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chōng

释义:1.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用杵撞击,使去皮壳或捣碎。

组词

舂米 舂簸 舂常 舂杵 舂淙 舂牍 舂碓 舂槁 舂谷 舂击 舂黄糜 舂坎角 伯鸾舂 夕阳舂 冬舂米 舂容大雅 暮爨朝舂 舂舂井井 风舂雨硙

拼音

chōng

笔顺

丿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chōng的字 拼音为chong的字

基础解释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米。~药。

详细解释

〈动〉

  1.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

    舂,捣粟也。——《说文》

    城曰舂。——《后汉书·明帝纪》

    水舂河漕。——《后汉书·西羌传》。注:“即水碓也。”

    又如:舂堂(又叫舂塘。舂谷的木槽);舂谷(舂捣谷物);舂揄(指舂米。捣米于臼曰舂,自臼取出曰揄)

  2. 通“冲”。冲击

    舂其喉以戈,杀之。——《史记·鲁周公世家》

    舂,撞也。以舂筑地为节也。——《释名》

    又如:舂击(冲击);舂撞(冲撞;冲击)

〈名〉

  1. 刚勇有力,能举石舂。——《聊斋志异》

  2. 古代因犯罪或被俘等成为舂膳的奴隶 。

    如:舂市(古代舂人所役女犯劳作之处);舂槁(又叫舂槁。 周代舂人、槁人的合称。职掌罪人服苦役之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舂-中華語文大辭典

舂ㄔㄨㄥchōnɡ用杵將臼中穀物或藥材除去皮殼或搗碎。[例]~米∣~藥。

舂-漢語大字典


舂;用力捣。《玉篇·竹部》:“ॳȯ܌重擣也。”《集韻·祭韻》:“ॳȯ܌舂也。”
⁵舂
《説文》:“舂,擣粟也。从廾,持杵臨臼上。午,杵省也。古者雝父初作舂。”朱駿聲通訓定聲:“按:‘午’,古‘杵’字。”
(一)chōng 《廣韻》書容切,平鍾書。東部。
(1)用杵臼捣去谷物皮壳。《説文·臼部》:“舂,擣粟也。”《詩·大雅·生民》:“或舂或揄,或簸或蹂。”《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論衡·量知》:“穀之始熟曰粟,舂之於臼,簸其粃糠。”《紅樓夢》第二十二回:“彼時惠能在ࢊͦȿ舂米,聽了這偈,説道:‘美則美矣,了則未了。’”引申为捣碎某种物体。宋張齊賢《洛陽縉紳舊聞記·石中獲小龜》:“人多取白石舂末,用法合鍊為藥玉。”《天工開物·陶埏·白瓷》:“造器者將兩土等分入臼,舂一日。”
(2)古代因犯罪或被俘等成为舂膳的奴隶。《周禮·秋官·司厲》:“其奴,男子入于罪隸,女子入于舂、槀。”鄭玄注:“鄭司農云:‘謂坐為盜賊而為奴者輸於罪隸’……玄謂奴從坐而没入縣官者。”《墨子·天志下》:“丈夫以為僕圉、胥靡,婦人以為舂、酋。”孫詒讓閒詁引畢沅云:“‘酋’與‘舀’聲形相近。《説文》云‘抒臼也’。亦舂、槀義云。”唐段成式《酉陽雜俎·黥》:“當黥者髠鉗為城旦,舂。”
(3)臼。《世本·作》:“雍父作舂。”《聊齋志異·汪士秀》:“剛勇有力,能舉石舂。”
(4)掘,凿。《農政全書·種植·雜種》:“舂穴下種,或灰或雞糞蓋之。”
(5)传说中的日落处山名。《集韻·鍾韻》:“舂,山名,日所入。”南朝梁蕭統《答湘東王書》:“高舂既夕,申之以清夜。”唐薛能《游嘉州後溪》:“山屐經過滿逕蹤,隔溪遥見夕陽舂。”引申为将落的太阳。明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
(6)通“衝”。冲击。《正字通·臼部》:“舂,與衝通。”《史記·魯周公世家》:“魯敗翟于鹹,獲長翟喬如,富父終甥舂其喉,以戈殺之。”裴駰集解引服虔曰:“舂猶衝。”唐韓愈《劉生》:“洪濤舂天禹穴幽,越女一笑三年留。”元郝經《書摩崖碑後》:“惜哉嵗久頗殘缺,苔蝕潮舂寖磨滅。”
(7)刺击。唐白居易《潛别離》:“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舂斷連理枝。”唐李賀《猛虎行》:“長戈莫舂,强弩莫抨。”
(二)chuāng 《正字通》音窗。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正字通·臼部》:“舂,八蠻之類。”
(三)zhōng 《集韻》諸容切,平鍾章。
荆山别名。《集韻·鍾韻》:“舂,荆山别名。”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hōng

1、[舂堂]chōng táng

旧时我国南方舂谷的木槽。

2、[舂槀]chōng gǎo

1.周代舂人,槀人的合称。职掌罪人服苦役之事。 2.借称因罪而服之苦役。

3、[舂撞]chōng zhuàng

冲撞;冲击。

4、[杵舂]chǔ chōng

用杵舂捣。

5、[米舂]mǐ chōng

一种古老的舂米工具。

6、[舂簸]chōng bò

舂谷簸糠。

7、[舂抭]chōng yǎo

同“舂揄”。《周礼·地官·序官》:“舂人,奄二人,女舂抭二人。”郑玄 注:“女舂抭,女奴能舂与抭者。抭,抒臼也。”孙诒让 正义:“‘抭,抒臼也’者,《説文·臼部》:‘舀,抒臼也。’《诗》曰:‘或簸或舀’。重文抭,‘舀,或从手从宂’。此用或体。

8、[宿舂]sù chōng

《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本指隔夜舂米备粮。后以“宿舂”指少量的粮食。

9、[赁舂]lìn chōng

受雇为人舂米。

10、[舂容]chōng róng

1.用力撞击。 2.声音悠扬洪亮。 3.指香气飘扬。 4.犹溶溶。形容月光荡漾。 5.舒缓从容。 6.闲雅。

11、[舂槁]chōng gǎo

同“舂槀”。《汉书·刑法志》:“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舂槁。”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舂,舂人;槁,槁人也。给此二官之役。”

12、[舂米]chōng mǐ

把谷子放在舂米桶内用舂米杵砸出壳的过程。

13、[配舂]pèi chōng

古代一种任治米的力役。为女犯所服之役。《隋书·刑法志》:“二曰流刑……其不合远配者,男子长徒,女子配舂,并六年。”《隋书·刑法志》:“三曰刑罪,即耐罪也……妇人配舂及掖庭织。”

14、[高舂]gāo chōng

日影西斜近黄昏时。

15、[贩舂]fàn chōng

买进谷物舂米出售。

16、[舂粮]chōng liáng

《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原指隔宿捣米备粮。后也以“舂粮”作百里的代称。

17、[舂揄]chōng yú

1.指舂米。捣米于臼曰舂,自臼取出曰揄。语出《诗·大雅·生民》:“或舂或揄。”宋曾巩《舍弟南原刈稻》诗:“昼务诫遗滞,夜工督舂揄。” 2.借指舂米的器具。

18、[舂杵]chōng chǔ

古代乐器的一种。用于调节音乐的节拍。

19、[村舂]cūn chōng

指乡村中舂米的碓声。

20、[舂爨]chōng cuàn

舂米与做饭。

21、[舂融]chōng róng

融和,融合。

22、[舂筑]chōng zhù

犹打夯。

23、[刑舂]xíng chōng

古代对妇女犯罪施用的五刑之一。

24、[独舂]dú chōng

鹖鴠的别名。

25、[舂酋]chōng qiú

古代任舂米及酿酒等事务的女奴。

26、[舂税]chōng shuì

舂谷取利。

27、[舂人]chōng rén

古代祭祀、宴飨时负责供应米物的官。

28、[舂常]chōng cháng

藻井上的彩绘装饰。

29、[撞舂]zhuàng chōng

撞击;冲击。

30、[机舂]jī chōng

水碓。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

31、[舂击]chōng jī

冲击。

32、[溪舂]xī chōng

指水碓。

33、[碓舂]duì chōng

用杵臼舂米或捣物。

34、[舂淙]chōng cóng

水石冲击声。

35、[舂塘]chōng táng

旧时我国南方舂谷的木槽。亦用作葬具。

36、[辍舂]chuò chōng

古代舂筑时,以歌相和,以杵声相送,用以自劝。里中有丧,则舂筑者不相杵。见 汉 贾谊《新书·春秋》、《史记·商君列传》。后以“辍舂”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37、[舂牍]chōng dú

顿奏体鸣乐器。

38、[夕舂]xī chōng

见“夕阳舂”。

39、[舂谷]chōng gǔ

舂捣谷物。古代女奴所服的一种苦役。

40、[下舂]xià chōng

称日落之时。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舂的反义词 舂的近义词 舂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舂能组什么词
  • 舂能组什么词语
  • 舂可以组什么词
  • 舂可以组什么词语
  • 舂字可以组什么词
  • 舂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舂字能组什么词
  • 舂字能组什么词语
  • 舂字开头的成语
  • 舂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