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kǎo

释义:1.提出问题让对方回答,以检验对方某方面的能力。2.考试。3.调查;检查。4.推求,研究。5.原指父亲;后来指去世的父亲。6.(Kǎo)姓。7.〈书〉老;长寿(活的岁数很大)。

组词

思考 考试 寿考 先考 显考 考妣 考核 考查 大考 赶考 祖考庙 大主考 参考书 考据学 考课令 考课法 如丧考妣 富贵寿考 同考试官 科举考试 考名责实 询事考言 彰往考来 订疑考误 考绩幽明 旁求博考

拼音

kǎo

笔顺

丿
上横短,下横长,竖居中,撇画从下横与竖画相接处穿过。下部横短,竖折折钩稍向左斜。

同音字

拼音为kǎo的字 拼音为kao的字

基础解释

1.测验;考试:高~。大~。 2.提出问题让对方回答:一下子被~住了。 3.检查:~勤。 4.研究:~古。 5.指死去的父亲:先~。

详细解释

〈形〉

  1. (形声。从老省,丂( kǎo)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考,老也。——《说文》

    富贵寿考。——《新唐书》

    又如:考寿(长寿);考终(考终年);考终年(享尽天年)

〈名〉

  1. 去世的父亲

    父为考。——《尔雅》

    考妣延年。——《苍颉篇》

    有子考无咎。——《易·蛊》

    奔走事厥考厥长。——《书·酒诰》

    生曰父,死曰考。——《礼记·曲礼》

    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礼记·祭法》

    五曰考终命。——《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

    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又如:考妣(父称考,母称妣,古为生前通称;今人则称死去的父母为考妣)

〈动〉

  1. 假借为“攷”。敲,击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诗·唐风·山有枢》

    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考击(敲打);考考(敲鼓的声音)

  2. 假借为“拷”。拷打

    幽囚考掠,五毒参至。——《后汉书·戴就传》

    又如:考竟(鞭笞拷问;受拷问而死在监狱中);考死(拷问致死);考杀(拷问击杀)

  3. 查核,考试

    略考其行事。——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考较(查核;核实);考语(考核官吏政绩的评语)

  4. 审察,察考

    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争略》序

    又如:考据(根据);考正(根据文献资料核实证明);考慎(审慎考察);考寻(考察探求;研求);考道(研求应尊之道);考求(探索研求)

  5. 完成;建成

    考仲子之宫。——《左传·隐公五年》

    又如:考落(建成;落成);考成(落成;建成)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考考-汉语大词典

考考急迫貌。
●前蜀贯休《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舜颂》:“纳隍孜孜,考考切切。”
考考(2)击鼓声。
●唐韩愈《郓州溪堂诗》:“既歌以舞,其鼓考考。”
●宋吴则礼《江楼令》词:“凭栏试觅红楼句,听考考城头暮鼓。”
●宋陆游《晨起》诗:“衰老少睡眠,睡晚觉常早,五更揽衣起,漏鼓犹考考。”

考考-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考考ㄎㄠˇ ㄎㄠˇkǎo kǎo狀聲詞。形容擊鼓的聲音。唐.韓愈〈鄆州谿堂〉詩:「既歌以舞,其鼓考考。」宋.陸游〈晨起〉詩:「五更攬衣起,漏鼓猶考考。」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kǎo

1、[考取]kǎo qǔ

报考被录取:他~了师范大学。

2、[报考]bào kǎo

报名投考:~师范学院。有一千多名学生前来~。

3、[考试]kǎo shì

检查知识水平或技能水平的一种方法。方式不一,通常分笔试(书面回答)、口试(口头回答)、现场作业(当场操作)等。

4、[考验]kǎo yàn

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来检验(是否坚定、忠诚或正确等):革命战争~了他。我们的队伍是一支久经~的队伍。

5、[考虑]kǎo lǜ

思索问题,以便做出决定:这个问题让我~一下再答复你。你这么做,有点儿欠~。

6、[考生]kǎo shēng

报名并参加招生、招工、招干等考试的人。

7、[参考]cān kǎo

1.为了学习或研究而查阅有关资料:~书。作者写这本书,~了几十种书刊。 2.在处理事物时借鉴、利用有关材料:仅供~。~兄弟单位的经验。制定这些规章时~了群众的意见。 3.参看

8、[思考]sī kǎo

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独立~。~问题。

9、[高考]gāo kǎo

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考试:参加~。

10、[考核]kǎo hé

考查审核:定期~。~干部。

11、[考察]kǎo chá

1.实地观察调查:他们到各地~水利工程。 2.细致深刻地观察: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勤于~和思索,才能有成就。

12、[备考]bèi kǎo

1.供参考:这个典故的出处有两种不同说法,录以~。 2.(书册、文件、表格)供参考的附录或附注。 3.准备考试:积极~。

13、[考证]kǎo zhèng

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

14、[招考]zhāo kǎo

用公告的方式叫人来应考:~新生。~学徒工。

15、[考点]kǎo diǎn

进行大型考试时设置的考试地点:今年高考全市共设二十多个~,三百个考场。

16、[考查]kǎo chá

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学生的学业成绩。

17、[考古]kǎo gǔ

1.根据古代的遗迹、遗物和文献研究古代历史。 2.指考古学。

18、[考场]kǎo chǎng

举行考试的场所。

19、[考量]kǎo liáng

kǎo liáng的又音。义同“考量kǎo liáng”。

20、[选考]xuǎn kǎo

科举考试中的殿试。

21、[考官]kǎo guān

旧时政府举行考试时担任出题、监考、阅卷等工作的官员,现也泛指在招生、招工或招干中负责考试工作的人。

22、[考评]kǎo píng

考核评议:通过~决定干部的聘任。主管部门要定期对企业进行~。

23、[统考]tǒng kǎo

在一定范围内用统一的试题进行考试:全国~。语文~。全区数学~,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4、[考究]kǎo jiu

1.查考研究。 2.讲求,重视。 3.精美的;精致的。

25、[监考]jiān kǎo

1.监视考试,使应考的人遵守考试纪律。 2.做监考工作的人。

26、[艺考]yì kǎo

通常说的艺考,是指在高考的过程中,艺术类的高等教育专业在招生中需要对考生进行艺术专业基础条件的专门考试。当前的方式主要是地区联考和招生院校的校考两大类。地区的艺术类联考,考试成绩会有许多学校承认,避免了每个学校都要组织校考的麻烦,也统一了地区专业考试的衡量标准;校考则是招生院校自主决定的考试,一般需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认可为独立招生院校,才有自主招生决定权。

27、[科考]kē kǎo

1.科学考察:深入南极腹地进行~。 2.科举考试:上京~。~落第。

28、[考区]kǎo qū

统考中分区考试时设置考场的地区。

29、[考勤]kǎo qín

考查工作或学习的出勤情况:~簿。

30、[月考]yuè kǎo

1.每月查考。《大戴礼记·曾子疾病》:“吾不见日省而月考之其友者矣。” 2.宋 代太学每月对生员学业的考核。《宋史·选举志三》:“各执一经,从所讲官授学,月考试其业,优等上之中书。” 3.指现代学校相对于学期考试而言的每月举行的考试。冰心《超人·离家的一年》:“月考时,又和一个平日很欺负他的同学联坐。”

31、[考卷]kǎo juàn

试卷。

32、[大考]dà kǎo

学校中举行的规模较大或内容较全面的考试,有时指期考(跟“小考”相对)。

33、[主考]zhǔ kǎo

明清两代由朝廷派到各省主持乡试的官员。后泛指主持考试的人。

34、[会考]huì kǎo

统考。

35、[考级]kǎo jí

参加某一专业或技能的定级或晋级考试:英语~。举办电子琴、手风琴的~活动。

36、[应考]yìng kǎo

参加招考的考试:踊跃~。今年~人数超过往年。

37、[赶考]gǎn kǎo

指科举时代前去参加考试。

38、[补考]bǔ kǎo

因故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的人另行考试。

39、[考分]kǎo fēn

考试后评定的分数。

40、[缺考]quē kǎo

考试缺席;没有参加应该参加的考试:因病~。

近义词

反义词

kǎo

1、[]bǐ

称死去的母亲:先~。如丧考~(像死了父母一样)。

相关字词

考的反义词 考的近义词 考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考能组什么词
  • 考能组什么词语
  • 考可以组什么词
  • 考可以组什么词语
  • 考字可以组什么词
  • 考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考字能组什么词
  • 考字能组什么词语
  • 考字开头的成语
  • 考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