰隤,山川缅邈,获麟西野,粗成拨乱之书。”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突然,晴天一声霹雳,惊醒了麻木的乡村,也惊醒了 林道静 麻木、衰颓的心。” 3.枯败。宋庆龄《为新中国而奋斗》:“帝国主义的日渐衰颓的花朵正在历史的藤枝上枯萎了。”碧野《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一章一:“祠里衰颓的 周 代古柏,和大殿前构筑得非常奇巧的大十字桥,都不能引起团长 高陵 的兴致。”
39、[衰月]shuāi yuè
指不吉之月。
40、[老衰]lǎo shuāi
年老体衰;衰老。《荀子·正论》:“夫礼义之分尽矣,擅让恶用矣哉?曰:‘老衰而擅。’是又不然。”汉 卫宏《汉官旧仪》卷下:“年五十六老衰,乃得免为庶民,就田里。”鲁迅《坟·未有天才之前》:“因为倘不遭了戕贼,他就会生长,成熟,老成;独有老衰和腐败,倒是无药可救的事!”
cuī
1、[齐衰]zī cuī
丧服名。为五服之一。服用粗麻布制成,以其缉边缝齐,故称“齐衰”。服期有三年的,为继母、慈母;有一年的,为“齐衰期”,如孙为祖父母,夫为妻;有五月的,如为曾祖父母;有三月的,如为高祖父母。《仪礼·丧服》:“同居,则服齐衰期,异居,则服齐衰三月。”《史记·赵世家》:“赵武 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絶。”《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七年》:“礼,父在为母服周年,则天皇后 改服齐衰三年。”清 袁枚《新齐谐·鬼买儿》:“鬼来駡曰:‘此系齐衰,孙丧祖之服。我嫡母也,非斩衰不可。’”参见“五服”。
2、[等衰]děng cuī
等次。衰(cu ī)。
近义词
shuāi
1、[败]bài
1.在战争或竞赛中失败(跟“胜”相对):战~国。立于不~之地。甲队以二比三~于乙队。 2.使失败;打败(敌人或对手):大~侵略军。 3.(事情)失败(跟“成”相对):功~垂成。不计成~。 4.毁坏;搞坏(事情):身~名裂。伤风~俗。成事不足,~事有余。 5.解除;消除:~毒。~火。 6.破旧;腐烂:~絮。~肉。 7.凋谢;枯萎:~叶。塘里的荷花都~了。 8.败落:好好的一个家~在他手里了。 9.使败落:~家。
反义词
shuāi
1、[兴]xīng
1、[兴]xìng
1.兴盛;流行。现在已经不~这种式样了。2.使盛行。3.开始;发动;创立。4.起;起来。5.准许。6.或许。7.姓。
兴致;兴趣。
2、[盛]shèng
2、[盛]chéng
1.兴盛;繁盛。2.强烈;旺盛。3.盛大;隆重。4.丰富;丰盛。5.深厚。6.普遍;广泛。7.用力大;程度深。8.姓。
1.把东西放在容器里。2.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