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
拼音:sī
释义:1.蚕丝。是织绸缎等丝织品的原料。2.像丝的东西。3.表示极其细微的量。4.市制长度、重量单位。5.指弦乐器。
组词
绿丝 纹丝不动 雨丝 蛛丝 丝绸 丝毫 甜丝丝 丝绒 藕断丝连 游丝拼音
sī笔顺
𠃋 𠃋 𠃋 𠃋 一同音字
拼音为sī的字 拼音为si的字基础解释
1.蚕吐的像线的东西,是绸缎的原料。 2.像丝的东西:粉~。尼龙~。 3.形容极小,细微:~毫。一~不苟。 4.市制长度、质量单位。10丝为1毫。详细解释
(会意。从二糸。糸( mì),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丝,蚕所吐也。——《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
素丝五总。——《诗·召南·羔羊》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礼记·乐记》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史记·货殖列传序》
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后汉书·列女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聂夷中《咏田家》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唐· 白居易《重赋》
又如:丝棉;丝网;丝缰(丝制的马缰绳);丝人(治理蚕丝纺织绸布的人);丝布(蚕丝与麻、葛混制而成的布);丝妇(养蚕治丝的妇女);丝子(蚕丝);丝行(买卖生丝的商行);丝庄(旧时在华商与洋商间经营生丝贸易的中间商)
泛指纤细如丝的东西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唐· 张敬忠《边词》
又如:藕丝(莲藕切开后连于两断之间的丝状物);丝柳(细柔如丝的柳条);丝条(纤细的枝条);丝雨(如丝的小雨。俗称“毛毛雨”);丝状(矿物学名,指一种矿物具有丝状的结晶);丝泪(形容泪下如丝);丝络(连续不断);丝网(细密如丝之物所交织而成的网);丝纶(钓鱼用的丝线);丝发(形容头发光泽柔细,如丝一样)
线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乐府诗集·陌上桑》
又如:丝鞭(用丝线裹制的软鞭。古代招亲,男女双方递送丝鞭,表示缔结良缘);丝络(丝线制成的网状装饰物);丝缕(蚕丝、线缕之类的统称)
丝织品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丝纶(皇帝的诏书);丝枲(丝麻织物。泛指布匹绸缎。枲:大麻的雄株);丝衣(丝绸衣服);丝末(古代覆盖在车轼上的丝织帷席);丝帛(丝与丝状物的总称);丝履(以丝织品制成的鞋);丝鞭(丝制的马鞭);丝罗(丝织物名。质地轻软,透气透光性能较好)
八音之一。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玉台新咏·王融咏琵琶》
又如:丝抹(古代御宴之乐,先演奏丝乐,然后众乐皆作,演者因称为丝抹);丝簧(弦管乐器);丝镛(泛指琴瑟钟磬之类的乐器);丝竹会(有丝竹弹奏以助兴的聚会);丝桐(琴,古代制琴多用桐木,练丝为弦,故称之);丝管(琴瑟、箫、管类乐器);丝篁(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丝竹和鸣(音乐演奏的声音非常和谐)
喻指白发 。
如:镜中丝(镜中照出之白发);鬓丝(两鬓的白发)
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见客卧地上,烛之死,然心下丝丝有动气。——《聊斋志异·尸变》
又如:丝丝两气(形容呼吸微弱,气息奄奄);丝麻线儿(些微私弊);丝肠(指细柔的肠子);一丝不差;丝毫不差;一丝风;丝发(丝与发,比喻极细微)
瞬息即逝的、通常仅勉强可以发觉的数量或迹象 。
如:一丝笑意;她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一段或一根蛛丝 。
如:游丝
纠缠在一起的东西,一团糟 。
如:愁丝
缫丝;纺丝
男谷女丝行复歌。——杜甫《蚕谷行》
又如:丝车(人力或机动的缫丝机具);丝枲(指缫丝织麻之事);丝绝(指丝织之绝技)
一种计算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微小单位
长度或重量的微量。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
至于分粟叅黍量丝数龠,实以仰禀圣规,详参神恩。——北周· 庾信《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
表示极小或极少的量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如:厘、毫、丝、忽。
如:丝忽(形容极小或极少)
〈名〉
〈动〉
〈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丝丝-汉语大词典丝丝1.形容纤细之物。犹言一丝一丝。
●唐司空图《灯花》诗之一:“蜀柳丝丝羃画楼,窗尘满镜不梳头。”
●宋苏轼《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三:“郁郁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萼是乡人。”
●明文征明《素发》诗:“素发丝丝不满梳,衰容览镜已非吾。”
●闻一多《红烛·李白之死》:“月儿初还在池下丝丝柳影后窥看,像沐罢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发一般。”
2.形容细微的感觉。犹一些、一点。
●宋苏轼《江上值雪效欧阳体》诗:“江空野阔落不见,入户但觉轻丝丝。”
3.象声词。
●茅盾《子夜》七:“车子已经开进他家的大门,车轮在柏油路上丝丝地撒娇。”
●管桦《二十八宿》:“油灯丝丝地烧着,灯光里飘动着抽烟的烟雾。”
同:絲絲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ī
1、[丝线]sī xiàn
用丝纺成的线。
2、[发丝]fā sī
头发丝的意思。
3、[丝毫]sī háo
极其微小,一点点(多用于否定式):~不差。
4、[千丝万缕]qiān sī wàn lǚ
有千条丝万条线连着。形容彼此之间关系复杂,难以割断。宋戴石屏《怜薄命》词:“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拧不住一分愁绪。”
5、[粉丝]fěn sī
用绿豆等的淀粉制成的线状的食品。
6、[丝瓜]sī guā
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子通常三至七裂,花单性,黄色。果实长圆筒形,嫩时可做蔬菜,成熟后肉多网状纤维,叫做丝瓜络(luò),可入药。 2.这种植物的果实。
7、[丝绸]sī chóu
用蚕丝或人造丝织成的纺织品的总称。
8、[蕾丝]lěi sī
即女同性恋,又称女同、拉拉、蕾丝边、Lesbian、Les,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女性。
9、[屌丝]diǎo sī
屌丝一词起源于雷霆三巨头吧对李毅球迷的恶搞称谓。李毅吧吧友本着自嘲的精神,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自称,虽是自称,亦可用于称呼别人。屌丝二字蕴含着无奈与自嘲的意味,后发扬光大,被社会广泛接受。常理是人人都愿自己是高富帅,现实是人人皆自命屌丝。自嘲是一种调节心理的天平,所以,任何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那么如意的人,对自己进行自嘲都是很正常的,“屌丝”这个词语无疑更是自嘲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10、[螺丝]luó sī
螺钉。
11、[丝路]sī lù
丝绸之路。
12、[金丝]jīn sī
1.金制的线。 2.乐器的金属弦。 3.借指弦乐器。 4.借指《乐经》。 5.比喻柳树的垂条。 6.比喻飞溅之泉水。 7.喻指烟草。
13、[丝丝]sī sī
1.形容纤细之物。犹言一丝一丝。 2.形容细微的感觉。犹一些、一点。 3.象声词。
14、[血丝]xuè sī
1.丝缕状的血。 2.指极稀少的血色。 3.指眼白上因毛细管充血而出现的红丝。
15、[丝绒]sī róng
用蚕丝和人造丝为原料织成的丝织品,表面起绒毛,色泽鲜艳、光亮,质地柔软,供制妇女服装、帷幕、装饰品等。
16、[肉丝]ròu sī
切成细丝状的肉。
17、[钢丝]gāng sī
用细圆钢拉制成的线状成品,粗细不等,是制造弹簧、钢丝绳、钢丝网等的材料。
18、[铁丝]tiě sī
用铁拉制成的线状成品。
19、[丝带]sī dài
一种以各种结构法(如天鹅绒、缎子、塔夫绸或罗缎的结构法)密织的并用于缀边、装饰或编织的扁平或圆筒窄织品(如丝绸、人造丝、尼龙、棉织品、金银线交织物)
20、[蚕丝]cán sī
蚕吐的丝。由蚕体内一对丝腺分泌出来的胶状物凝固而成。主要有桑蚕丝和柞蚕丝。
21、[细丝]xì sī
古称纹银。《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时光迅速,不觉一年有餘。日大日小,只拣足色细丝,或积三分,或积二分,再少也积下一分。”
22、[抽丝]chōu sī
1.把蚕茧的丝抽取出来。 2.因脱针或断线而脱丝。
23、[丝网]sī wǎng
1.丝织的网。亦指棉、纱、麻等制成的网。 2.指鱼网。 3.指细密如丝的网状物。
24、[游丝]yóu sī
1.蜘蛛等所吐的飘荡在空中的丝。 2.装在仪表指针的转轴上或钟表等的摆轮轴上的弹簧,用金属线卷成,能控制转轴或摆轮做往复运动。
25、[青丝]qīng sī
1.黑发, 多指女子的头发:一缕~。三尺~。 2.青梅等切成的细丝,放在糕点馅内,或放在糕点面上做点缀。
26、[黑丝]hēi sī
1.黑色之丝。 2.比喻黑发。
27、[丝织]sī zhī
以蚕丝或化学纤维长丝作经、纬,织制成丝织物的工艺过程。
28、[银丝]yín sī
比喻白发。
29、[拔丝]bá sī
烹调方法,把油炸过的山药、苹果之类的食物放在熬滚的糖锅里,吃时用筷子夹起来,糖遇冷就拉成丝状:~山药。
30、[丝竹]sī zhú
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31、[菟丝]tù sī
草名。俗称菟丝子。蔓生,茎细长,缠络于其他植物上。花淡红色。子可入药。
32、[花丝]huā sī
雄蕊的下部,多为丝状,作用是支撑花药。(图见“花”)
33、[缂丝]kè sī
1.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艺。织时先架好经线,按照底稿在上面描出图画或文字的轮廓,然后对照底稿的色彩,用小梭子引着各种颜色的纬线,断断续续地织出图画或文字,同时衣料或物品也一起织成。 2.用缂丝法织成的衣料或物品。‖也作刻丝。
34、[雨丝]yǔ sī
像一条条丝的细雨:空中飘着~。
35、[情丝]qíng sī
指缠绵的情意:~万缕。
36、[烟丝]yān sī
烟叶加工成的细丝。
37、[铜丝]tóng sī
通常是由热轧铜棒不退火(但尺寸较小的丝可能要求中间退火)拉制而成的丝。
38、[灯丝]dēng sī
灯泡或电子管内的金属丝,多为细钨丝,通电时能发光、发热、放射电子或产生射线。
39、[冰丝]bīng sī
1.指冰蚕所吐的丝。常用作蚕丝的美称。宋 叶适《送赵季清兼谢所惠诗》:“纍珠贯冰丝,耿光发沉渊;二千八百字,字字合管絃。”元 伊世珍《琅嬛记》卷上:“沉休文 雨夜斋中独坐,风开竹扉,有一女子携络丝具入门便坐。风飘细雨如丝,女随风引络,络绎不断,断时亦就口续之,若真丝焉。烛未及跋,得数两,起赠 沉 曰:‘此谓冰丝,赠君造以为冰紈。’”清 曹寅《望雨谣》:“旱魃聋虫惨莫支,家家当户繰冰丝。” 2.指琴弦。《全唐诗》卷八六四载《湘妃诗》之二:“碧杜红蘅縹緲香,冰丝弹月弄清凉。”清 赵翼《散花曲》:“满屋明灯照綺筵,风光如梦夜如年。冰丝调曲弹银甲,罗帕求诗代锦笺。”
40、[克丝]kè sī
即缂丝。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