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
拼音:gèn
释义:1.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山。参看“八卦”。2.(Gèn)姓。
组词
艮背 艮头 艮音 艮隅 艮域 艮岳 艮止 儒艮拼音
gèn笔顺
𠃍 一 一 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gěn的字 拼音为gen的字基础解释
1.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山。见〖八卦〗。2.姓。详细解释
〈名〉
八卦之一,代表山 。
如:艮岳(山名。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隅;宋徽宗政和年间在汴京东北隅堆土为山,广集天下奇花异石、珍禽怪兽、佳果文竹于此处)
方位名。东北方 。
如:艮方(东北方);艮岑(位于东北方的高山);艮背(东北隅。背,通“北”。北方);艮域(东北地区)
姓
〈形〉
止;静止
泉可艮,九天之上,九天之下,何所不艮?——清· 恽敬《艮泉图咏记》
坚固;坚硬
艮,坚也。——《广雅》
艰难
象艮有守。——《太玄·守》
另见 gěn
〈形〉
指食物不易咬动或嚼烂 。
如:花生米艮了
〈方〉∶[人]坦率直言 。
如:这个人真艮
〈方〉∶言语率直无曲折 。
如:他说的话太艮
[衣服] 朴素 。
如:他穿的衣特艮
不松脆 。
如:艮萝卜
另见 gèn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艮-中華語文大辭典艮1ㄍㄣˋɡèn1.《易經》卦名:(1)八卦之一。參見【八卦】。(2)六十四卦之一。參見【六十四卦】。2.姓。3.二一四部首之一。艮2ㄍㄣˇɡěn1.〈口〉形容蔬果類食物堅韌而不脆。[例]發~∣~蘿蔔。2.〈口〉性格正直強硬;說話生硬不婉轉。[例]個性非常~∣他說的話太~了。
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艮ɡèn
名
①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山。参看16页〖八卦〗。
②(Gèn)姓。另见445页ɡěn。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èn
1、[儒艮]rú gèn
哺乳动物,全身灰褐色,腹部色淡,无毛,头圆,眼小,无耳壳,吻部有刚毛,前肢作鳍形,后肢退化,母兽有一对乳头。生活在海洋中,吃海草等。俗称人鱼。
2、[艮岑]gèn cén
位于东北方的高山。
3、[艮域]gèn yù
指东北地区。
4、[艮止]gèn zhǐ
谓行止适时。语本《易·艮》:“《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明 黄绾《明道编》卷一:“伏羲、尧、舜 以艮止、执中之学相传……《易》之微言,莫要於艮止;《书》之要旨,莫大於执中。”
5、[艮音]gèn yīn
古人以“八卦”配“八音”(即八种类型的乐器),“艮”配管乐,称“艮音”。
6、[艮岳]gèn yuè
山名。在今 河南 开封 城内东北隅。宋徽宗 政和 七年于 汴梁 东北作 万岁山,宣和 四年 徽宗 自为《艮岳记》,以为山在国都之艮位,故名 艮岳。宣和 六年,改名 寿峰。详见《宋史·地理志一》及 宋 张淏《艮岳记》。宋 刘子翚《汴京纪事》诗之十:“凤輦北游今未返,蓬蓬 艮岳 内中高。”《水浒传》第一○一回:“那 艮岳 在京城东北隅,即 道君皇帝 所筑。”清 赵翼《西湖咏古》:“三竺 峰峦非 艮岳,两隄灯火似 樊楼。”
7、[艮背]gèn bèi
1.《易·艮》:“艮其背,不获其身。”王弼注:“施止於背,不隔物欲,得其所止也。”孔颖达疏:“施之於人,则是止物之情,防其动欲。”背,谓相背而不见。后因称不动物欲之念为“艮背”。 2.一种精神治疗法。欲人清心寡欲,犹如今之静坐法。 3.东北隅。背,通“北”。北方。
8、[艮头]gèn tóu
方言。谓朴实耿直之人。
9、[艮峯]gèn fēng
见“艮岑”。
10、[艮隅]gèn yú
东北方;东北角。
11、[止艮]zhǐ gèn
停止。语出《易·艮》:“《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唐 李程《蒙泉赋》:“宜习坎以为德,胡止艮而莫前!”
近义词
反义词
gèn
1、[脆]cuì
1.容易折断破碎(跟“韧”相对):这种纸不算薄,就是太~。 2.(较硬的食物)容易弄碎弄裂:~枣。这瓜又甜又~。 3.(声音)清脆:她的嗓音挺~。 4.说话做事爽利痛快;干脆:这件事办得很~。
gěn
1、[脆]cuì
1.容易折断破碎(跟“韧”相对):这种纸不算薄,就是太~。 2.(较硬的食物)容易弄碎弄裂:~枣。这瓜又甜又~。 3.(声音)清脆:她的嗓音挺~。 4.说话做事爽利痛快;干脆:这件事办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