馘
拼音:guó
释义:1.古代战争中割掉敌人的左耳计数献功。也指上述情况割下的左耳。
组词
馘俘 馘截 鏖馘 俘馘 黄馘 翦馘 禽馘 扫馘 折馘 屠馘 槁项黄馘 槁项黧馘 搴旗斩馘拼音
guó笔顺
丶 丿 一 丿 丨 𠃍 一 一 一 一 丨 𠃍 一 ㇀ ㇂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guó的字 拼音为guo的字基础解释
古代战争中割掉敌人的左耳计数献功。也指上述情况割下的左耳。详细解释
(形声。从耳,或声。本义:古代战争割取敌人的左耳,用以计数报功)同本义
馘,军战断耳也。春秋传曰:“以为俘馘。——《说文》
馘,获也。——《尔雅》
攸馘安安。——《诗·大雅·皇矣》
以馘馘告。——《礼记·王制》
俘二百八十人,馘百人。——《左传》
割下的左耳
矫矫虎臣,在泮献馘。——《诗·鲁颂·泮水》
献馘万计。——《三国志·武帝纪》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馘-中華語文大辭典馘1ㄍㄨㄛˊɡuó1.古代戰爭時割取所殺敵人的左耳,用來計功。[例]俘二百五十人,~百人(《左傳‧宣公二年》)。2.〈書〉所割的左耳。[例]獻俘授~,飲至大賞(《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馘2ㄒㄩˋxù〈書〉臉面。[例]槁項黃~者,商之所短也(《莊子‧列禦寇》)。
馘-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馘 guó
名战争中割取的敌人的左耳(用以计数报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献~万计。” xù
名面孔。《庄子·列御寇》:“槁项黄~。”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uó
1、[执馘]zhí guó
《诗·大雅·皇矣》:“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毛 传:“馘,获也。不服者杀而献其左耳曰馘。”郑玄 笺:“执所生得者而言问之,乃献所馘,皆徐徐以礼为之。”后以“执馘”为杀敌献功之称。
2、[馘截]guó jié
割下敌人的耳朵。指诛戮。
3、[鏖馘]áo guó
指在战斗中斩获首级。
4、[斩馘]zhǎn guó
斩敌首割下左耳计功。亦泛指战场杀敌。
5、[斫馘]zhuó guó
割取敌人的左耳。古代战争中以此计功。
6、[扫馘]sǎo guó
犹言尽杀。
7、[献馘]xiàn guó
古时出战杀敌,割取左耳,以献上论功。馘,被杀者之左耳。亦泛指奏凯报捷。
8、[俘馘]fú guó
1.亦作“俘聝”。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丙子晨,郑文 夫人 芈氏、姜氏 劳 楚子 於 柯泽。楚子 使 师縉 示之俘馘。”杜预 注:“俘,所得囚;馘,所截耳。”孔颖达 疏:“俘者,生执囚之;馘者,杀其人截取其左耳,欲以计功也。” 2.指被俘虏者。《左传·成公三年》:“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杨伯峻 注:“知罃 实被‘俘’,而未被‘馘’,此‘馘’字是连类而及之词。”《说文·耳部》引作“以为俘聝”。《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六》:“辛酉,帝御 咸安楼 受 定州 俘馘,百官就列,宣露布於楼前。”宋 王安石《冯鲁公神道碑》:“太宗 征 河东,公奋身冒兵,数取俘馘以献于行在。” 3.俘获斩杀。《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是夜,大破之,俘馘首领及甲兵以万计。”
9、[翦馘]jiǎn guó
诛戮。
10、[讯馘]xùn guó
指古代战争中的俘虏和已毙之敌。讯,鞫讯所获生俘;馘,割取死敌左耳以计功。
11、[折馘]shé guó
古代战争中杀死敌人割其左耳以数计功。《左传·宣公十二年》:“吾闻致师者,右入垒,折馘、执俘而还。”杜预 注:“折馘,断耳。”明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必折馘执俘,然后赐勋。”
12、[馘俘]guó fú
杀死和生俘的敌人(以割取左耳计数)。
13、[禽馘]qín guó
俘获斩首。
14、[陨馘]yǔn guó
指战败被杀的人。明 俞允文《蟋蟀赋》:“復有千年积死之树,孤军陨馘之阬。”
15、[屠馘]tú guó
犹屠杀。
16、[槁项黄馘]gǎo xiàng huáng guó
槁:枯干;项:颈项;馘:脸。颈项枯瘦,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