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bì

释义:1.(~子)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片状器物,如竹箅子、铁箅子、纱箅子、炉箅子。

组词

箅子 炉箅子 铁箅子 迦箅香

拼音

笔顺

丿 丿 𠃍 丿

同音字

拼音为bì的字 拼音为bi的字

基础解释

箅子,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器具:竹~子。炉~子。

详细解释

〈名〉

  1. 蒸锅中的竹屉。后指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器具

    箅,所以蔽甑底者也。从竹,畀声。——《说文》。按,甑以蒸饭,底有七穿以竹席蔽之。

    敝箅不能救盐池之碱,阿胶不能止 黄河之浊。—— 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箅-中華語文大辭典

箅ㄅ丨ˋbì指一種有縫隙或孔眼的片狀器具,墊在鍋底,可用來蒸熟食物。俗稱「箅子」。

箅-中華大字典

1、箅讀音:必計切,音閉,霽韻。釋文:
❶蔽也。所㠯蔽甑底。見《說文》。《段注》:甑者、蒸飯之器。底有七穿。必以竹席蔽之。米乃不漏。
❷蔽輪亦曰~。《考工記輪人注》:輪~則車行不掉。
2、箅讀音:邦爾切,音彼,紙韻。釋文:佛經、迦~。此云、藿香。見《翻譯名義》。
3、箄讀音:補弭切,音俾,紙韻。釋文:簁~也。見《說文》。《段注》:絫呼曰簁~。單呼曰~。
4、箄讀音:邊迷切,音篦,齊韻。釋文:
❶小籠也。《方言》:氊小者、南宋謂之簍。自關而西秦晉之間謂之~。
 〔注〕:今江東籠呼爲~。
❷捕魚器也。見《類篇》。
5、箄讀音:蒲街切,音牌,佳韻。釋文:大桴也。《後漢岑彭傳》:公孫述遣其將將數萬人乘枋~下江關。
 〔注〕:枋~、以竹木爲之。浮於水上。
6、箄讀音:必至切,音畀,寘韻。蒲歷切,音辟,錫韻。釋文:薄也。見《集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箅子]bì zi

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器具,如蒸食物用的竹箅子,下水道口上挡住垃圾的铁箅子等。

2、[茶箅]chá bì

明代边销茶的计量单位。

3、[水箅]shuǐ bì

用高强度复合材料制作的防盗型产品。

4、[迦箅香]jiā bì xiāng

即藿香。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箅的反义词 箅的近义词 箅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箅能组什么词
  • 箅能组什么词语
  • 箅可以组什么词
  • 箅可以组什么词语
  • 箅字可以组什么词
  • 箅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箅字能组什么词
  • 箅字能组什么词语
  • 箅字开头的成语
  • 箅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