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gǎo

释义:1.藁城,地名,在河北省。2.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叶小并呈卵形,有缺刻和锯齿。夏秋开白色花,复伞形花序。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地。根状茎可入药,性温、味辛,功能是散寒、止痛、祛风。也叫抚芎、西芎。

组词

藁本 藁砧 藁草 兽藁 藁葬

拼音

gǎo

笔顺

𠃍 𠃌 𠃍 丿

同音字

拼音为gǎo的字 拼音为gao的字

基础解释

藁城(Gǎochéng),地名,在河北。

详细解释

〈名〉

  1. 同“稾(稿)”。禾秆

    儿馁嗔郎罢,妻寒望稾砧。——宋· 唐庚《自笑》

    又如:藁砧(稻草与砧板,古代行刑时的用具);藁人(用草扎成的人形);藁秸(稻、麦等的秆子)

  2. 同“稾(稿)”。稿子,草稿 。

    如:藁草(草稿)

〈形〉

  1. 同“稾(槁)”。干枯 。

    如:藁草(干草)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藁-中華語文大辭典

藁藁ㄍㄠˇɡǎo1.「槁」的異體字。2.「稿」的異體字。3.用於地名。藁城,市名,在河北。

藁-漢語大字典


藁gǎo 《廣韻》古老切,上晧見。宵部。
(1)同“槀(槁)”。干枯。《字彙·艸部》:“藁,與槀同,木枯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藁不榮。”王冰注:“藁,謂枯藁也。”
(2)同“稾(稿)”。《廣韻·晧韻》:“稾,禾稈;又稾本,草剏之本。藁,俗。”1.禾秆。《資治通鑑·漢獻帝建安十三年》:“今又盛寒,馬無藁草。”2.稿子;草稿。《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平屬草藁未定。”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ǎo

1、[藁本]gǎo běn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中空而直立的茎,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白色,根状茎呈不规则块状。根和根状茎入中药,有散风寒、止痛等作用揭车衡兰,稾本射干。--宋.司马相如《子虚赋》、《集解》引 郭璞注:稾本,稾茇;射干,十月生,皆香草。

2、[席藁]xí gǎo

1.见“席槀”。 2.席藁。藁,指用禾秆编成的席子。坐卧藁上是古人请罪的一种方式,因以指请罪。

3、[藁街]gǎo jiē

亦作“藳街”。汉 时街名,在 长安 城南门内,为属国使节馆舍所在地。

4、[遗藁]yí gǎo

见“遗稿”。

5、[兽藁]shòu gǎo

兽食的稿草、谷秸之类。藁,通“ 稿 ”。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六:“田租送 函谷 ,兽藁输 上林 。”

6、[书藁]shū gǎo

见“书稿”。

7、[藁茇]gǎo bá

香草藁本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藁本》。参见“藁本”。

8、[藁草]gǎo cǎo

1.草稿。 2.草料。

9、[脱藁]tuō gǎo

见“脱稿”。

10、[诏藁]zhào gǎo

见“詔稿”。

11、[着藁]zhe gǎo

见“著稿”。

12、[藁砧]gǎo zhēn

亦作“藳砧”。古代处死刑,罪人席藁伏于砧上,用鈇斩之。鈇、“夫”谐音,后因以“藁砧”为妇女称丈夫的隐语。

13、[藁荐]gǎo jiàn

草席。

14、[默藁]mò gǎo

见“默稿”。

15、[败藁]bài gǎo

残稿。

16、[藁书]gǎo shū

书体名。

17、[藁秸]gǎo jiē

1.亦作“藳秸”。祭祀时用的草席。 2.稻、麦等的秆子。

18、[藁葬]gǎo zàng

亦作“藳葬”。草草埋葬。

19、[奏藁]zòu gǎo

见“奏稿”。

20、[藁殡]gǎo bìn

亦作“藳殯”。殓而未葬。《宋史·吴充传》:“士大夫亲没,或藁殯数十年,伤败风化,宜限期使葬。”亦指草率埋葬。宋 苏轼《与孙叔静书》之六:“﹝ 元修 ﹞闻某謫 海南,徒步万里,来相劳问,至 新兴 病亡,官为藳殯,録其遗物於官库。”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六:“世传 太白 过 采石,酒狂捉月,窃意当时藁殯於此。”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藁的反义词 藁的近义词 藁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藁能组什么词
  • 藁能组什么词语
  • 藁可以组什么词
  • 藁可以组什么词语
  • 藁字可以组什么词
  • 藁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藁字能组什么词
  • 藁字能组什么词语
  • 藁字开头的成语
  • 藁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