踯
拼音:zhí
释义:1.见“踯躅”。〈书〉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徘徊。
组词
踯躅 腾踯 跳踯 踯局 踯跼 踯蹋 踯踏 红踯躅 黄踯躅 龙腾虎踯 踯躅不前拼音
zhí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丨 ㇀ 丶 丿 一 一 丿 丶 ㇌ 丨同音字
拼音为zhí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踯躅〕徘徊不前。躅(zhú )。详细解释
徘徊
踯于六闲。——《视学及士习文体策》
又如:踯跼(徘徊不进的样子)
蹬踢
喜则齐鼻,怒则奋踯。——唐· 柳宗元《牛赋》
又如:踯踏(蹬踢跳跃)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踯-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躑
踯-汉语大词典踯zhi
ㄓˊ
〔《广韵》直炙切,入昔,澄。〕
1.见“踯躅”。
2.跳跃。
●唐柳宗元《行路难》诗之三:“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踯争低昂。”
●唐姚合《题河上亭》诗:“亭亭河上亭,鱼踯水禽鸣。”
3.蹬踢。
●唐柳宗元《牛赋》:“喜则齐鼻,怒则奋踯。”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í
1、[踯躅]zhí zhú
徘徊不前。躅(zhú)。
2、[踯踏]zhí tà
亦作“躑蹋”。蹬踢跳跃。
3、[踯蹋]zhí tà
见“躑踏”。
4、[踯腾]zhí téng
犹腾跃。
5、[躅踯]zhú zhí
徘徊。宋 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一:“其人并留絛繫羊,语 王 曰:‘羊稍躅躑,谨固勿失。’遂携钱之邑。及归,过 王,惟絛存焉。”清 陈梦雷《华严岭》诗:“僕马俱已疲,停鞍聊躅躑。”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拖辫髮,著胡服,躅躑而行於 伦敦 之市。”
6、[跳踯]tiào zhí
1.上下跳跃。 2.比喻光阴迅速。
7、[腾踯]téng zhí
1.腾空跳跃,向上跳。 2.飘飞回旋。
8、[鱼踯]yú zhí
亦作“鱼掷”。谓鱼跳出水面。
9、[踯局]zhí jú
1.徘徊不进貌。 2.杜鹃花的别名。
10、[号踯]hào zhí
号叫跳顿。
11、[踯跼]zhí jú
1.徘徊不进貌。 2.杜鹃花的别名。
12、[龙腾虎踯]lóng téng hǔ zhí
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同“龙腾虎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