螂
拼音:láng
释义:1.见“蟑螂”。昆虫,身体扁平,黑褐色,能发出臭味。常咬坏衣物,污染食物,并能传染伤寒、霍乱等疾病,是害虫。种类很多。也叫蜚蠊。2.见“螳螂”。(只)一种昆虫,体细长,绿色或枯黄色,头呈三角形,触角成丝状,胸部细长,前腿发达像镰刀,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3.见“蚂螂”。〈方〉蜻蜓。4.见“虼螂”。蜣螂。5.见“蜣螂”。(只)昆虫,背有坚硬的甲壳,胸部和脚有黑褐色长毛,会飞,以动物尸体或粪尿为食,常把粪滚成球形。俗称屎壳郎。
组词
蟑螂 螳螂 蜣螂 刀螂 虼螂 螂蚁 鹤势螂形 蜣螂抱粪 螳螂捕蝉 螳螂捕蛇 螳螂奋臂 螳螂黄雀 螳螂拒辙 蜣螂之转拼音
láng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 丶 𠃍 一 一 𠄌 丶 ㇌ 丨同音字
拼音为láng的字 拼音为lang的字基础解释
见 〔蟑螂〕 、 〔螳螂〕 、 〔蜣螂〕详细解释
(形声。从虫,郎声。本义:螳螂:虫名) 同本义。有螳螂、蜣螂、蟑螂、蚂螂 。
如:螂蜩(蝉的一种。体长七八分,色黑,杂黄绿斑纹,腹部面有白粉,翅无色透明);螂蚁(雄蟹的别名)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螂-中華語文大辭典螂ㄌㄤˊlánɡ1.參見【螳螂】。2.參見【蟑螂】。
螂-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螂虫915ㄌㄤˊláng參見「螳螂螳螂」、「蟑螂蟑螂」等條。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áng
1、[蟑螂]zhāng láng
昆虫,身体扁平,黑褐色,能发出臭味。常咬坏衣物,污染食物,并能传染伤寒、霍乱等疾病,是害虫。种类很多。也叫蜚蠊。
2、[螳螂]táng láng
昆虫,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触角呈丝状,胸部细长,有翅两对,前腿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有的地区叫刀螂。
3、[蜣螂]qiāng láng
昆虫,全身黑色,胸部和脚有黑褐色的长毛,吃动物的尸体和粪尿等,常把粪滚成球形。有的地区叫屎壳郎。
4、[螂蚁]láng yǐ
雄蟹的别名。
5、[连巴螂]lián bā láng
鲶鱼,鲶鱼俗称塘虱,又称怀头鱼。
6、[鹤势螂形]hè shì láng xíng
指腰肢纤袅,体态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